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石板屋是臺灣原住民 魯凱族,排灣族及少數布農族和泰雅族用石板建造的傳統式住屋。 相傳以前下雨時房屋常會漏水,改成石板搭建後,屋頂的外型有如 百步蛇 的鱗片般,因此雨水會沿著鱗片外緣流下去,才改善漏水問題。

  2. 走入屏東老七佳石板屋部落,總共超過40棟的傳統排灣族石板屋錯落的梯田式排列,藍天、青山、綠水、石屋、炊煙景色呈現眼前,如同山中的天空之城一般!. 由部落族人親手一片片石頭堆疊而成的石板屋,已經橫跨百年以上,經過颱風、地震仍然屹立不搖 ...

    • (5)
  3. 2021年3月5日 · 老七佳石板屋部落 位於 屏東縣春日鄉 境內, 為排灣族原住民過去生活的場域,在兩三百年前就有此部落的相關記載。 時光推進到現代,隨著生活形態的轉變、加上劇烈氣候影響,居民都已經遷移至山腳下的村落,徒留下的石板屋部落,也成了見證過往時光的遺址。 由於平常難以拜訪 老七佳石板屋部落,讓部落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這回終於有機會前進老七佳部落,打開這個充滿故事與傳奇的「最後部落」。 屏東縣春日鄉地勢崎嶇起伏甚大,是台灣原住民排灣族的原鄉,鄉內共有六村,分別是南、北三部落,分別是 力里部落(laleklek),七佳部落(tjuvecekadan)及歸崇部落(kinayiman),其中最為著名的為「七佳部落」,這是一座歷經三次遷村的部落。

    • 排灣族石板屋1
    • 排灣族石板屋2
    • 排灣族石板屋3
    • 排灣族石板屋4
    • 排灣族石板屋5
  4. 排灣族及魯凱族石板屋聚落完整地保存排灣族及魯凱族歷史文化遺跡,吸引人類學、建築學等學者的研究興趣,區內的人文資源—聚落景觀與山上自然地景有機結合,配置明顯、保存良好,生動記錄排灣及魯凱族傳統聚落空間、家屋空間、家屋前庭、採石場、水源

    • 2009
    • 屏東縣
    • 中華民國 (臺灣)
    • 北緯22.29度東經120.43度
  5. 石板屋 是 臺灣原住民 魯凱族, 排灣族 及少數 布農族 和 泰雅族 用石板建造的傳統式住屋。 相傳以前下雨時房屋常會漏水,改成石板搭建後,屋頂的外型有如 百步蛇 的鱗片般,因此雨水會沿著鱗片外緣流下去,才改善漏水問題。 石板屋一般使用 板岩 或 頁岩 作為建材。 「排灣族 及 魯凱族 石板屋聚落」為文化部遴選之 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之一。 [1] 排灣族 [2] 及 魯凱族[3] 石板屋聚落完整地保存排灣族及魯凱族歷史文化遺跡,吸引人類學、建築學等學者的研究興趣,區內的人文資源—聚落景觀與山上自然地景有機結合,配置明顯、保存良好,生動記錄排灣及魯凱族傳統聚落空間、家屋空間、家屋前庭、採石場、水源地及傳統領域,符合世界遺產登錄標準第二項。 形式. 排灣族. 多利用當地的石材所建。

  6. 排灣族石板屋,貴族家屋在前庭空間上特別寬敞舒適,也有植栽與座椅方便聚會與乘涼,多半設有高約一公尺半、設有立石柱的神聖平臺;貴族家屋正門前橫楣有雕刻裝飾,屋內的中柱與床柱則有祖先雕像神柱;住屋內前面設有床臺,後方則有專門放置陶罐之處。 泰武頭目家屋的石板立柱,排灣族布曹爾群的祖靈屋也是重要的建築物,是創建部落的頭目家祖先家屋,後來因老舊而成為專門祭祀祖先的場所。 祖靈屋內有人像雕刻與百步蛇主柱,其上懸掛著各類獸骨與儀式用具。 目前,祖靈屋是族人祭拜祖先、舉行各項儀式的地方。 (二)藝術. 排灣族人的物質工藝文化,除了俗稱「排灣族三寶」的古陶壺、琉璃珠與青銅刀,還有男子的雕刻藝術與女子的織布技藝。 雕刻排灣族貴族男子重視工藝創作,主要表現在木雕與石雕作品上面。

  7. 2018年10月27日 · 東部的排灣族因為石板取材不易而少用石板建屋,自從離開了舊部落,就更少用石材興建屋舍,也有不少族人住進了政府興建的國民住宅。 但隨著部分魯凱人的東遷,為台東太麻里附近的嘉蘭部落帶進了石板的建築技術。

  8.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