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感冒風寒、鼻塞流涕、頭痛發熱、痰涎咳嗽、喘滿氣逆、噴嚏惡風、咽乾口燥、胸悶短氣等症。. 【方義】. 本方為止咳寧嗽之妙品,消痰消炎之聖藥,對於諸般咳嗽久服常服有效。. 方中 陳皮 、 茯苓 、 桔梗 、 貝母 、 桑白皮 、 杏仁 等皆為袪痰劑,有清肺 ...

  2. 消風寧嗽散. 來源. 《嵩崖尊生》卷七. 【組成】. 桔梗 枳殼 半夏 陳皮 前胡 乾葛 茯苓各3克 蘇葉3.6克 杏仁 桑白皮各3克 甘草1.2克. 【製法用量】. 加生薑、蔥白,水煎服。. 【功效】. 疏風宣肺,化痰止咳。.

  3. 止嗽化痰、疏表宣肺。. 【主治】. 咳嗽、喉癢、痰白、或微有發熱惡寒、舌苔白薄。. 【方義】. 方中 荊芥 疏風解表,發散外邪; 紫菀 苦溫而潤,能潤肺降逆止咳; 百部 甘苦善於止咳化痰; 桔梗 辛苦,善於宣肺祛痰; 白前 辛甘而平,善於降氣化痰; 陳皮 ...

  4. 方名. 寧嗽化痰湯. 來源. 證治準繩,王肯堂,1602. 【組成】. 桔梗 枳殼 (麩炒) 半夏 (薑湯泡七次) 陳皮 前胡 乾葛 茯苓各3克 紫蘇3.6克 麻黃3克 (冬月加,夏月減) 杏仁 (炒,去皮、尖) 桑皮各3克 甘草1.2克. 【製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加生薑3片,煎至320毫升,空腹 ...

  5. 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時服。. 【功效】. 養血祛風,清熱燥濕。. 【主治】. 風濕侵淫血脈,致生瘡疥,瘙痒不絕,及大人小兒風熱癮疹,偏身雲班點,乍有乍無者。. 【方義】. 本方所治之證,係風毒之邪侵襲人體,與濕熱相搏,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 ...

  6. 梔子. 甘草. 石膏. 【功效】. 疏肝降火、清肺止咳。. 【主治】. 肝火刑肺所致之咳嗽氣急,嗆咳痰少,甚者痰中帶血,伴口苦咽乾、胸脅滿悶,心煩易怒、舌偏紅、苔薄黃、少津、脈弦數。. 【方義】. 方中 柴胡 和解退熱、疏肝解鬱; 梔子 清熱除煩、涼血解毒 ...

  7. 祛風活絡,理氣化濕。. 【主治】. 諸風上攻,頭目昏痛,項背拘急,肢體煩疼,肌肉蠕動,目眩旋暈,耳嘯蟬鳴,眼澀好睡,鼻塞多嚏,皮膚頑麻,瘙痒癮疹;又婦人血風,頭皮腫痒,眉稜骨痛,旋暈欲倒,痰逆噁心。. 【其它相關項目】. 醫方集解 - 消風散 ...

  8. 外感風寒濕邪,惡寒發熱,頭痛項強,肢體痠痛,腮腫,無汗,鼻塞,咳嗽有痰,苔薄白,脈浮或浮緊。. 【方義】. 本方適用於外感病初起之表寒證。. 方中 荊芥 、 防風 為君,取辛溫而收,散風解表之功,增發汗之力; 羌活 、 獨活 、 川芎 、 生薑 發散風寒 ...

  9. 歸膀胱、肝、脾經。. 【功效】. 發表散風,勝濕止痛,止痙、止瀉。. 【主治】. 用於感冒頭痛,風疹瘙癢。. 本品辛溫發散,氣味俱升,以辛為用,功善療風,既散肌表風邪,又除經絡留濕,止痛功良,微溫不燥。. 既治風寒表證,頭痛身痛、惡風寒者,常配以 ...

  10. 感冒風寒、鼻塞流涕、頭痛發熱、痰涎咳嗽、喘滿氣逆、噴嚏惡風、咽乾口燥、胸悶短氣等症。. 【方義】. 本方為止咳寧嗽之妙品,消痰消炎之聖藥,對於諸般咳嗽久服常服有效。. 方中 陳皮 、 茯苓 、 桔梗 、 貝母 、 桑白皮 、 杏仁 等皆為袪痰劑,有清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