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8日 · shutterstock. 解密輝達:搭上 AI 浪潮,股價一年狂漲 264%,到底憑什麼?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2023 年被喻為「生成式 AI 元年」,輝達股價在這一年間一口氣翻漲 264%,更在 2024 年 2 月初,市值在一周內接續超車亞馬遜(Amazon)、字母控股(Alphabet),晉升為全美市值第 3 大公司。 因為其產品 GPU(圖形處理器)正是 OpenAI 等科技公司在訓練生成式 AI 所需的裝備,在各式工具如火如荼的較勁中,輝達的角色就像 AI 的軍火商。

    • 增資是什麼?
    • 2 種常見的企業增資的原因與做法
    • 減資是什麼?對投資人有什麼影響?股價會漲嗎?
    • 3 種常見的企業減資做法

    增資(Capital Increase)顧名思義就是企業想增加手上資金、增加股本。一般來說,企業增資的原因不外乎有 3 種,分別是為了償債、發展新事業,或加強原有事業的投資力道。 至於增資對於公司的股價影響,與減資是相反的邏輯,股本增加,參考價通常會下跌。但因為增資通常代表企業有意拓展更大的事業、前景看好,市場可能會增加投資力道,拉抬股價;但反之,如果市場認為企業增資的舉動是為了償債,則有跌價風險。 增資主要方式能分為盈餘增資與現金增資。

    增資做法 1:盈餘增資

    盈餘增資就是企業將年度盈餘等資金轉為股票,若企業有足夠盈餘多會採取此方法,因為如此一來股東不用多出資,就能得到新股票。像是台泥董事會於 2022 年 5 月決議以盈餘增資的方式,發行 6 億多股普通股,原股東持每千股能無償配得 100 股。

    增資做法 2:現金增資(Follow-On Offering,FPO)

    而現金增資指的是發行新股,來向各方募得更多資金,但因為流通股數增加,每股盈餘(EPS) 會下降,原有股東的權益也會被稀釋。按照《公司法》267 條規定公司發行新股時,應保留發行新股總數 10~15% ,給公司員工承購。其餘則按照原有股份比例,公告通知原有股東,使其可優先認股。 而發行新股的定價方式,根據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相關規定,通常是定價前 10 個營業日的收盤平均價的 70~90% ,也就是說,發行的新股,股價通常比原來市場上的交易價低。

    減資(Capital Reduction)指的是減少公司股本、讓流通在外股數變少。減資後雖然原股東持有的股票數量變少,但在外流通股數減少,因此每股盈餘(EPS)會相應增加。 同時公司重新掛牌的參考價會上升,故股價可能會上漲。對股東來說,總市值維持不變。然而;股價變化仍需參考公司減資的方式和目的,除受整體市場行情、經濟環境之影響外,企業的後續營運績效、經營策略及財務結構變化等亦為重要影響因素。

    減資做法 1:註銷庫藏股(庫藏股減資)

    企業施行減資的方式,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註銷庫藏股。庫藏股指的是公司買回在外流通的股票。公司買回股票後註銷,如此一來在外流通的股數變少,便能達到護盤、抬升股價的效果,且因為註銷股票、股本縮小,每股盈餘(EPS)也會明顯提升。

    減資做法 2:現金減資

    另一常見的減資方式是現金減資,也就是退還股東現金。以友達於 2022 年 3 月底宣布現金減資 2 成的例子來看,因為公司要調整資本結構,因此決議辦理現金減資,減少 2 成股本,退還股東股。按原本 10 元的股票面額分配,持股人每股能拿到退還的 2 元現金。 現金減資計算方式為 (停止買賣前收盤價-每股退還現金股款-原股每股配發現金股利)/( 1-減資比例)。假設某公司宣布現金減資 50%,每股退還現金 5 元,並同時辦理配發現金股利 15 元,假設減資基準日前一日收盤價為 160 元,投資人持有 A 公司 1000 股,則減資後參考價格為 280 元(140/50%)。通常會採用現金減資的公司,多處於手中現金太多,因此選擇把錢發還股東。風險則是企業對於現金流的評估是否準確,若企業錯估情勢,恐有減資後資金不足的窘境,或遇到很好的投資標的,卻錯失良機。

    減資做法 3:直接註銷(一般減資)

    最後一種減資的執行方式是直接註銷。當公司面臨虧損時,直接註銷一部分股票能打掉虧損,但此時持股人的股數會減少,且沒有拿到任何現金,等同於讓所有股東共同承擔企業累積的虧損。 根據證券投資人與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說明,最常見的減資原因,都是為了彌補公司過去已發生之虧損。雖然投資人權益看似會因為持有股數減少而受到損害,但股票的價格會相應調整,因此減資前後的總市值(總股數 * 市價)不變;也就是說在減資換發股票恢復交易時,股東所持有的股數雖然減少,但股票參考價會依比例向上調升。

  2. 2019年7月2日 · 1. 你的產業中,最敢給的是誰? 以下將上市及上櫃的公司資料合併整理,羅列出平均年薪最高與最低薪企業。 其中,金融業在上櫃稱為金融業、上市稱為金融保險業,在此合併排序。 整理 / 韋惟珊. 2. 員工平均年薪破 150 萬的有 42 家企業! 依照平均年薪的高低來排序,我們列出 3 種收入水準的高薪企業,羅列如下: 年薪 250萬以上,2家. 聯發科、聯詠. 年薪 200萬~249萬,9家. 鴻準、焱、原相、鴻海、創意電子、信驊科技、智擎、力旺、台積電. 年薪 150萬~199萬,31家.

  3. 5 天前 · 資產管理公司 Boston Partners 全球市場研究部主管邁克爾.穆蘭尼(Michael Mullaney)認為,股價高達 4 位數的企業,把股票分割是「明智之舉」。 因為過去一年半來,散戶成交量急速增加,在股市裡的重要性再次提高。

  4. 2024年5月6日 · 2023 年公司股價飆漲 130%,雖不及輝達(NVIDIA)的 246%,仍然占據市場上重要位置。 而 AMD 的掌舵者正是來自台灣(台南)的蘇姿丰(Lisa Su),今年 54 歲、就任執行長 10 年,也開創了 AMD 的盛世,近日更跟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雙雙提名為美國 AI 安全顧問委員。

  5. 2024年3月14日 · AMD 總裁維克多・彭(Victor Peng)表示,2024 下半年將會注入更多資源研發 AI PC 。. 緊追在後的英特爾,則推出專為 AI PC 使用的 Core Ultra 晶片,宏碁(Acer)、華碩(ASUS)、戴爾(Dell)、惠普(HP)、聯想(Lenovo)都在客戶名單內。. 參考資料: CNBC (1), CNBC (2), CNBC ...

  6. 2024年1月17日 · 輝達推出的繪圖晶片(GPU)堪稱 AI 的引擎,隨著 AI 成為顯學,公司股價一路飆漲,現已是全球第 6 大公司。 創辦人黃仁勳也因此成為 2023 年的話題人物,他 1963 年在台灣出生,他不只成就了市值破 1 兆美元的帝國,還是矽谷在位最久的執行長(30 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