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過去諸佛,為度眾生說十二部經,如亦爾,故名如來。 諸佛世尊從六波羅蜜、三十七品、十一空來至大涅槃,如來亦爾,是故號佛為如來也。 諸佛世尊為眾生故,隨宜方便開示三乘,壽命無量不可稱計,如來亦爾,是故號佛為如來也。
      zh.wikipedia.org/zh-tw/如来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如來原本是諸佛的通稱,從明朝開始,漢地民間尊稱釋迦牟尼佛為如來佛祖,或稱佛祖,即「佛教之創祖」,簡稱「如來佛」。 《西遊記》的如來佛 [ 編輯 ]

  3. 釋迦牟尼佛又稱佛陀、世尊、如來佛祖,為古印度一個小國的太子。 因不忍世人飽受生老病死之苦而開始修行,最終覺悟成佛,向世人宣講離苦得樂的方法。

  4. 2017年8月10日 · 大日如來,又名比盧遮那佛,梵音名號Maha vairocana,意為光明遍照,故又稱大日如來,他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佛,是密宗至高無上的佛,是一切佛法的根本,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是同一位佛。. 藏傳佛教密宗稱毗盧遮也就是大日如來佛那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 ...

  5. 2024年7月12日 · 佛又稱如來,在佛典認定是教化我世界之佛,故稱我佛;又尊稱本師佛,從明朝開始,漢地尊稱釋迦牟尼為如來佛祖如來佛,清代 滿人則稱釋迦牟尼為佛爺。

    • 概觀
    • 基本介紹
    • 佛祖釋要
    • 佛祖簡史
    • 尊號釋疑
    • 佛祖十號
    • 佛祖三十二相
    • 八十隨形好
    • 拒答十題
    • 八相成道

    如來佛祖即佛教教祖—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梵文: Śākyamuni,意為“釋迦族之聖者”),原名喬達摩·悉達多(巴利文:Siddhāttha Gotama;梵文: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著名思想家,佛教創始人,出生於今尼泊爾南部。被後世尊稱為佛陀(Buddha、意為“覺悟者”)、世尊等;中國尊稱他為佛祖,即“佛教祖師”。被世人尊為神明。

    釋迦牟尼以本誓願於娑婆世界 五濁惡世示現成佛(詳見八相成道),是佛教開啟者。

    釋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大約與我國孔子同時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屬剎帝利種姓。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19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歲時,他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遂開啟佛教,隨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恆河流域一帶傳教。年80在拘屍那迦城示現涅磐。

    •中文名:如來佛祖

    •外文名:Buddha

    •現在世:釋迦牟尼佛 阿彌陀佛 藥師佛

    •過去世:燃燈古佛 毗婆尸佛 拘留孫佛

    •未來世:彌勒尊佛 樓至佛 普見佛

    •東方世界:阿閦佛 藥師琉璃光佛

    如來佛祖就是釋迦牟尼佛,也稱為釋迦如來。

    如來,佛是三界內的導師,六道四生的慈父,亦稱九法界之本師。在西牛賀洲天竺靈山鷲峰頂上修得丈六金身。此人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歷史上確實有如來佛祖此人,他是古印度加比羅衛國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後外出修行,終成正果,創立了佛教。悉達多出生於公元前6世紀,他父親是加比羅衛國國王,叫淨飯王。淨飯王為了想讓悉達多繼承王位,不讓他出家,給他找了很多美色,悉達多在19歲的時候娶妻並生下一子。後離家修行,於農曆十二月初八成佛。

    .

