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期門穴位 依據《針灸學》經絡與穴位記載 期門穴位置 在在胸部當乳頭直下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處為期門穴位所在之處。 期門穴隸屬於十四經穴中的 足厥陰肝經穴,簡稱為肝經。 足厥陰肝經穴絡脈總共計有14個穴位,若 期門穴痛 即發生於此經脈部位。 期門穴亦稱肝募穴。 期門穴英文 名稱:Cycle Gate,十四經穴標準定位編號:LR14. 來源: 針推醫學網. 期門穴痛. 期門穴疼痛 位於足厥陰肝經穴脈絡中,應多留意是否出現胸脅滿痛,黃疸,嘔吐,呃逆,腹脹,脅下積聚等相關疾病症況。 任何 期門穴位痛 疑問,建議向中醫師諮詢病症。 期門穴道按摩.

  2. 期門穴位 (引自《經絡與穴道》) 胸部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凹陷處距前正中線4寸。 《針灸甲乙經》:「在第二肋端, 不容 傍各一寸五分,上直兩乳」; 《針灸集成》:「日月 上,橫直巨關(闕)。 」即臍上6寸(巨闕)旁旁開3.5寸,下距 日月 1.5寸處。 也就是說: 巨闕 旁5分為 幽門;旁2寸為 不容 (正當肋弓下);旁3.5寸為期門,正當乳下二肋間內側端,其下1.5寸(低下一肋)為 日月。 但因乳頭位置常在第五肋上(低于第四肋間), 乳根 穴的位置也相應下移,則期門應定在第七肋間內端; 日月 也下移至八、九肋下緣(九肋端)。 龐安時《傷寒總病論》:「期門穴,直乳下,當腹旁近脅骨是穴,針入一寸。 」則在乳頭直下肋弓下緣處定穴。

  3. 3 天前 · 會宗穴屬於手少陽三焦經,是三焦經郄穴;位於前臂背側,當腕背橫紋上3寸,支溝尺側,尺骨的橈側緣。會宗穴的功效與作用:會宗穴具有清利三焦,安神定志,疏通經絡的功效。會宗穴...

  4. 2017年9月14日 · 【期門穴的位置】在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與巨闕穴齊平) 【相關記載】另說「在乳下四寸,第三筋(肋)端」(《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乳旁開一寸五分,直下一寸五分」(《循經考穴編》):「在乳直下四寸,乳根下微外,日月上,橫直巨闕」(《針灸集成》)。 布有第六肋間神經,第六肋間動、靜脈。 【穴位解剖】有腹直肌,肋間肌;有肋間動、靜脈;布有第六、七肋間神經。 【 穴名解說 】 【期門穴】經穴名。 出《傷寒雜病論》。 屬 足厥陰肝經 。 肝之募穴。 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 別名:肝募穴(肝經募穴)。 【穴位含義】天之中部的水濕之氣由此輸入肝經。 (1)期門:期,期望、約會之意。 門,出入的門戶。 期門名意指天之中部的水濕之氣由此輸入肝經。

  5. 穴點位置: 在第二肋端,不容傍各一寸五分,上直兩乳。 穴點作用: 治療 胸部不適 、 消化不良。 取穴方法: 乳頭下方,約第六肋間隙中,正中線向外4寸。 期門穴穴位. 特別感謝: 陳潮宗、周曉慧、程良雯中醫師熱心協助穴位資料校對.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 期門穴的穴點位置與作用、取穴方法,期門穴作用:治療胸部不適、消化不良。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6. 基本介紹. 中文名:期門穴. 別名 :肝募穴. 主治疾病:胸脅脹滿疼痛、嘔吐、 呃逆 等.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運行規律:由穴外進入穴內後循肝經下行. 基本簡介. 取穴方法:該穴位於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解剖:有 腹直肌, 肋間肌;有肋間動、 靜脈;布有第六、七肋間神經。 主治疾病:胸脅脹滿疼痛,嘔吐, 呃逆,吞酸,腹脹,泄瀉,飢不欲食,胸中熱,喘咳, 奔豚, 瘧疾,傷寒熱入血室。 人體穴位配伍:配 大敦穴 治 疝氣;配 肝俞穴 、 公孫穴 、中脘穴、太沖穴、 內關 穴治肝膽疾患、 膽囊炎 、膽結石及肝氣鬱結之 脅痛 、食少、 乳少 、胃痛、嘔吐、呃逆、食不化、泄瀉等。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附註:肝經募穴。 別名:肝募穴。

  7. 期門穴. 在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定位. 肋骨的下緣與乳頭正下方延伸線的交會處。 取穴. 沿肋間隙向外側橫刺0.5~1寸,不可直向深刺。 電針時深度已皮下至肌膜間為宜,艾柱灸3~7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針刺手法. 疏肝理氣,化瘀消積。 功效. 胸脅脹滿疼痛、嘔吐、呃逆、吞酸、腹脹、泄瀉、饑不欲食、胸中熱、咳喘、奔豚、瘧疾、傷寒熱入血室。 主治. 配 大敦穴 治疝氣. 配 肝俞穴 、 公孫穴 、 中脘穴 、 太沖穴 、 內關穴 治肝膽疾患、膽囊炎、膽結石及肝氣鬱結之脅痛、食少、乳少、胃痛、嘔吐、呃逆、食不化、泄瀉等。 配伍.

  8. 基本簡介. 取穴方法:該 穴位胸部,當 乳頭 直下,第6 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期門穴. 解剖:有 腹直肌,肋間肌;有肋間動、 靜脈;布有第六、七 肋間神經。 主治 疾病:胸脅脹滿疼痛, 嘔吐, 呃逆,吞酸, 腹脹, 泄瀉,飢不欲食,胸中熱, 喘咳, 奔豚, 瘧疾, 傷寒 熱入血室。 人體穴位 配伍:配 大敦穴 治 疝氣;配 肝俞穴 、 公孫穴 、 中脘穴 、 太沖穴 、 內關穴 治肝膽疾患、 膽囊炎 、膽結石及 肝氣鬱結 之 脅痛 、食少、乳少、 胃痛 、嘔吐、呃逆、食不化、泄瀉等。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附註:肝經募穴。 別名:肝募穴。 穴義:天之中部的水濕之氣由此輸入肝經。 名解. (1)期門。 期,期望、約會之意。 門,出入的門戶。

  9. 期門穴具有疏肝理氣,化瘀消積的功效。期門穴的主治疾病如下: 胸脅脹滿疼痛,嘔吐,呃逆,吞酸,腹脹,泄瀉,飢不欲食,胸中熱,咳喘,奔豚,瘧疾,傷寒熱入血室。

  10. 期門穴. 在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定位. 肋骨的下緣與乳頭正下方延伸線的交會處。 取穴. 沿肋間隙向外側橫刺0.5~1寸,不可直向深刺。 電針時深度已皮下至肌膜間為宜,艾柱灸3~7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針刺手法. 疏肝理氣,化瘀消積。 功效. 胸脅脹滿疼痛、嘔吐、呃逆、吞酸、腹脹、泄瀉、饑不欲食、胸中熱、咳喘、奔豚、瘧疾、傷寒熱入血室。 主治. 配 大敦穴 治疝氣. 配 肝俞穴 、 公孫穴 、 中脘穴 、 太沖穴 、 內關穴 治肝膽疾患、膽囊炎、膽結石及肝氣鬱結之脅痛、食少、乳少、胃痛、嘔吐、呃逆、食不化、泄瀉等。 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