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9日 · 3種NG蛋白質少碰. 吃對蛋白質可以增加肌肉維持細胞健康吃錯反而會增加內臟脂肪!. 每天需要吃多少蛋白質?. 哪些食物擁有優質蛋白質?. 營養師告訴你。. 文章語音朗讀・. 06:11.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

  2. 2024年4月1日 · 診斷出消費者腎臟疾病的醫生第一次向小林製藥發起問詢是在1月15日2月該公司也接到數個有關病例的聯絡但上報給日本消費者廳和管轄單位大阪市是在公佈問題的3月22日。 從發現問題到公開提醒注意和開始召回用了2個多月。 按照日本《食品衛生法》,製造方有食物中毒報告義務的僅限含有4種指定成分的食品,此次的紅麹不在其中。 根據日本消費者廳的功能性標識食品相關指南,要求在發生健康危害問題時「迅速報告」消費者廳。

  3. 2022年10月10日 · 05:08.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 書摘精選. 余朱青. 幸福文化. 發布時間:2022-10-10. 瀏覽數:4403. 說到減重大家會聯想到要減脂」,覺得脂肪是萬惡的視它為大敵但其實脂肪對人體來說是重要的它能維持體溫保護及承載內臟器官還能幫助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以及讓荷爾蒙正常分泌。 我常用機器的馬達來比喻內臟器官,想要馬達運作順暢,一定要有適當的油脂潤滑才能進行,也就是說身體一定要有適量的脂肪細胞,才能正常健康地運作。 人體的脂肪細胞不只一種,包含了白色脂肪、棕色脂肪、米色脂肪, 想減重的人要特別針對的是白色脂肪。 白色脂肪細胞White Adipocytes. 主要作用是維持體溫、保護內臟、提供能量,是人體內數量最多的脂肪細胞。

    • 體重不到50,減重名醫卻搖頭
    • 「胖」很可能非關自律,而是遺傳
    • 體脂計怎麼用才準確?

    從體重迷思跳脫的,還有名模林可彤。近年勤於健身的她,先前她在臉書曬出8年前舊照與現在身材對比,增重6公斤的她,身材卻更有曲線,她寫下:「胖了點!也沒有不好看嘛!」該留言竟然得到2.7萬個讚。 胖或不胖,不是由體重計決定。真正影響健康的胖瘦,不是體重,而是體組成,也就是體脂肪與肌肉的佔比。「靠餓肚子減下的,不只是體脂肪,還有肌肉量,」吳映蓉說。 在減重名醫、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黃致錕的眼裡,40幾公斤不見得是瘦,近100公斤也不見得是胖。 體重迷思的源起,可追溯到1970年代。生理學家基斯(Ancel Keys)提出,以身高體重為基礎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概念,BMI往後被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採用,用來評估正常、過重或肥胖。

    此後醫療照顧體系更加關注體重議題,也愈來愈多研究顯示,BMI較高者,與健康的負面關聯,漸漸地,肥胖視為懶惰、討人厭、不健康,這種「體重污名」現象,讓胖子遭受社會,甚至醫療照護者的偏見,造成身心壓力。 然而,大體型是否真與不健康畫上等號?儘管肥胖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相關,體重研究學者認為,可能是因肥胖引起發炎反應導致,但也有生理學家認為,體重對健康的影響複雜,可能是遺傳、生活習慣和環境產生的交互作用。 去年3月,有36名國際學者在《自然醫學》期刊共同發表,呼籲終止體重污名。 加拿大肥胖症協會去年公布的最新醫學指南,正是呼籲醫護人員應避免只專注在體重、BMI、腰圍等數字,忽視病患的真正病因,以及病患量身打造體重管理計劃的重要性。 良好的體重管理,比起體重、BMI數字,更重要的是維持適...

    運動與飲食雙管齊下,要看出成效,量測還是很重要。黃致錕觀察,近10年來體脂計愈見普遍,健身房、醫療院所幾乎都有,家用體脂計也不少見。 體脂計測量是透過微量電流通過人體,量測體內脂肪、肌肉、水分等組織的電阻量,推算不同組織在體內所佔的比例。 精密的身體組成分析儀,可能要價上百萬元,而最簡單的家用體脂計,價格約千元上下,準確率雖不比前者,不同廠牌或機型也可能有誤差,但黃致錕強調,定期量測仍有參考價值。 要減低體脂的誤差,不妨留意選購機型與量測方式。一般而言,外加手把的四點式體脂計,準確度比兩點式體脂計高,但價格也相對較貴,約3000至5000多元。 此外,體脂計要靠電流傳遞,若腳皮太厚、腳底太濕或太乾,都會影響測量。故腳皮太厚者最好稍微修一下,量測前要把腳擦乾,而腳底乾燥龜裂者,則可用濕紙巾擦拭...

  4. 2023年5月8日 · 現年55歲的梁程超是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的副院長10年前還在亞東紀念醫院肝膽胃腸科任職時體重一度高達84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28達肥胖等級超音波檢查顯示有中度脂肪肝。 當時年僅45歲的他,就得吃藥控制高血壓。 回想起自己的身材如何走鐘、健康如何亮起紅燈,他說,可能是工作太忙、飲食不忌口,愛吃飯、麵或麵包,快速增加飽足感。 雖然不太喝含糖飲,但是水果吃得不少,「以前總覺得水果蔬菜都很健康、大量吃都沒關係,但其實,水果有豐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吃太多就會轉成脂肪儲存,慢慢堆積在體內。 不僅飲食習慣不理想,運動也很少。 工作上無論是臨床還是行政事務,也經常都是靜態活動──久坐看病、久坐批閱公文、久坐盯電腦螢幕打字,因此不知不覺中,代謝功能下降,腰圍也愈來愈粗。

  5. 2024年3月15日 · 文. 經濟學人. 編譯. 李立心. 經濟學人. 發布時間:2024-03-15. 瀏覽數:3743. 名為GLP-1致效劑的減肥藥透過幫助使用者減脂減少肥胖造成的健康問題。 使用者的人生可能因此變得截然不同。 與此同時,GLP-1致效劑對企業界的影響也愈來愈顯著。 2021年6月, 美國第一款GLP-1減肥針Wegovy上市以來,減肥公司WW(前身為Weight Watchers)市值已經暴跌了90%。 2月28日,歐普拉(Oprah Winfrey)宣布辭去WW董事會職務並出售所有股份,避免因為她個人使用GLP-1產品而產生利益衝突。 雀巢等食品巨頭,也已經在為藥物抑制消費者對含糖零食的需求這項趨勢做規劃。 截至目前為止,因為這些藥物受到最大的影響的是他們的製造商。

  6. 2023年2月17日 · 營養師程涵宇分享16種有科學依據的方法來幫助大家有效減掉多餘又惱人的腹部脂肪: 1、減少500-750大卡熱量. 每日攝入量減少熱量500~750大卡幫助每週減掉大約0.5~1公斤不要過多以免拉低新陳代謝率2多吃可溶性膳食纖維. 可以增加飽腹足感幫助減少熱量的吸收並防止內臟脂肪在肚子周圍堆積。 推薦食物:燕麥、大麥、豆類和青花菜。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3、益生菌. 好菌好腸相,一些乳酸桿菌菌株已被證實可有效幫助預防體重增加和減少腹部脂肪堆積。 4、有氧運動. 每天進行20~40分鐘的中高強度有氧運動可有效減少腹部脂肪。 5、足夠蛋白質. 飲食中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可促進新陳代謝,降低食慾,並有助於保持肌肉量維持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