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10日 · 市民又可以如何提防? 【股票群組伏味濃 4個方法保護自己免墜騙網: 按此 】 一個月內被騙1,347萬元. 據警方公布去年最大宗的殺豬盤騙案損失金額高達1,347萬元。 去年一名男鋼琴老師在男同志交友平台結識「紅酒公司老闆」,繼而成為情侶。 騙徒誘騙受害人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參與一個投資項目,一個月內共轉帳1,347萬元。 當受害人一度想取回款項,但對方稱受害人有違規操作,需存入460萬才可解凍。 「殺豬盤」三大套路. 「殺豬盤」騙案涉款驚人,警方早前公布「殺豬盤」的操作方法。 「搵豬」 :利用「型男美女」相片開設帳號,包裝成「高富帥」,並尋找感情寂寞的人下手。 「養豬」 :對受害人噓寒問暖並成為戀人,再哄騙受害人透過虛假投資手機應用程式,進行「低風險高回報」。

  2. 2021年4月16日 ·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1/04/16 17:58. 最後更新: 2021/04/16 21:16. 分享:. 龐氏騙局因龐茲(Charles Ponzi)於上世紀20年代以郵票投機計劃而得名。. 前文 提及在香港多稱這種騙案為「種金」。. 事實上,類似這種「金字塔式騙局」的各種變體仍然存在於 ...

  3. 2021年4月16日 · 龐氏騙局(Ponzi scheme)是一種非法傳銷方式,以虛假的投資項目作招徠,把後來投資者的資金,支付給前期投資者作利潤,以營造高利潤回報的假象,以誘使更多投資者入局。 一旦新投資無以為繼,整個方案便會開始崩潰而敗露。 此詞因1917年意大利金融騙徒龐齊(Charles Ponzi)而得名,他趁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國的經濟混亂局面,在美國波士頓開設所謂「證券交易公司」,並在短短數月吸引數萬名投資者,投資金額超過1,500萬美元,其後關閉公司夾帶私逃,其後世人便稱以相同手法歛財的騙案為「龐氏騙局」。 香港龐氏騙局事件. 龐氏騙局不局限於國際市場,事實上香港亦曾出現過不少類似的騙局,香港稱之為「種金」,種金騙局在香港於90年代出現,尤以「牛奶種金」事件較廣為人知。

  4. 2024年5月15日 · 因應每位打工仔均有$132,000的基本免稅額,代表只要你在今個課稅年度(即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的 年薪超過$132,000 (平均月薪超過$11,000)便有可能要交稅。. 即使你沒有收入、收入低於免稅額水平、或者計及扣稅項目後不用交稅,你也需要報稅。. 只要 ...

  5. 2023年10月20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3/10/20 08:00. 最後更新: 2023/10/22 15:28. 分享:. 月入7萬被騙走層樓 僅剩現金8萬元、女兒初生 如何由零開始?. 人的一生未必一帆風順,理財路上偶然會有起落,今次個案的主角正面對財務難關,丈夫被騙去自住樓,自己僅餘8萬元積蓄,還有 ...

  6. 2023年8月10日 · 最後更新: 2023/08/15 17:30. 分享:. 現今社會騙案橫行,稍一不慎陷入騙局,隨時輸掉半生積蓄。. 不過人生並不就此玩完,這次個案雖然看似悲觀,其實仍有翻身希望,不容輕易言敗,看看龔成是如何回應: 讀者︰. 我30歲,因為詐騙被騙了整副身家,還 ...

  7. 2023年4月28日 · 《飢渴遊戲》的情節簡單不複雜,藉一介平民窺探上流世界,過程中自己也變得扭曲。 電影處處充滿諷刺及警世味道,如KOL效應、職場欺凌等,更道出食物在不同社會階層的意義和價值,如窮等人家只能將食物視作充飢果腹;有錢人則以美食提升或彰顯自己的身份、地位,甚至不管食物美味與否,只在乎是否出自名廚之手。 電影揭露光鮮亮麗的名廚餐廳背後的黑暗以及不道德,充滿警世意味。 (Netflix劇照) 縱然《飢渴遊戲》中有着不少刺激、驚慄元素,但作為一部以廚藝為主題的電影,導演也不忘從鏡頭處理、剪接、配樂等方面營造和表現出烹飪的愉悅感,切菜、用火、上碟時的節奏和精準,看得人喘不過氣但相當痛快過癮。 責任編輯:陳家昌. 【退休積滿Fund】「強積金半自由行」不自由? (下)專家提醒轉會小心中伏 呢類人最有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