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解釋: 平,中古四聲中的平聲。 仄,中古四聲中的上、去、入三聲。 平仄指平聲和仄聲。 舊時寫作韻文,用字須平仄相互交替,使其合於格律。
      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平仄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平仄 , 文言韻文 中用字的 聲調 。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根據 隋朝 至 宋朝 時期修訂的韻書,如《切韻》、《廣韻》等, 中古漢語 分 四種聲調 ,稱為平、上、去、入。 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變化,故統稱為仄聲。 詩詞中平仄的運用有一定格式,稱為 格律 。 元朝 中原漢語語音 大變,根據 周德清 所著《 中原音韻 》, 入聲 消失,平聲分為陽平、陰平。 現代 標準官話 沒有入聲,第一、第二聲稱為陰平、陽平,是由中古漢語的平聲演變而來。 第三上聲、第四聲去聲則為仄聲。 但陽平聲本身的音調並非平直,是從中音滑向高音的聲調,而古時的入聲字已經變為平聲、上聲或去聲。

    • 概觀
    • 基本介紹
    • 起源
    • 平仄簡表
    • 與四聲關係
    • 辨析
    • 國語
    • 吳語
    • 潮汕話
    • 粵語九聲

    平仄,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切韻》、《廣韻》等,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稱為平、上、去、入。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故統稱為仄聲。

    詩詞中平仄的運用有一定格式,稱為格律。平聲和仄聲,代指由平仄構成的詩文的韻律。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嘗試。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 平仄是在四聲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上聲,去聲,入聲為仄,剩下了的是平聲。

    國語入聲消失,入聲歸入仄聲中的上去兩聲和平聲中的陰平、陽平,這導致用國語判別詩詞平仄會有錯誤。

    •中文名:平仄

    •外文名:level and oblique tones

    •解釋:代指由平仄構成的詩文的韻律。

    •別稱:側聲

    •平聲:平聲(陰平、陽平)

    •仄聲:上聲、去聲、入聲

    古漢語中的平仄

    古代漢語的聲調分平、上(shǎng)、去、入四聲。“平”指四聲中的平聲;“仄”指四聲中的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

    傳統

    按傳統的說法,平聲是平調,上聲是升調,去聲是降調,入聲是短調,明朝釋真空的《玉鑰匙歌訣》曰: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五絕

    【1】五絕平起首句押韻 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2】五絕平起首句不押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3】五絕仄起首句押韻 (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4】五絕仄起首句不押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七絕

    【1】七絕平起首句押韻 (平)平(仄)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仄仄◎(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韻) 【2】七絕平起首句不押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韻) 【3】七絕仄起首句押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4】七絕仄起首句不押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韻)

    五律

    【1】五律平起首句押韻 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2】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3】五律仄起首句押韻 (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4】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平仄理論好比把四個班(四聲)學生按性別(平仄)分成男女兩類。至於這樣的分法是否平均,不是平仄論者考慮的。

    四聲,這裡指的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我們要知道四聲,必須先知道聲調是怎樣構成的。所以這裡先從聲調談起。

    聲調,這是漢語(以及某些其它語言)的特點。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成了漢語的聲調,而高低、升降則是主要的因素。拿國語來說,共有四個聲調:陰平聲是一個高平調(不升不降叫平);陽平聲是一個中升調(不高不低叫中);上聲是一個低升調(有時是低平調);去聲是一個高降調。

    古代漢語也有四個聲調,但是和今天國語的聲調種類不完全一樣。古代的四聲是:

    ⑴平聲,這個聲調到後代分化為陰平和陽平。

    ⑵上聲,這個聲調到後代有一部分變為去聲。

    知道了什麼是四聲,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詩詞格律的一個術語:詩人們把四聲分為平仄兩大類,平就是平聲,仄就是上去入三聲。仄,按字義解釋,就是不平的意思。 憑什麼來分平仄兩大類呢?因為平聲是沒有升降的,較長的,而其他三聲是有升降的(入聲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較短的,這樣,它們就形成了兩大類型。如果讓這兩類聲調在詩詞中交錯著,那就能使聲調多樣化,而不至於單調。古人所謂“聲調鏗鏘”,雖然有許多講究,但是平仄諧和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平仄在詩詞中又是怎樣交錯著的呢?我們可以概括為兩句話: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⑵平仄在對句中是對立的。這種平仄的規則在律詩表現的特別明顯。

