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乘法公式數學代數中的公式,其中包括乘法,也有可能有加法、減法、平方或立方。 以下是常見的乘法公式: 分配律: (+) (+) = + + + 和平: (+) = + +

  2. N次方差公式 在數學的學習中,有時候會碰到求兩數的平方差的題目。通過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公式,可以推出相鄰兩數二次方和三次方的計算規律,再將其推演到不相鄰兩個數的N次方,... 開三次方

  3. 二次方程式. ax. 2. bx + c = 0, a 1 0. 遠在公元前1700年,巴比倫時期的泥板就有類似二次方程式公式解的記載,只是沒有用現代的形式。 希臘人重視幾何,認為負數是” 不真實”的,即負數沒有幾何意義,導致其解二次方程式時,分 ax. 2 = bx + c ax. bx = c ( a , b , c > 0) ax. 2. c = bx三種情形來討論。 這想法亦嚴重的影響希臘在代數學上的發展。 印度人遠在西元628年就已認同負數的存在,代數學在印度有系統的發展起來,後經阿拉伯人的整理與潤飾, 傳到西方世界。 「 代數學」 的英文—algebra—便是來自阿拉伯文的al-jabr (al 為冠詞,jabr 為恢復、還原的意思)。

  4. 次方最基本的定義是:設a為某數,n為正整數,a的n次方表示為an,表示n個a連乘所得之結果,如2⁴=2×2×2×2=16。次方的定義還可以擴展到0次方和負數次方等等。在電腦上輸入數學公式時,因為不便於輸入乘方,符號「^」也經常被用來表示次方。

  5. 幂運算 (exponentiation)又稱 指數運算 、 取冪[2],是 數學 運算, 表達式 為 ,讀作「 的 次方」或「 的 次幂」。 其中, 稱為 底數,而 稱為 指數,通常指數寫成 上標,放在底數的 右邊。 在純文字格式等不能用上標的情況,例如在 編程語言 或 電子郵件 中, 通常寫成 b^n 或 b**n;也可視為 超運算,記為 b [3]n;亦可以用 高德納箭號表示法,寫成 b↑n。 當指數為 1 時,通常不寫出來,因為運算出的值和底數的 數值 一樣;指數為 2 時,可以讀作“ 的 平方 ”;指數為 3 時,可以讀作“ 的 立方 ”。

  6. 基本介紹. 中文名:乘方. 外文名:involution;power. 學科:數學. 基本釋義:多個相同因數相乘的運算. 表達:an. 性質:除0以外的任何數的0次方等於1. 定義. 求n個相同 因數 乘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做 冪 (power)。 其中,a叫做 底數 (base number),n叫做 指數 (exponent),當a n 看作a的n次乘方的結果時,也可讀作“a的n次冪”或“a的n次方”。 註:下面的討論中,底數均不為0。 常用公式. 同底數冪法則. 同底數冪相乘除,原來的底數作底數,指數的和或差作指數。 例如: 1) ; 2) ; 3) 推導示例: 設 中,m=2,n=4,那么. = 正整數指數冪法則. ,其中 *(即k為 正整數) 指數為0冪法則.

  7. 次方數,也稱為累乘數、冪次數(英語: Perfect power ),是指一正整數n可以表示為另一正整數的平方、立方或更高次方。 n 為次方數的條件是存在正整數 m > 0及 k > 1使得 m k = n ,此時 n 可以稱為完全k次方數,若 k = 2或 k = 3, n 可以稱為 平方數 或 立方數 。

  8. 一般而言,高次方程a n x n + a n-1 x n-1 + … + a 1 x + a 0 = 0 沒有固定的解法,可先嘗試利用公式或一次因式檢驗法將方程式因式分解,再求方程式的解。

  9. www.math.ntu.edu.tw › ~chern › highschoolmath多項式函數教學

    二次方程式的根包括判別式、公式解、根與係 數關係及簡易分式方程式;複數系包括複數的 引進(不引進複數平面與複數的幾何意涵,如:

  10. 2023年1月17日 · 指數律公式怎麼來?一帶你全理解 aᵐ x aⁿ = aᵐ⁺ⁿ a 的 m 次方就表示有 m 個 a 相乘;a 的 n 次方就表示有 n 個 a 相乘,而兩個相乘後就總共是m+n 個 a 來相乘,也因此 aᵐ x aⁿ 就會等於 aᵐ⁺ⁿ。 小試身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