    釋迦牟尼佛又作釋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釋迦牟曩、釋迦文。略稱釋迦、牟尼、文尼。亦譯作:能仁、能忍、能寂、能默、能滿、度沃焦,或 梵漢並譯,稱為釋迦寂靜。又稱:世尊、釋尊。即佛教教祖。

    “如來”這個名詞是從梵語(tathāgata)譯出來的。“如”字就是“真如”(tathāta),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實狀況,它又包含“如實”(Yathābhūtam)的意義。佛經對“如來”的解釋是:“乘真如之道而來”,又說“如實而來”。“如來”是一個通用名詞,它是“佛陀”的異名。佛字是“佛陀”的簡稱,是Buddha的音譯(如果用今天的漢語音譯,應當是“布達”),佛陀的意義是“覺者”或“智者”。

    “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給它加了三種涵義:

    人物介紹

    釋迦摩尼,又名釋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屬剎帝利種姓,是佛教的開啟者。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19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0歲時,他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遂開啟佛教,隨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恆河流域一帶傳教。年80在拘屍那迦城示現涅磐。因父為釋迦族,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也就是“釋迦族的聖人”的意思。

    佛祖誕生

    佛教創始人。本名悉達多,意為“義成就者”(舊譯“義成”),姓喬答摩(瞿曇)。因父為釋迦族,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其他稱號有佛陀(覺者)、世尊、釋尊等。 釋迦牟尼的父親,是迦毗羅衛的國王,名首圖馱那,漢譯淨飯王。母親名摩訶耶。 是與迦毗羅衛場城隔河相對的天臂城善覺王的長女。根據當時的風俗,摩耶夫人回母家分娩,途經藍毗尼花園,即今尼泊爾南部波陀利耶村的羅美德寺院處,生下了釋迦牟尼。 摩耶夫人在釋迦牟尼出生後的第七天去世。幼年時代的釋迦牟尼是由他的姨母波提養育的。他從國小習當時教養王族應具備的一切學問和技藝(即五明)。16歲(另有17歲、18歲之說)時,娶表妹耶輸陀羅為妃,生下兒子羅 羅。

