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飛白,又名飛白書,是中國書法中的一種技法,指在書寫時,毛筆筆頭沒有完全出墨,出現枯筆,使得筆劃中留有拖絲或留白的現象。 因令人以飛動之感,故稱飛白。

  2. 2023年4月17日 · 步驟一:運用飛白筆法,即用干筆濃墨勾畫山石輪廓。 步驟二:淡墨渲染山石結構,濃墨點苔。 步驟三:以籀文用筆,畫出竹枝。 步驟四:參照「永字八法」中「掠」的用筆畫竹葉。 步驟五:落款、鈐印,完成作品。 請你參照上面的步驟,也來嘗試運用飛白畫石,用篆籀筆法勾竹枝,用「八法」寫竹葉,完成一幅《竹石圖》吧! 本文節選自《書法教育》2023年第3期. 《探究〈秀石疏林圖〉中的書法用筆》 《書法教育》2023年第3期.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元代書法家、畫家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書畫雙絕,有「元人冠冕」的美譽。 他的代表作《秀石疏林圖》用筆蒼勁灑脫,用墨清雅含蓄,淡然中自成一股清逸之氣,開啟了元代的文人畫風。

  3. 書法是在白色的紙面上書寫黑色的線條,從「圖底關係」看,白往往被認為是「底」,處於視覺遠處;黑則成「圖」,位於視覺近處。飛白則弱化了圖與底之間的視覺深淺,對於紙面的空間分割較弱,故飛白線條常與蒼茫、質樸、遲澀、遒勁等美感體驗有關。

  4. 飞白,又名 飞白书,是 中国書法 中的一种技法,指在书写时, 毛笔 笔头没有完全出 墨,出现枯笔,使得笔划中留有拖丝或留白的现象。 因令人以飞动之感,故称飞白。 張懷瓘 《書斷》載,“飛白書者,後漢左中郎將 蔡邕 所作也”。 黄伯思 在《东观余论》中解释飞白之名为“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其势飞举为之飞”。 飛白盛行於唐代,唐太宗本人即善飞白,笔力遒劲,尤为一时之绝 [1]。 贞观十八年二月十七日(644年3月30日), 太宗赐宴于玄武门,三品以上的政要全部出席。 太宗操笔作飞白书,群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相競,散骑常侍 刘洎 登御床引手然后得之。 有人稱劉洎當處死。 太宗卻說:“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 ”竟不加罪 [2]。

  5. 飛白是書法中的一種特殊筆法,它的筆畫有的部分呈枯絲平行,轉折處筆畫突出,在書寫中產生力度,使枯筆產生飛白,與濃墨、漲墨產生對比,以加強作品的韻律感和節奏感。

  6. www.wikiwand.com › zh-tw › articles飛白書 - Wikiwand

    飛白,又名飛白書,是中國書法中的一種技法,指在書寫時,毛筆筆頭沒有完全出墨,出現枯筆,使得筆劃中留有拖絲或留白的現象。 因令人以飛動之感,故稱飛白。

  7. 2019年3月17日 · 毛筆書法中的「飛白」筆,是一種特殊筆法,常常在一幅作品中成為「字眼」,特別出彩! 正像有書法同道所言:飛白在行草書法藝術中有特殊作用。 書法線條能形成凝重與輕蹭飛蹤的對比,如墜崖飛沙,加上纏繞勁挺等筆意,形成線條千姿百態的抽象 ...

  8. 一種書法字體。簡稱為「飛白」。筆勢飛舉,筆畫中有空白無墨之處,絲絲露白,有如枯筆寫成的模樣。相傳為東漢蔡邕看見工匠在修飾鴻都門時,用刷粉的帚寫字,而得到啟發。

  9. 飞白 ,又名 飞白书 ,是 中国書法 中的一种技法,指在书写时, 毛笔 笔头没有完全出 墨 ,出现枯笔,使得笔划中留有拖丝或留白的现象。 因令人以飞动之感,故称飞白。 張懷瓘 《書斷》載,“飛白書者,後漢左中郎將 蔡邕 所作也”。 黄伯思 在《 东观余论 》中解释飞白之名为“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其势飞举为之飞”。 飛白盛行於唐代,唐太宗本人即善飞白,笔力遒劲,尤为一时之绝 [1] 。 贞观十八年二月十七日(644年3月30日), 太宗赐宴于玄武门,三品以上的政要全部出席。 太宗操笔作飞白书,群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相競,散骑常侍 刘洎 登御床引手然后得之。 有人稱劉洎當處死。 太宗卻說:“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 ”竟不加罪 [2] 。

  10. 一種書法字體。簡稱為「飛白」。筆勢飛舉,筆畫中有空白無墨之處,絲絲露白,有如枯筆寫成的模樣。相傳為東漢蔡邕看見工匠在修飾鴻都門時,用刷粉的帚寫字,而得到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