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送別》是一首由 李叔同 根據 美國 音樂家 約翰·奧德威 的歌曲《夢迴故里》(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的旋律,加之 日本 音樂 教育家 犬童球溪 所翻譯的日本歌詞版本《旅愁》,以中文寫成歌詞的 歌曲。 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送別》是作為在新式學堂中教授的 學堂樂歌,廣為傳唱。 背景. [編輯] 關於《夢迴故里》的確切創作日期,一直以來說法不一。 一說創作於1851年,以表達 南北戰爭 期間對家鄉和母親的思念,以及對戰爭的傷感。 然而,南北戰爭始於1861年,如果歌曲真的是因戰爭而有感而作,那絕對不可能於戰爭前便作成。 因此該年份的理由便變得不可靠。
中文名稱:送別歌. 填詞:李叔同. 譜曲:安東·利奧波德·德沃夏克. 編曲:李叔同. 音樂風格:古典. 歌曲語言:國語. 歌詞內容及譯文,譯文,創作歷史,詞作者介紹,影響,歌曲歌詞,李叔同版,豐子愷手抄本,林海音版,陳哲甫版,陳綺貞版,《城南舊事》版,朴樹版,歌曲 ...
2017年10月26日 · 日本留學時的李叔同《送別》曲調取自約翰·p·奧德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時,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的《送別》,則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
而李叔同作於1915年的《送別》,則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如今《旅愁》在日本傳唱不衰,而《送別》在中國則已成驪歌中的不二經典。沈心工也曾根據《夢見家和母親》寫過一首《昨夜夢》,但最終沒有抵得過李叔同《送別》的光芒。
李叔同 (弘一大師) (西元1880年~西元1942年),生於 天津,少年時 已擅長 吟詩作畫,寫字刻印。. 西元1901年來到上海,在 南洋公學讀書,是教育家 蔡元培先生的學生。. 在 讀書期間,李叔同 仍然 從事各種藝術活動。. 他 文才超群,在「瀘學堂」的 徵文比賽中 ...
《送别》是一首由 李叔同 根據 美國 音樂家 約翰·奧德威 的歌曲《梦见家和母亲》(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的旋律,加之 日本 音樂 教育家 犬童球溪 所翻譯的日本歌詞版本《旅愁》,以中文寫成歌詞的 歌曲。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送别》是作为在新式学堂中教授的 学堂乐歌,广为传唱。 背景. 關於《夢迴故里》的確切創作日期,一直以来说法不一。 一說創作於1851年,以表達 南北戰爭 期間對家鄉和母親的思念,以及對戰爭的傷感。 然而,南北戰爭始於1861年,如果歌曲真的是因戰爭而有感而作,那絕對不可能於戰爭前便作成。 因此该年份的理由便變得不可靠。
《送別》是一首由李叔同根據美國音樂家約翰·奧德威的歌曲《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加之日本音樂教育家犬童球溪所翻譯的日本歌詞版本《旅愁》,以中文寫成歌詞的歌曲。
《送别》是一首由 李叔同 根据 美国 音乐家 约翰·奥德威 的歌曲《梦见家和母亲》(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的旋律,加之 日本 音乐 教育家 犬童球溪 所翻译的日本歌词版本《旅愁》,以中文写成歌词的 歌曲。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送别》是作为在新式学堂中教授的 学堂乐歌,广为传唱。 背景. [编辑] 关于《梦回故里》的确切创作日期,一直以来说法不一。 一说创作于1851年,以表达 南北战争 期间对家乡和母亲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的伤感。 然而,南北战争始于1861年,如果歌曲真的是因战争而有感而作,那绝对不可能于战争前便作成。 因此该年份的理由便变得不可靠。
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42年逝世,在 美國 以及版權期限是 作者終身加80年 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 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 公有領域。. 分类: . 中 ...
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42年逝世,在 美國 以及版權期限是 作者終身加80年 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區,屬於 公有領域。. 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區,屬於 公有領域。. 此頁面最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