    佛祖生平

    悉達多降生人間 摩耶夫人途中經過大花園,叫藍毗尼園。那天天氣特別晴朗,園子裡面百花爭妍,綠草如茵,充滿了喜慶的氣氛,夫人漫步在花園中,看見一顆高大的無憂樹,枝繁葉茂,猶如傘蓋一樣柔柔軟軟地垂下。夫人看得高興,舉起右手摸了摸枝條,太子就從右脅誕生了,披著一身金光。 阿私陀為太子占相 有位博學多識的星相學家,他名叫阿私陀來到王宮,細細地端祥安然而臥的太子,莊重地說:“非凡人!非凡人!太子相貌奇妙,面如滿月,他是釋迦族的光榮,他將會成為人世間 的救主 。” 舉世無雙的宮殿 淨飯王為太子建造一座舉世無雙,奇妙無比的宮殿,命名為“四時宮殿”;進入宮殿,四季如春,樓上閣下弦歌不絕,宮女歌妓侍立左右,不知人間還有春去秋來的淒涼,不知人生還有悲歡離合的悲緒. 慧劍削髮為僧 太子命侍從車匿將愛馬犍陟牽出來,策馬前行,徹夜不停。一路上人跡罕至,四周靜寂之極。在密林深處,找到了他所理想的居所,太子削髮改裝為沙門(修道者),叫車匿將他削下的長髮帶回宮給父親,作為紀念。 六年苦行修道 太子帶領五個隨從,來到尼連禪河的加者山苦行林中,為了尋求解脫,他靜坐思維,身不著衣,不避風雨,每日僅食一麥或一麻,堅持不懈達六年之久,身體已極度消瘦,但仍沒有找到真正解脫的方法。 牧羊女供養羊乳 悉達多結束苦行後,先到尼連禪河洗去了他身上六年的積垢,隨後接受了河邊牧羊女供養的羊乳,恢復了體力。隨從他的五個人見他這樣做,都以為他放棄了信心和努力,便離開了他,前往波羅奈城的鹿野苑去修苦行。 悉達多驅逐魔女 太子的威光驚動了六欲天上的魔王宮殿,魔王波旬心驚膽顫,害怕太子圓成佛道。便派了三個妖冶美麗的魔女去迷惑太子。魔女來到太子跟前,扭動著窈窕的身子,露出嫵媚的笑容,挑逗太子情慾,而太子毫不動念!閉目靜坐,穩如泰山。三個魔女自慚形穢,狼狽遁去。 菩提樹下悟道 悉達多太子獨自一人,走到一棵枝葉繁茂的畢缽羅樹下,拾了一些草葉鋪了一個座位,面向東方,盤腿靜坐。當時發下誓願:我若不能證到無上正覺,寧讓此身粉碎,永不起此座!”終於,在十二月初八日的凌晨,大徹大悟。 佛陀“初轉法輪” 佛陀成道後,開始了四十年不間斷的弘揚佛法,教化眾生的活動。他最初說法,是到波羅奈城的鹿野苑,化度隨侍過他的五個侍者阿若喬陳如等人。佛陀在鹿野苑的第一次說法,在佛教史上稱為“初轉法輪”。 佛陀弟子千餘人 佛陀離開樹林,來到他曾經修道的伽耶山尼連禪河邊。他的目的是化度在這裡修行的、拜火教的首領優樓頻羅迦葉。佛陀感化了他,隨後有五百個弟子皈依了佛陀。優樓頻羅迦葉又說服了兩個弟弟那提迦葉和伽耶迦葉,各帶領自己的二百五十名教徒皈依佛陀,這時,佛陀弟子已有千餘人。 回家探望父王 佛陀成道後的第六年,淨飯王思念兒子,很想見他一面。佛陀為了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率弟子回國省親。回到闊別十二年的故鄉。他見到了父王,自然流露出的關愛之情,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父王萬分激動。 羅睺羅“小沙彌” 佛陀回國省親,講經說法,王室宗親紛紛披剃出家。就連淨飯王的愛孫羅喉羅也隨佛陀出家做了“小沙彌”。過了兩年,佛陀的姨母帶著耶輪陀羅及五百宮女要求隨佛陀出家,佛陀慈悲讓她們出家為比丘尼,並且特製《八敬法》戒律,要求比丘尼眾遵守。 國王皈依佛陀 皓月當空,大地銀輝。佛陀在“竹林精舍”向一千二百五十諸比丘,宣說其深微妙法。而後,率眾弟子暫離“竹林精舍”,走向北方的“祗園精舍”,沿途不斷對民眾施以教化 。喬薩彌羅國的國王波斯匿王聞佛說法,深受啟迪,當即皈依佛陀。 娑羅樹下涅槃 佛陀晚年疾病纏身,仍然到處講經說法。來到拘屍那伽城外的娑羅樹林,佛陀疲乏不堪,決定在這裡入滅。在兩株娑羅樹中間,阿難攙扶佛陀右脅而臥,還對外道須跋陀羅說法,這是最後度化的弟子,說完便寂然入定,安祥而逝。這是公元前五四三年二月十五日中夜,佛陀壽八十歲。

    佛祖尊號

    在佛經中,如來與佛的不同:在於佛陀在說法講到“性法”的時候就稱為如來;在說到“相法”的時候就稱為佛。因為如來是德性;佛是莊嚴形象。如來與佛的相同點:都是對佛陀尊敬的稱乎。 人們自古將釋迦牟尼佛稱為如來佛祖,那是人們把佛陀看做娑婆世界本師,由此看出釋迦牟尼佛在民眾心目中鐵定的地位,更有民間把每年四月初八釋迦牟尼佛的聖旦,叫做“太子爺生”,大家把佛陀當做家裡的爺爺了。 如來佛祖的稱謂,由來以久。不單在民間,就是作家在小說中,如《西遊記》中如來佛祖以成為釋迦牟尼佛的代號了。 如來慈悲喜舍,六度萬行利益群生,更說出三藏十二部佛經,普利了古今中外無數眾生,所以人們親切地稱一聲如來佛祖。(方海權著)

