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太溪穴位 依據《針灸學》經絡與穴位記載 太溪穴位置 在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為太溪穴位所在之處。 太溪穴隸屬於十四經穴中的 足少陰腎經,簡稱為腎經。 足少陰腎經穴絡脈總共計有27個穴位,若 太溪穴痛 即發生於此經脈部位。 太溪穴亦稱大溪穴,呂細穴。 太溪穴英文 名稱:Great Ravine,十四經穴標準定位編號:KI3. 來源: 針推醫學網. 太溪穴痛. 太溪穴疼痛 位於足少陰腎經穴脈絡中,應多留意是否出現咽喉腫痛,齒痛齦腫,耳聾耳鳴,視力減退,咳嗽,氣喘,咯血,消渴,不寐,遺精,陽痿,月經不調,小便頻數,腰背痛,足跟痛等相關疾病症況。 任何 太溪穴位痛 疑問,建議向中醫師諮詢病症。 太溪穴道按摩. 按摩太溪穴 用拇指揉按太溪穴,有感覺到酸脹即可。

  2. 2024年2月18日 · 圖片來源: 中華日報. 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位於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取穴時可採用正坐、足底平放或仰臥姿勢。 按摩太溪穴時,若無感覺應該加強按壓直至有感,這有助於引導氣血至足底,激發身體的原動力,並有助於疏通腎經。 每日按摩此穴 2~5 分鐘,可促進血氣流通。 太溪穴 4 大功效. 太溪穴位於腎經的重要穴位,腎經在中醫理論中負責調節身體的基本能量和存儲精氣。 按摩此穴可以促進腎功能,從而強化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改善血液循環,並對抗老化相關症狀。 主要的功效有以下 4 點: 補腎抗寒:激發身體原動力,提高抗寒能力。 舒緩慢性疾病症狀:對於痛風、尿酸過高等問題有幫助,助於排除體內毒素。 穩定血壓:有助於改善血管彈性,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3. 2019年2月22日 · 照例看下此位置:取時,可採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臥的姿勢,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腎經原太溪穴,你知道可以幫你解決哪11個問題嗎?

  4. 2017年3月22日 · 太溪穴位位置圖及作用. 2017-03-22 由 生活小百匯 發表于 健康. 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在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用手指按揉有微微的脹痛感。. 太,大也。. 溪,溪流,太溪的意思就是大的溪流。. 從太溪穴的名字就體現了這個穴位的功能:腎 ...

  5. 【釋名】 太,意指盛大。 足少陰腎經脈氣出于足底,通過然谷,泄成大溪,動脈相應,故名。 【位置】 太谿穴位橫斷面 (引自《嚴振國穴位解剖》) 太谿穴位 (引自《經絡與穴道》) 足內側部,內踝後方, 內踝尖 與跟腱之間凹陷處。 《靈樞‧本輸》:「內踝之後,跟骨之上,陷者中也。 《醫學入門》:「內踝後五分」; 《循經考穴編》:「踝骨尖平」。 【解剖】 肌肉:前方為脛骨後肌腱和趾長屈肌腱,後方為跟腱和跖肌腱;深層為拇長屈肌。 神經:小腿內側皮神經,當脛神經經過處。 血管:脛後動、靜脈。 【操作】 直刺0.5~1寸。 艾炷灸3~5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功效】 益腎、降火。

  6. 穴點位置: 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者中。 穴點作用: 治療 腸胃道不適 、 泌尿生殖系統的問題 、 失眠 、 口渴 、 心痛 、 喘息 、 腳腫 、 腳底痛。 取穴方法: 腳踝內側,脛骨內踝後的凹陷中。 內踝最高點與阿基里斯腱的中點凹陷處。 太溪穴 (太谿、呂細、內崑崙)穴位. 特別感謝: 陳潮宗、周曉慧、程良雯中醫師熱心協助穴位資料校對.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 太溪穴 (太谿、呂細、內崑崙)的穴點位置與作用、取穴方法,太溪穴 (太谿、呂細、內崑崙)作用:治療腸胃道不適、泌尿生殖系統的問題、失眠、口渴、心痛、喘息、腳腫、腳底痛。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7. 太溪穴是人體穴位之一,是足少陰原穴。其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也就是說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其雙側對稱,也就是兩個。如《九針十二原》說:“腎也,其原出於太溪穴,太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