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6月11日 · 對現階段的鴻海來說,集體決策或許是最好的營運模式,但群體決策也存在幾個問題。. 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梁定澎在《決策支援系統與企業智慧》中提到 3 大挑戰:. 1. 決策效率低落: 過往,郭台銘可以憑藉個人智慧與經驗,在面對市場變化時,迅速做出 ...

    • 鄧國彥、鄭光志,一路追隨童子賢至今
    • IPhone 組裝代工遭瓜分,轉型在即、瓶頸也要突破
    • 放權讓經理人歷練,子公司營運不多過問

    和碩這兩位新執行長,一位叫鄧國彥,另一位叫鄭光志,兩人都是從老華碩時代、也就是雙碩未分家前,就一路追隨童子賢。如果合併他們在華碩的年資,前者年資達 27 年,後者更達 29 年。 鄧國彥先前是和碩第五事業處、內部簡稱 BU5 的總經理,這個部門的產品是筆電、桌機與消費性電子,對應的最大客戶就是微軟(Microsoft)。事實上,微軟從 2012 年推出首款 Surface 系列筆電後,和碩就一路為它代工至今,過去 8 年來,微軟對和碩的營收占比,也是僅次於蘋果的第二大客戶。 「Johnson(鄧的英文名)以前就是在負責 Dell、HP 這些大客戶。」一名和碩基層主管說,「他的業務能力、生意手腕不錯,這幾年把微軟的生意維持得很好。」 相對於鄧國彥的業務能力出眾,鄭光志則給人一種較為「研發咖」的...

    營收不進反退,主要原因就是競爭者的增加,尤其占營收超過 5 成的iPhone組裝訂單,在蘋果近年陸續導入緯創、立訊等組裝商之後,分食了和碩的訂單量,「立訊在 2022 年的 iPhone 出貨量將顯著成長到 3 千至 3 千 5 百萬支,並在 2023 年超越和碩。」資深蘋果分析師郭明錤預估。 不過,令和碩投資人欣慰的是,該公司近年獲利並沒有因營收衰退而下滑:2021 年,稅後淨利達 205.5 億元,為近 6 年新高,「這件事情,就是前執行長廖賜政的功勞,他非常擅長幫公司擠出獲利。」一名和碩子公司的人士說。 只是,業績集中在為蘋果代工製造、用擰毛巾精神榨出獲利,加上近年 30 多歲的中生代 RD(研發工程師)不斷流失,在另一批和碩人的眼中,「以前大家都說和碩設計能力強、比較像廣達,但這幾年...

    其實,選擇雙執行長這種象徵「集體領導」的架構,也頗符合童子賢經營企業的思惟,不少和碩人更認為,這或許跟他創業之初的情況有極大關聯。 1989 年由童子賢創辦的華碩,其實是他與三位在宏碁上班時的好同事:廖敏雄、徐世昌、謝偉琦一起成立的主機板公司。當年,這 4 位不到 30 歲的年輕人,在研發、銷售、生產、營運4人各司其職,像現在華碩的副董事長徐世昌,當年就是在內部帶領研發團隊。 因此,這種講求分工、眾志成城的思惟,早就刻畫在童子賢經營企業的 DNA 裡,而這也是為什麼他在 6 年前、60 歲還不到的年紀,就陸續把和碩集團子公司的董座大位,如景碩、晶碩、鎧勝,「讓」給集團裡的專業經理人歷練。 「其實童先生的思惟一直都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成事不必在某一個人,所以他很少干涉子公司的營運,也很願...

  2. 2021年5月3日 · 嘉聲說,高爾夫球的門檻比較高,即使有會員,打一場球也要 2500~3000 元,圈子裡通常都是中高階經理人或企業負責人。 其次是,打一場球需要 4 小時左右,很難不聊天、互動,「你從家裡小狗開始聊,聊到政經形勢,再講一下下一洞怎麼打,一定會更認識對方。

  3. 2024年5月2日 · 「40 歲沒有權利去想你喜歡的事,40 歲只能去想未雨綢繆的事。」《不夠善良的我們》16 個人生啟示、名言金句一次看: 近期聲量最高的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自開播以來收視一路飆漲,短短 8 集的故事運用了許多哲學、科學理論的譬喻,細膩地講述了身處於都會叢林中,單身及已婚女子的心情 ...

    • Bella 儂儂
  4. 2023年6月6日 · 自 2022 年底 ChatGPT 推出以來,許多企業已經感受到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藉由人工智慧生成內容)對工作的影響,有些企業也鼓勵員工嘗試與生成式 AI 協作、調整任務流程,提升產出品質和效率。就我觀察,大部分企業的生成式 AI 仍停留在協助會議紀錄、生成草稿內容等提升效率的基礎應用,但 ...

  5. 2024年6月12日 · 企業如何善用 AI 降低營運成本?. BCG:優先關注這兩件事. 自 2022 年脫離疫情陰霾後,全球景氣迅速復甦,再加上俄烏戰爭,各國通貨膨脹率攀升。. 美國聯準會(Fed)以大幅升息因應,企業面臨借貸成本提高、資金應用的壓力。. 2023 年台灣通膨率達 2.5%,為近 15 ...

  6. 2021年4月19日 · 汽車業缺料的反思!. 厲害企業如何預知危機,在市場改變前率先布局?. 英特爾(Intel)前執行長鮑伯.史旺(Bob Swan)曾表示,「糟糕的公司被危機摧毀,優秀的公司在危機中生存,只有卓越的企業因危機而壯大。. 」這個觀念連帶引發更多討論:卓越的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