    五方佛

    “五方佛”,又稱“五方如來”、“五智如來”,源自密宗金剛界思想,東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佛主持。分別是中央的毗盧遮那佛(俗稱“大日如來”、即是釋迦牟尼佛)、東方阿閦佛(另說藥師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法身、報身與應化身 毗盧遮那佛象徵五智中的“法界體性智”,又化育另外四智;東方阿閦佛象徵“大圓鏡智”,西方阿彌陀佛象徵“妙觀察智”,南方寶生佛象徵“平等性智”,北方不空成就佛象徵“成所作智”。 佛教典籍中認為五佛皆是毗盧遮那佛所化現。《如來淵源考》:“五方明王為五方五佛之化現;五方五佛名號不一,皆為同體,毗盧遮那佛所化現。”《彌陀疏鈔》:“智覺云:‘總持教中,說三十七佛,皆毗盧遮那一佛所現。謂遮那內心,證自受用,成於五智。自當中央法界清淨智。次從四智,流出四方四如來。其妙觀察智,流出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如來。’則一佛而雙二土也。” 毘盧遮那佛梵名vairocana,為佛之法身,盧遮那rocana是佛的報身,也是vairocana簡稱,釋迦牟尼佛是毘盧遮那佛的變化身。毘盧遮那佛意譯遍一切處、遍照、光明遍照、大日遍照、淨滿、廣博嚴淨,密教稱大日如來也是毘盧遮那佛法身佛。 一般華嚴宗、法相宗立毘盧舍那、盧舍那、釋迦等三尊佛,稱毘盧舍那為自性身(法身佛),盧舍那為受用身(報身佛),釋迦為變化身。我們所知的佛,都是毘盧遮那佛應化來度眾生的,也就是華藏世界或小至娑婆世界等三世諸佛,都是毘盧遮那佛法身所變化的。所以說毘盧遮那佛就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就是毘盧遮那佛。未來的彌勒尊佛又是誰?也是毘盧遮那佛變化的,化出後再經無量劫修行,試示現再成佛化導眾生。 在佛教中,盧舍那這個名字其實就是法身“毗盧遮那”的簡稱。盧舍那是報身佛,也有人說它是釋迦如來的報身佛。據說釋迦如來在立名的時候,把法身和立身起了同一個名字,表示報、法一體、不可分離。 所謂的報身,也就是指報應身,是佛的修行圓滿的表現。因此,很多的佛都屬於報身佛的類型,例如阿彌陀佛、藥師佛等,盧舍那如來也是。

    佛是佛陀的簡稱,佛陀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或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修行到所有功德都圓滿。本來佛有一萬種名號,後來人們愚鈍了,就慢慢簡略為十種名號。

    劫初諸說上,皆有萬名,眾生漸鈍,則減為千名(如帝釋之千名),眾生彌昧,則減為百名,眾生更愚,則減為今之而十名。釋迦牟尼佛或諸佛通號之十大名號。又稱如來十號、十種通號。[出佛說十號經]祖師所述經教。皆依此義而釋。此十號義。若總略釋之:

    (一) 如來(梵tatha^gata ),音譯多陀阿伽陀,則無虛妄。名如來。謂乘如實之道而來,而成正覺之意。

    如來之義有三。謂法身報身應身也。

    金剛經雲。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此法身如來也。

    轉法輪論雲。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此報身如來也。

    佛祖莊嚴的德相併不是生來如此的,

    《大乘百福莊嚴經》說:每修一百福,才莊嚴一相,菩薩修行要經過一百大劫,才能成就相好,佛陀在因地時,由於精進不懈,經過九十一劫才圓滿相好的業報。

    佛祖莊嚴的色身中,顯而易見,一目了然的特徵,稱為“相”,可分為三十二種,叫作“三十二相”;

