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2月14日 · 借代是中考考試大綱和高考考試大綱規定要考的九種修辭手法之一,許多考生對借代並不了了解。 被替代的叫「本體」,替代的叫「借體」,本體在句子中不出現,只用借體來代替。

  2. 字詞:朱門,注音:ㄓㄨ ㄇㄣˊ,釋義:古代王侯貴族的府第大門漆成紅色,以示尊貴,後泛指富貴人家。 唐.李約〈觀祈雨〉詩:「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陽咽管絃。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原詩
    • 注釋
    • 詩文解析
    • 作品評價
    • 讀音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出自杜甫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意思是貴族人家裡飄出酒肉的香味,窮人們卻在街頭因凍餓而死。

    •中文名: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外文名:Poor people can scent out delicious food from villadom, when they die because of starvation.

    •拼音:zhū mén jiǔ ròu xiù

    •出處:《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釋義:生活也難於維持

    •作者: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杜甫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

    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

    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闊。

    蓋棺事則已,此志常覬豁。

    【契闊】:辛勤

    【藿】:《廣雅·釋草》"豆角謂之莢,其葉謂之藿"

    【蚩尤】:上古部落酋長,與黃帝戰,興大霧

    【羽林】:羽林軍,保衛宮禁的近衛軍

    【長纓】:達官貴人

    【神仙】:唐人對歌妓的稱呼

    全詩可分三大段。從開頭到“放歌破愁絕”,緊扣題中的“京”字,“詠”赴奉先縣之前,多年來“許身稷契”、“致君堯舜”的壯“懷”。從“歲暮百草零”到“惆悵難再述”,敘“赴奉先縣”的經歷,“詠”旅途中的感“懷”。

    從“北轅就涇渭”至結尾,寫到家以後的感受,“詠”對國家前途、人民命運的憂“懷”。“竊比稷與契”,“窮年憂黎元”是貫串全篇的主線,也是杜甫的主導思想。孟子讚揚治水的大禹和“教民稼穡”的后稷:“禹思天下有溺者,猶己溺

    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猶己飢之也。”杜甫完全接受了這一崇高思想。“竊比稷與契”,實質上是自比禹、稷。以“契”代“禹”,是為了押韻的原故。“許身”禹、稷,就是以拯救饑溺為己任,使天下大治;而放眼一看,普天下的“黎元”(百姓)正處於饑溺之中,自然要“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了。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這個題目帶有“紀行”性質,而以“詠懷”為主。作者先從“詠懷”入手,抒發了許多稷契、致君澤民的壯志竟然“取笑”於時,無法實現的憤懣和“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的火一樣的激情,其愛祖國、愛人民的胸懷躍然紙上。而正因為“窮年憂黎元”,所以儘管“取笑”於時,而稷契之志仍堅持不懈,這自然就把個人的不幸、人民的苦難和統治者的腐朽、唐王朝的危機聯繫起來了。這種“詠懷”的特定內容決定了“紀行”的特定內容,而“紀行”的內容又擴大、深化了“詠懷”的內容。“紀行”有兩個重點,一是寫唐明皇及其權臣、貴戚、寵妃在華清官的驕奢荒淫生活,二是寫到家後幼子已被餓死的慘象,都具有典型性,而寫法又各有特點。

    華清宮內的情景,宮外的行路人無法看見,因而其敘述、描寫,全藉助於藝術想像和典型概括。這種出於藝術想像和典型概括的大段文字如果處理失當,就難免與“紀行”游離,成為全篇的費疣。作者的高明之處,正在於他既通過藝術想像和典型概括反映了深刻的社會矛盾,又與前段的“詠懷”一脈相承,構成了“紀行”的主要內容。在前段,他已經提到了“當今”的“堯舜君”和“廊廟具”。 而“黎元” 的處境之所以使他“憂”、使他“嘆息”,就和這“堯舜君”、“廊廟具”有關;他拯救“黎元”的稷契之志所以無由實現,也和這“堯舜君”、“廊廟具”有關。所以當他“凌晨過驪山”之時,一面看見“路有凍死骨”,一面望見“羽林相摩戛”、聽見“樂動殷樛嵑”,那“堯舜君”和“廊廟具”在華清宮尋歡作樂的許多傳聞就立刻在“比稷契”的思想火花和“憂黎元”的感情熱流里同自己對於民間疾苦的體驗聯結起來,化為形形色色的畫面,浮現於腦海,傾注於筆端,形成這一段不朽文字。既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又未離開“紀行”的主線。

    寫華清宮的一段,其特點是由所見聯想到所聞所感;寫奉先縣的一段,其特點則是實寫眼前情景。“老妻寄異縣,十日隔風雪。誰能久不顧?庶往共饑渴”,二十字寫得悽愴動人。可悲的是“入門聞號啕,幼子飢已卒”,想和這可憐的孩子一同挨餓受凍,也已經沒有可能。“里巷亦嗚咽”既表現了對鄰人的同情心,又表明他們也有類似的遭遇。“豈知秋禾登,貧窶有倉卒”的“貧簍”既指自己,也包括“嗚咽”的鄰人和普天下的窮人。秋禾豐收,窮人仍不免餓死,其原因已在第二段預作回答。結尾八句,推己及人,由近及遠:“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的作者還不免有餓死孩子的“酸辛”,那么負擔租稅、兵役的老百姓們的處境如何,也就可想而知。在結構上,又與第二段“聚斂貢城闕”、“路有凍死骨”相呼應。廣大人民饑寒交追,有的已經凍死、餓死.而那位“堯舜君”和他的“廊廟具”卻正在華清宮過著花天酒地的腐朽生活,毫不吝惜地揮霍著人民的血汗。詩人深感唐王朝岌岌可危,而又徒喚奈何,於是以“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結束全篇。作者抵奉先之時,安祿山正在范陽發動叛亂,證明了他的政治敏感性。

