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23日 · Q1. 公司一定會發年終獎金嗎關於這點其實需要先釐清的是你的年終獎金是屬於經常性給予還是恩惠性給予」? 大致上來說,「經常性給予指的是勞資雙方已經事先在契約中明確訂出固定金額例如保障年薪14個月保障年終3個月等約定因此這時候的年終獎金就屬於工資的一部分雇主必須確實履行該條約上的義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對地,「恩惠性給予」就是根據這名員工的表現或業績好壞給予年終獎金,無論金額高低都並非工資的一部分,因此雇主也並沒有一定要發年終的義務,甚至怎麼發、會發多少、哪時候發放也只能以公司公布為主。 Q2. 到職未滿一年,有年終可以領嗎?

    • 年終獎金該是「恩給」或是「績效」?
    • 讓年終獎金的效益極大化
    • 如何讓保障與激勵效果兼具?

    有些公司對於年終獎金沒有明確的規範,而是依照公司當年度獲利狀況,由公司經營者(或是主管)浮動決定發放的多寡,這樣的做法比較像是老闆依照自己的想法及觀察,對於公司員工(全體一致、或個別差異)給予一個年度的獎勵,我們可以簡稱為一種「恩給」。 另外一種方式,則是以月薪為計算基準,給予一個年度固定的獎金在年終發放,而且多數會給予基本承諾(至少X個月的月薪),而此一方式多數會與員工當年度或前一個年度的考績連動,表現特別優異會加權計算(X乘上1.2 or 1.5…),表現不佳則會折扣作為處罰(X乘上0.9 or 0.8…),因此也可稱為「績效年終」。 無論是「恩給」或是「績效」都有其優點,但也有無法避免的盲點。就以「恩給」的方式而言,最容易造成的問題就是老闆的獨斷,變成公司沒有穩定的制度,也容易讓員工缺...

    著名的心理學家Victor H . Vroom所提出的「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3個因素決定目標與工作之間的關係: 一、是工作能提供的報酬 二、是報酬與績效連結在一起 三、是努力工作,績效就能提高 而激勵(Motivation)則取決於努力得到的成果價值(Valence)× 期望值(Expectancy)。 也就是說,我們要達到激勵的目的,除了要給予實質能夠獲得的報酬以外,也要懂得醞釀及滿足員工的預期心理。如何能夠在獎金發放的同時,還能夠讓同仁覺得自己得到公司或是主管的重視,獲得的獎勵超過自己期望的優渥、或是能夠激發起員工更強烈的動機,期待以更優異的表現爭取自己期待的獎勵,這才是每年發放獎金(無論年終或是其他獎勵)的最佳模式。 因此,不要讓公司發放獎金,變成公式化的...

    事實上,年終獎金已經變成企業與員工之間,一個基本薪酬結構的一部分,只是如何能夠既讓員工對公司產生信任,又能夠發揮激勵效果讓員工更加努力,以下幾個建議作法可供參考: 1. 以一般企業或政府為參考指標,給予員工基本的年終獎金保障,以符合國情及就業市場的通則,避免有時年終非常高,有時年終非常低,甚至沒有年終。 2. 將年終獎金的基本基數定為1,表現在正常狀態都能領到保障的年終獎金;表現優異或特別傑出,應該彈性放大1×2 or ×3,甚至更高,以放大激勵效果;對於表現不佳者,則可以1×0.5或是更低,以達到鞭策之目的。 3. 對於需要留任、或是個別發展的關鍵人才,應該藉年終獎金發放的機會,針對特殊表現或新的任務目標,給予特別激勵獎金,以發放股票選擇權(或分紅配股),或是獎金以分期在次年度每季發放。 ...