    足下平滿相:足底平直柔軟,安住密著地面,這是佛陀於因位行菩薩道時,修六波羅蜜所感得的相,表示引導利益之德。

    足下輪形相:足心現一千輻輪寶的肉紋相。此相能摧伏怨敵、惡魔,表示照破愚痴與無明之德。

    手指細長相:兩手、兩足皆纖長端直。是由恭敬禮拜諸師長,破除憍慢心所感得的相,表示壽命長遠,令眾生愛樂歸依之德。

    佛祖具有細微難見,不易查覺,而能使人生起欣喜愛樂之心的,就稱為“好”,

    “好”共有八十種,叫做“八十種好”。

    由於這八十種好是隨三十二相而有,所以又稱為“八十隨形好”。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指爪狹長。薄潤光潔。手足指圓。纖長柔軟。

    節骨不現。手足各無差。指間充密。手足圓滿。

    在巴利文原典中,多處都提到一位遊方者名叫婆蹉種。一次,婆蹉種來到釋迦牟尼佛處,問道:“尊敬的喬達摩啊,神我是有的嗎?”釋迦牟尼佛緘口不答。“那么,可敬的喬達摩,神我是沒有的嗎?”釋迦牟尼佛還是保持沉默。

    在釋迦牟尼佛時代,類似於婆蹉種這樣的遊方者不乏其人,我們這個時代也是如此。他們在和別人討論時,為了辯論而辯論,時常用形上學方面的問題來同別人爭辯。

    其中十個有名的形上學的問題是:

    一、有關宇宙的問題

    1.宇宙是永恆的嗎?

    2.宇宙不是永恆的嗎?

    在佛教中,形容釋迦牟尼佛這一生的名詞叫做“八相成道”,這是往昔已圓滿成佛的釋尊,為眾生的利益而在我們這個世界所做的示現。

    在眾生的經驗中,只要有生命便無法避免生、老、病、死,但這些現象事實上在佛那裡從未真正發生過。佛陀最初示現為下生國王之家、娶妻生子的在家相,後因觀人生之苦,盡棄榮華,出家修行;再由苦行轉持中道,降伏魔眾,最終成道;此後組建僧團,弘法度生;最後,釋尊為了示現無常,令弟子精進修行,八十歲時舍壽進入涅槃。釋尊一生的示現,讓眾生覺得佛是自己的同行者,升起“凡人也能通過修行成佛”的信心,進而化導眾生。因此,示現八相成道實乃佛陀的悲心所致。正如《入中論》所言:

    佛得不動身,化重來三有,示天降出胎,菩提轉靜輪,

    世有種種行,為多愛索縛,佛以大悲心,鹹導至涅槃。

    佛陀的貴族生活是優裕舒適的。但他目睹人自有生以後,接踵而來的老、病、死的情景,聯想到自己也擺脫不了同樣的命運,從而產生了人生難脫苦難的煩惱,而當時婆羅門教的思想和行事,又不能使他在精神上獲得解脫之道,終於捨棄王位,出家修行。

    一、降兜率

  6. 如来原本是諸佛的通稱,從明朝開始,漢地民間尊稱釋迦牟尼佛為如來佛祖,或稱佛祖,即「佛教之創祖」,簡稱「如來佛」。 《西遊記》的如來佛 [ 编辑 ]

  7. 2019年3月20日 · 如來佛祖的「如來」到底是指什麼? 2019-03-20 由 文史江山 發表于 文化. 《西遊記》除了取經四人外還有滿天神佛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比凌霄寶殿的玉皇大帝,西方的如來佛祖似乎有著更厲害的手段,也因此如來佛祖成了至高無上的象徵的。 那麼「如來」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是佛? 沒錯,「如來」可以指佛,但我們的問題是「如來」表明了「佛」的什麼特質? 看過今何在先生《悟空傳》的朋友一定會回答我所謂「如來」就是「如實道來」,也就是說「如」的意思是「如實」,代表著真知,或者「絕對真理」,那麼這個「如來」豈不與「道」相同,同樣代表著「總規律」? 而這個「如來」所代表的「總規律」是否與「道」相同,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