    例如毛主席《長征》詩的第五、六兩句: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這兩句詩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本句來說,每兩個字一個節奏。平起句平平後面跟著的是仄仄,仄仄後面跟著的是平平,最後一個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後面跟著的是平平,平平後面跟著的是仄仄,最後一個又是平。這就是交替。就對句來說,“金沙”對“大渡”,是平平對仄仄,“水拍”對“橋橫”,是仄仄對平平,“雲崖”對“鐵索”,是平平對仄仄,“暖”對“寒”,是仄對平。這就是對立。

    據陳寅恪的說法,四聲是按印度三聲說發展而來,由周顒,沈約等用完全歸納法歸納出四聲,後經王融,劉韜,元競等用不完全歸納法完成四聲二元化,就誕生平仄。

    在國語四聲中,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

    古代“平聲”這個聲調在國語中分化為陰平及陽平,即所謂第一聲、第二聲。

    古代“上聲”這個聲調在國語中一部分變為去聲,一部分仍是上聲。上聲是現代漢語拼音的第三聲。

    古代“去聲”這個聲調在國語中仍是去聲,即第四聲。

    古代“入聲”這個聲調在國語中已經不存在;變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里去了。

    吳語保留了較多古漢語音素,保留了入聲、濁音等。

    (1)陰平/ 開,關

    (2)陰上/ 撒,水

    (3)陰去/ 胖,看

    (4)陰入/ 殺,只

    (5)陽平/ 鞋,爬

    陰平 陰上 陰去 陰入

    陽平 陽上 陽去 陽入

    潮汕話有變音規則,但是寫詩詞時,在保持字原音調的情況下,可以獲得較接近古韻八音的平仄。

    鋤禾日當午 55812(平平仄平仄)

    汗滴禾下土 74545(仄仄平仄平)

    誰知盤中餐 51511(平平平平平)

    現代粵語仍存在著『平、上、去、入』四聲,並細分為九聲,分別為「陰平」、「陰上」、「陰去」、「陽平」、「陽上」、「陽去」、「陰入」、「中入」和「陽入」。

    九聲聲調錶

    聲調位置 字例 字例 字例

    1)陰平聲 因 分 詩

    2)陰上聲 忍 粉 史

    3)陰去聲 印 訓 試

  3. 平仄指平聲和仄聲。 舊時寫作韻文,用字須平仄相互交替,使其合於格律。 宋.陳鵠《西塘集耆舊續聞》卷四:「凡表啟之類,近代聲律尤嚴,或乖平仄,則謂之失黏。 」清.郎廷槐《師友詩傳錄》:「或八句一韻,或四句一韻,或兩句一韻,必多寡勻停,平仄遞用,方為得體。

  4.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律詩平仄. 英文名: level and oblique tone. 所屬範疇: 文學. 運用文體: 五律,七律. 五律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個類型,而這四個類型可以構成兩聯。 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由這兩聯的錯綜變化,可以構成五律的四種平仄格式 。 其實只有兩種基本格式,其餘兩種不過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礎上稍有變化罷了。 (1)五律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春望(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掻更短,渾欲不勝簪。 另一式,首句改為仄仄仄平平,其餘不變。 (2)五律平起式.

  5. 平平仄仄(拼音:píngpíngzèzè,英文:level and oblique tones), 平聲和仄聲,泛指詩文的韻律。. 平仄四聲二元化的嘗試。. 四聲古代 漢語 的四種聲調。. 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 平仄在 四聲 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 ...

  6. baike.baidu.hk › item › 平仄平仄_百度百科

    平仄,是 中國 詩詞 中用字的 聲調 。.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 韻書 ,如《 切韻 》《 廣韻 》等, 中古漢語 有四種聲調,合稱“ 平上去入 ”。. 除了 平聲 ,其餘三種聲調有變化,故 統稱 為 仄聲 。. 詩詞中平仄的運用有 ...

  7. 平仄 , 文言韻文 中用字的 聲調 。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根據 隋朝 至 宋朝 時期修訂的韻書,如《切韻》、《廣韻》等, 中古漢語 分 四種聲調 ,稱為平、上、去、入。 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變化,故統稱為仄聲。 詩詞中平仄的運用有一定格式,稱為 格律 。 元朝 中原漢語語音 大變,根據 周德清 所著《 中原音韵 》, 入聲 消失,平聲分為陽平、陰平。 現代 标准官話 沒有入聲,第一、第二聲稱為陰平、陽平,是由中古漢語的平聲演變而來。 第三上聲、第四聲去聲則為仄聲。 但陽平聲本身的音調並非平直,是從中音滑向高音的聲調,而古時的入聲字已經變為平聲、上聲或去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