  2. 2021年12月22日 · 1.公司是否一定發年終須先釐清年終獎金是屬於經常性給予契約中有明訂金額還是恩惠性給予沒有契約規範根據表現給予)。 2.若到職未滿1年原則上會依比例計算提前離職能不能領到年終關鍵也在於年終是不是經常性給予」。 3.根據國稅局釋出的資訊提到,若獎金金額超過8萬4501元,會預扣5%稅款,未超過則併入5月所得稅計算。 4.另外,當員工全年累計的獎金金額,超過發放當月投保金額的4倍,針對超過投保金額4倍的部分,需要扣繳補充保險費。 年終獎金何時會發呢? 又辛苦熬過一年了,相信不少整天喊著要換工作的夥伴,到了此時此刻也都會選擇放慢腳步,並盤算著今年大概能領到多少年終獎金;而若沒有符合心中「那個數字」,再來做進一步打算。 不過,法規中有明訂公司一定要發年終獎金給員工嗎?

  3. 2013年12月23日 · 根據國內人力銀行的調查發現一般上班族領到的年終獎金平均落在一個月上下約在三四萬元之間換算到一整年十二個月平均每月多出兩千多至三千多元也就是說一般人執著在年終獎金也不過是一個月多出兩三千元。 但你知道嗎? 同樣一個職位,企業給薪的範圍有一兩萬元的差距。 如果在企業最渴才而不可得的時機點出現,你的薪水可以議價的範圍在一至兩萬元之間,即使拿不到最高點,取中數仍有機會,多五千元,將遠高於年終獎金帶給你的報酬。

  4. 2014年1月8日 · 求職網站在十二月才剛進行過線上問卷調查請上班族推估今年可能領到多少年終獎金平均是0.9個月打分數只給36分顯然連及格邊緣都遠遠搆不到大家對年終獎金大概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不爽」! 嫌年終獎金領得少是每個人都有的心情但頂多年前年後不爽一個月就煙消雲散因為年終獎金領得少是可以找出理由自圓其說比如公司業績差老闆小氣摳門……,全公司每個人都是一樣少並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少感覺上不孤單心裡就平靜舒坦多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夏日訂閱3折起★數位訂閱年訂$3850,再送限量節能電扇! 拼命變革卻難落地? CEO高階經理人御用教練一次解密. 可是,卻有另外一件事會讓很多人氣上一年,甚至氣到離職,離職後還恨這家公司一輩子,那就是「不公平」這件事。 不公平,更讓人生氣!

  5. 2014年1月22日 · 年終獎金的發放形式. 年終獎金畢竟不是經常性給與但一般的公司都會有保障底薪制度換句話說若是保證底薪13.5個月的公司除了每個月的底薪之外可能會在中秋節加發0.5個月的底薪以及過年加發一個月的底薪。 那獎金的部分呢? 那當然還是要看公司的經營現況啦,公司賺錢若老闆小氣,恐怕員工也很難久留;但公司賺錢老闆就算想大方,獎金也要用到刀口上。 一般企業都會在年底打考績時,順便連職等晉升、隔年加薪幅度,以及該年年終獎金與紅利,一併跟員工溝通。 遇到公司規模較大的企業,也有可能把上述作業分成兩段處理,總之,年底都是主管與員工最兵荒馬亂的時候,一方面利用年底將人力洗牌與盤整,二方面也表達主管對員工一整年的感謝與慰勉之意。 有百分之百的公平嗎? 我想很難吧!

  6. 2023年1月16日 · 商周. 管理. 領導馭人. 年終獎金背後的祕密. 商周集團執行長郭奕伶。 (來源:本刊資料) 撰文者:商周集團執行長 郭奕伶. 郭奕伶專欄 2023.01.16. 你公司的年終獎金分配邏輯是如何? 一、 均富:盡量降低差異,雨露均霑(這種大鍋飯主義應該不存在了)。 二、 級距差幅直線化:按五分或十分位級距,由低至高,每一階都加上等幅差距(多數公司採此模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 級距差幅擴大化:越高級距的加碼幅度越大。 從我擔任主管職至今,我的獎金發放邏輯都是第三種。 因為我的信仰是:二十%的人才,決定八十%的組織競爭力。 要強調的是,這不代表那八成的員工不重要,只是他們的被取代性相對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過許多企業的運作,我發現,組織的差異化來自極少數的高端人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