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24日 · 有些公司與人選簽訂勞動契約時會談年薪的方式例如年薪 14 個月保障年終 2 個月這時這年終獎金的性質就不是勞基法施行細則第 10 條的非工資了它就不屬於雇主恩惠性給予而是屬於工資的一部分也就是前述函釋發生爭議時屬於權利

    • 年終獎金什麼時候發放?一般來說, 年終獎金發放時間通常會跟發薪水一起,往年照理說會跟著 1 月發薪日,但月底發薪或月底發放獎金的公司,不會等在過年期間或過完年才發放,通常會在放假前一天發放完畢 。
    • 公司一定要發年終獎金嗎?有賺錢就要發獎金或紅利,但不一定是年終發。關於這點,《勞動基準法》其實有明文規定。依照《勞基法》第 29 條規定:事業單位於營業年度終了結算,如有盈餘,除繳納稅捐、彌補虧損及提列股息、公積金外,對於全年工作並無過失之勞工,應給與獎金或分配紅利。
    • 年終獎金要扣稅嗎?所得稅法第 14 條指出,個人綜合所得總額的薪資所得包含:薪金、俸給、工資、津貼、歲費、獎金、紅利及各種補助費。
    • 年終獎金還要繳補充保費?有些人領到年終獎金之後,發現薪資單上還扣了一筆「補充保險費」,這又是什麼費用?衛生福利部指出,當員工全年累計的獎金金額超過發放當月投保金額的 4 倍,針對超過投保金額 4 倍的部分,需要扣繳補充保險費!
  2. 2024年1月25日 · 1. 沒賺錢,不發可以嗎? 至少給予一個月年終獎金. 如果是勞動契約中有明文規範保障年薪,就屬於經常性給予(一般為1或2個月),構成工資的一部分;如果沒有,就屬於恩惠性給予,勞工並無請求權。 雖是如此但若未約定企業站在情理法的人情面考量建議不論公司是否有盈餘都應該最少發放1個月月薪以滿足員工過年與發放紅包的需求。 2. 同事愛比較? 給比同業多一些,就能提升員工穩定度. 員工比較的對象,是他們可能換工作的同業,建議雇主以同業為參考值,比同業多發一點就能增加員工穩定度,避免年後離職的問題,還能建立雇主品牌。 不論公司是否虧損,或創業初期未有足夠利潤,都不應該減少員工的年終獎金。

  3. 2023年11月29日 · 從行業別來看,2023 年終最高的依然是金融業,預計平均發放 1.83 個月,其次是半導體(1.38 個月)、第三是營建業(1.23 個月)。 年終最低的則是住宿餐飲(0.59 個月)、醫療服務業(0.97 個月)和民生消費產業(1 個月)。 花梓馨分析,住宿餐飲業雖然年終最低,但業者的調薪意願和發放年終比例有增加趨勢。 「因為住宿餐飲是缺工最嚴重的產業,現在愈來愈願意把利潤跟員工共享。 以年終獎金來看,去年發放比例是 89.1%,今年幾乎是 100%。 延伸閱讀: 發年終獎金前,主管該做的5件事!

  4. 2021年3月17日 · 很多公司入職時,是簽年薪 13 個月或 14 個月,但真實的發放,大多不一定會參照合約的字面上所言,大多會加上一條看公司營運狀況跟綜合考量你的個人績效,乘出一個發放金額,於是呢?

  5. 2019年12月18日 · 一般來說年終獎金池有幾個常用的計算因子: 1. 業績成長: 獲利較去年成長,則獎金池大於去年。 2. KPI達成程度: 按照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關鍵績效指標)達到的程度高低,依級距表計算獎金池大小。 獲利超過預算目標,超幅愈大,獎金池也愈大。 3. 獲利百分比: 以公司計算年終獎金前的實際獲利為基準,從中提撥一個百分比(如 25%)作為獎金池。 假設公司賺 100 元,其中 25% 歸員工,75% 歸股東。 4. 特殊貢獻: 完成特定的專項計畫,給予額外獎金。 5. 保底: 無論虧損多大,設定下限保底。 6. 封頂: 無論獲利多大,設定上限封頂。 法令規定公司賺錢要發年終,發多發少老闆說了算.

  6. 2021年1月27日 · 狀況 1春節前離職我還領得到該月績效獎金和年終嗎?. 績效或年終獎金是否為經常性的給予是法院判斷勞工能否領到錢的關鍵。. 有兩種狀況原則上能拿得到獎金一是你與公司簽訂工作契約的報酬是保障年薪 14 個月」,那麼年終獎金便算是薪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