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註:種類分布狀況,(普)表示普遍、(特)表示特有種或亞種、(保)表示保育類、(少)表示不普遍、(稀)表示稀有種類、(新)表示新種。

  2. 2015年9月29日 · 有螫類顧名思義是具有一螫針,螫針係由產卵管特化而來,主要可分為三大總科(不包括蟻總科(Formicoidea)),青蜂總科(Chrysidoidea)、蜜蜂總科(Apoidea)、胡蜂總科(Vespoidea),雖然各專家分類見解不同,但科(Family)或亞科(Subfamily)層級的分類,少說也是有60、70個科,多的也有區分成近百個科。 青蜂總科相對是較小的一個總科,估計全世界約有4,000種,分屬於七個不同的科。 較為人熟知的應屬青蜂(cuckoo wasp),體型艷麗,常具有金屬色的藍、青、紅等色澤,就如同寄生在其他鳥巢的杜鵑鳥(cuckoo bird),青蜂也是寄生在其他蜂類的窩裏,故有此稱呼。

  3. 2021年12月1日 · 通常我們說到蜂,志工們最常問的就是:「有蜜蜂嗎? 遇到蜜蜂怎麼辦? 」其實,遇到蜜蜂一點都不可怕,蜜蜂可愛又忙碌,如果沒有主動攻擊,即使一直在旁邊近距離觀察,蜜蜂也不理你,而是忙著採蜜啊! 真正危險的並不是蜜蜂,而是虎頭蜂。 今年11月初,高雄那瑪夏山區才發生虎頭蜂螫咬讓24人送醫的事件,所以住家附近若有虎頭蜂,通常都會讓人聞「蜂」喪膽。 這次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山林中最怕遇到,也是攻擊性最強的黑腹虎頭蜂。 有次我們在果園帶領志工活動,氣氛正歡樂時,突然出現一隻黑腹虎頭蜂。 我們一開始提醒大家避免大力揮舞,不然反而激怒了牠們、發動攻擊。

  4. 虎頭蜂 (Vespa),另稱胡蜂,或黃蜂,以其外形及大顎而得名,是一種具危險性的有毒昆蟲,會攻擊其他接近蜂巢的動物。. 據指出,台灣常見的虎頭蜂以「黑腹胡蜂」毒性為最強 [1],警戒的範圍也最大。. 虎頭蜂屬於 社會性昆蟲 部落,成員包括一隻負責產卵的 ...

  5. 蜜蜂的一個蜂群達4萬–8萬隻,蜂后必須由工蜂餵養;但雄蜂一個蜂群只有30–400隻,蜂后在春季完全可以獨立生活一段時間;種類如壁蜂,像果園壁蜂 (Osmia lignaria)、角壁蜂 (Osmia cornifrons)等都是獨立生活的,每一個雌蜂都可以生育,沒有所謂的工蜂存在 ...

  6. 當我們行走在山野間,有毒蜂在你身邊迅速繞圈,然後在頭部或近身打轉時,顯然牠是一隻具有攻擊性的巡邏蜂,而且蜂巢很可能就在附近。 此時,除了趕緊找機會通知同伴之外,並快些準備離開現場。

  7. 早期台灣農業社會就已有蜂類的紀錄,不少台灣蜂類都有台語(閩南語)名,如三節仔(黃腰虎頭)、黃跤(腳)仔(黃腳虎頭蜂)、雞籠蜂(黑腹虎頭蜂)等,如今蜂類與人的關係更是密不可分,如養蜂業者飼養的西方蜜蜂或東方蜜蜂;本列表列出台灣已紀錄

  8. 2020年1月9日 · 民眾常常把所有的蜂統稱叫做「蜜蜂」,但其實蜂類僅是一種統稱,譬如蜜蜂屬於蜜蜂科(Apidae),虎頭蜂屬於胡蜂亞科(Vespinae),長腳蜂屬於長腳蜂亞科(Polistinae),在這個大類別裡面,蜜蜂、虎頭蜂、長腳蜂等不同分類、不同習性,在生態中的地位

  9. 春夏之際,不論都市還是鄉村,環境中越來越多的蜂類出現在我們身邊與我們共享自然資源,對於不了解蜂類生態的人來說,一看到蜂類多少會有些擔心、害怕,於是就會打給消防局。

  10. www.tsim.org.tw › journal › jour11-4蜂螫傷在台灣

    台灣的蜂有2000 多種,常見的毒蜂有9種,其中最容易攻擊人的為蜜蜂和胡蜂――胡蜂又叫黃蜂、大黃蜂或虎頭蜂。 不同的蜂種,其毒液在生物化學及免疫學的作用上,略有不同。 一般言之,蜂毒中含有(1) 3小分子的化合物,(2) 多胜類的毒素,(3) 酵素類。 螫傷後局部的反應有紅、腫、痛、局部水腫。 全身的反應有休克、氣管痙攣、全身尋麻疹、全身水腫等症狀。 治療局部的反應:(1) 使用止痛葯,(2) 預防感染,(3)小心刮去螫針――蜜蜂的螫針,連同含有毒液的毒囊,留在皮膚上,必須小心的用小刀將其刮除,避免擠進更多的毒液。 治療全身的反應尤須全神貫注,主要的葯物有腎上腺素,抗組織胺和類固醇。 使用時都可以迅速地使用靜脈點滴或靜脈推入,以達急救的目的。 預防被蜂螫傷,應是很重要的。 關鍵詞關鍵詞關鍵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