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8月1日 · 中國古代哲學中把天當作神,天能決定人類命運。 在孔子的學說中,還保存有「天命」的觀點。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因果報應,他知道了,命里有的一定有,命里沒有的別強求,樂天知命,絲毫強求都沒有,到五十歲明白了這個道理,一切通達了。 人生已經過去一大半了,大體基本輪廓依稀可見,無論是學識,還是閱歷,以及自制力,都到了最高境界了,基本的方向應該不變了。 到了五十歲,知道了自己的命運軌跡,不怨天;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知道了自己未竟的責任,不懈怠。

  2. 若某人的年紀到了八、九十歲,我們可以「耄耋之年」(粵音:冒秩)來形容,到了一百歲,則稱為「期頤之年」。 「耄」指兩鬢斑白的老人家,亦含有思想紊亂的意思;「耋」更有跌倒的意思,也是用來形容老人家的。

  3. www.policecramschool.com › uploads › 5/3/8國文重點整理

    大衍之年、艾服之年、知非之年、學易之年、知命之年、杖 家之年 五十歲 耳順之年、甲子之年、花甲之年、平頭甲子、杖鄉之年 六十歲 從心之年、不踰矩之年、古稀之年、杖國之年、鳩杖之年、致士(仕)之年、懸車之年 七十歲

  4. 2016年7月6日 · 始齔之年:七、八.

  5. 本命年:舊俗把生年分十二屬,如生於子屬鼠,生於丑屬牛等,每十二年一循環,過十二年即可再相遇,稱為「本命年」。 卒年:1去世之年。 相對於生年而言。

  6. 2015年1月29日 · 及笄之年」和「及冠之年」是古代男女成年人的「大節日」,從這年生日開始,就是男女青年最適宜的婚嫁年齡了。 及笄之年和將笄之年的區別 「將笄之年」不是「及笄之年」,「將笄」是將要到「笄年」還沒有到,「及笄」則是已經到了「笄年」。

  7. 2016年3月15日 · 金釵之年. 古人指女子十二歲的年齡。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 」古代女子十二歲開始帶釵梳妝。 豆蔻. 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歲的少女。 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8. 延伸閱讀. 蓬頭垢面 有眼不識泰山 臨終 虛憍恃氣 強龍不壓地頭蛇 喝采 勝券在握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芸芸眾生 內子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不言之教 快樂之權,操之在己 不論天有眼,但管地無皮 只重衣衫不重人 不食人間煙火 從從容容 憂勞可以興國 天地 ...

  9. ︿. 回頂端. 字詞:齠齔,注音:ㄊㄧㄠˊ ㄔㄣˋ,釋義:1.兒童乳齒脫落,更換新齒的年紀。 即童年。 北周.庾信〈周上柱國齊王憲神道碑〉:「未逾齠齔,已議論天下事。 」也作「齠年」。 2.稚齡孩童。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將俺一家兒不留一個齠齔,待從軍又怕辱沒了家門。

  10. 金釵之年(年齡代稱) 說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 髫年 ”。 總角:幼年泛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