    這篇傑作是用傳統的五言古體寫成的。五古是漢魏以來盛行的早已成熟的詩體,僅就“詠懷” 之作而言, 杜甫之前已有阮籍的《詠懷》、左思的《詠史》、庾信的《詠懷》、陳子昂的《感遇》、張九齡的《感遇》等著名組詩。

    “轉益多師”的杜甫當然從漢魏以來五言古詩的創作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但把《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和所有前人的五言古詩相比較,就立刻發現在體制的宏偉、章法的奇變、反映現實的深廣和藝術力量的驚心動魄等許多方面,都開闢了新天地。正如楊倫在《杜詩鏡銓》里所說:“五古,前人多以質厚清遠勝,少陵出而沉鬱頓挫,每多大篇,遂為詩道中另闢一門徑。”

    細細揣摩我們不難發現,由於“臭”字有兩種讀音、兩種含義,因而這詩句也就有兩種讀法、兩種注釋。

    第一種:讀作“朱門酒肉臭(chòu),路有凍死骨”。征諸《中國古代文學辭典》(賈傳棠等編,文心出版社1987年11月第一版)注釋為:貴族人家的美味佳肴食用不完,只好讓它腐爛發臭;黎民百姓饑寒交迫,悲慘地死在路邊。

    第二種:讀作“朱門酒肉臭(xiù),路有凍死骨”。這樣讀,首先有《現代漢語詞典》為證;其次在《杜甫詩選譯》(倪其心、吳鷗譯註,巴蜀書社1990年6月第一版)的腳註中,也可找到一段足以作為依據的文字:“臭,一說讀xiù,氣味。‘酒肉臭’是酒肉香味。”按照“臭”字的這種音義,該詩句的注釋就應該是:貴族人家的紅漆大門裡散發出酒肉的香味,路邊就有凍死的骸骨。

    第三種:解釋“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是不是誤傳,需要考證。韻律相符。大意相通,狗與臭的聯繫就是:臭,呼趕狗的發音,大都重複使用,臭 臭 臭!或許是為了讀者便於聯想,臭便會聯想到狗!而詩文中臭是指下人----看門狗,可以這樣理解:富貴人家看大門的下人都能夠嘗到酒肉!凍死在路邊的屍骨無人收殮。

    辨析:按照朱門狗肉臭的角度,(看門的喝酒容易)

    按照字意分析:臭,不香也,富貴人家經常喝酒吃肉,都感覺不香了!與凍死在路邊的屍骨無人收殮,突顯世態炎涼的反差。

  3. 2015年10月19日 · 根據陳望道先生『修辭學發凡』,借代分為八類:以事物的特徵或標幟代替事物;以事物的所在所屬代替事物; 以事物的作者或產地代替事物;以事物的資料或工具代替事;部份和全體相代;特定和普通相代;具體和抽象相代;原因和結果相代。 借代例句:以事物的特徵或標幟代替事物: 東風﹝借代﹞ 春風 、楊柳風﹝借代﹞ 春風 。 活用練習: 1.黃巾 (借代) 2.小嫩皮 (借代) 3.杜康 (借代) 4.舳艫 (借代) 5.丹桂 (借代) 6.朱門 (借代) 7.布衣 (借代) 8.陛下 (借代) 9.千秋 (借代) 10.管絃 (借代) 11.絲竹 (借代) 12.鐘鼓 (借代) 13.陳器 (借代) 14.扶老 (借代) 15.紅顏 (借代) 16.胡越 (借代) 17.方寸 (借代)

  4. 借代,又稱 換名 、 代稱 、 替代 、 提喻, 轉喻 的一種。. 使用時必須考慮兩件事物是否有相關之處,與及借代的事物是否令人容易聯想到本體,盡量不要化簡為繁,並且也要令文意通順。. 代而用與之密切相關的另一種事物的名稱。.

  5. 一種修辭學辭格。在語文中,放棄通常所用的本名或語詞不用,另找其他相關的名稱或語詞來代替的修辭方法,稱為「 借代 」。如漢代曹操的〈短歌行〉中「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以善造酒者「杜康」代「酒」。

  6. 借代修辭 9 9 語 文 常 識 【 穃 代 穑 辭 】 姓 名 : 我 的 表 現 : 什 麼 半 「 穃 代 」 穑 辭? 文 鄓 或 談 話 時,不 用 穦 本 熟 悉 的 詞,而 找 其 他 厴 關 意 匠 的 詞 來 代 醷。 「 穃 代 」 穑 辭 的 例 子 ※ 一 般 句 子 ↓ 一 日 不 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