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枕頭山之役 相關

    廣告
  2. 眾多款式任君挑選,透氣涼枕、抗菌防瞞枕等應有盡有,滿足您各種需求! 款式多樣任選,蓆面涼枕、獨立筒枕、防瞞抗菌、乳膠枕冬夏都好睡!

    • 各式寢具

      床墊、枕頭類商品

      床包、被套、保潔類商品

    • 接受大量下訂

      專業製造批發床墊

      歡迎公司行號、機關團體訂購

搜尋結果

  1. 枕頭山戰役是1907年泰雅族於枕頭山今桃園市復興區三民里境內發動的武裝抗日起義 [1]。 經過 [ 編輯 ] 1907年5月5日,殖民當局軍警執行「擴張 插天山 方面之 隘勇 線」計劃,自 深坑廳 李茂岸(今 烏來 福山部落)、 桃園廳 阿姆坪 分別發兵,向插天山前進。

  2. 枕頭山戰役 是1907年 泰雅族 於枕頭山(今桃園市復興區 三民里 境內)發動的武裝抗日起義 [1] 。 經過. 1907年5月5日,殖民當局軍警執行「擴張 插天山 方面之 隘勇 線」計劃,自 深坑廳 李茂岸(今 烏來 福山部落)、 桃園廳 阿姆坪 分別發兵,向插天山前進。 [2] 軍警經枕頭山時,遭泰雅族 大嵙崁 前山社 及 大豹社 激烈抵抗,因而被困於該山之下。 雙方隨後展開 壕溝戰 。 但是,軍警使用槍砲或 手榴彈 均無法有效壓制對方。 [3] 激戰40多天後,軍警終於控制枕頭山地區,但其死亡者已達200餘人。 後來,當局又自 臺中 、南投地區增援軍警千人,耗時3個月抵達插天山,並在稍後完成隘勇線佈設;整個行動總共動員軍警隘勇等2000餘人。 [3] 事後.

  3. 枕头山战役 是1907年 泰雅族 于枕头山(今桃园市复兴区 三民里 境内)发动的武装抗日起义 [1] 。 经过 [ 编辑] 1907年5月5日,殖民当局军警执行“扩张 插天山 方面之 隘勇 线”计划,自 深坑厅 李茂岸(今 乌来 福山部落)、 桃园厅 阿姆坪 分别发兵,向插天山前进。 [2] 军警经枕头山时,遭泰雅族 大嵙崁 前山社 及 大豹社 激烈抵抗,因而被困于该山之下。 双方随后展开 壕沟战 。 但是,军警使用枪炮或 手榴弹 均无法有效压制对方。 [3] 激战40多天后,军警终于控制枕头山地区,但其死亡者已达200余人。 后来,当局又自 台中 、南投地区增援军警千人,耗时3个月抵达插天山,并在稍后完成隘勇线布设;整个行动总共动员军警隘勇等2000余人。 [3] 事后 [ 编辑]

  4. 其他人也問了

  5. 枕頭山之役,角板山社的劫難.明治三十九年 (1906)強硬派的左久間總督為了徵用復興山區的木材樟腦等珍貴資源派遣1200名武裝軍警進入枕頭山討番大舉發動征伐.其中戰事最慘烈的就是角板山社旁的枕頭山. 理蕃誌稿中得知1907年日軍警為擴張插天山方面之隘勇線」,分由 深坑廳 的李茂岸 (福山)、桃園廳的 阿姆坪 各派兵東西合進,向插天山方面前進。

  6. 基本介紹. 名稱 :枕頭山事件. 地點 :台灣桃園復興鄉. 時間 :1907年5月5日. 參戰方 :泰雅族 日軍 清軍. 結果 :日軍占領枕頭山. 參戰方兵力 :日軍2000人左右. 主要指揮官 :尤乾鐵木. 簡介. 枕頭山位於桃園復興鄉之三民村以前被泰雅族原住民稱之為蓪草山」 (babobarahoi,babo即山頂,barahoi是 蓪草 之意),此源於過去他們曾於此山廣植蓪草之故。 後因山林開發,迫使原住民避居深山,蓪草田遂荒蕪殆盡。 後改名為此,相傳系因日據時,抗日民族英雄─泰雅勇士尤乾鐵木等人將日軍頭顱砍斷,帶回家睡覺時,當作枕頭,為 頌揚 此事跡,故取名之。 另外也有說法指因其整座山勢,除山頭及連稜較平緩外,四面都是陡降的地形,遠望正彷似枕頭般高突於半空之間,故名。

  7.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從角板山公園眺望枕頭山. 枕頭山位於桃園復興鄉的三民村俯臨大漢溪可控扼附近各台地上的聚落為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一百年前泰雅族人曾與清兵日軍先後在枕頭山 爆發慘烈的戰役以爭奪這座攸關部落生存的山頭。 讀到這樣的史料,知道有這麼一座山,就想親自來爬一趟。 枕頭山位在北橫公路偏遠的山區, 不算是大眾化的郊山,而又曾是戰爭血腥之地,計劃一個人來爬這座山,心裡難免有點顧慮。 後來查詢山友的登山記錄,發現枕頭山的步道已被地方政府整修過,命名為「枕頭山砲台步道」,路況良好,路徑明朗,這才放心地踏上這趟行程。 從大溪走北橫公路(台七線)往復興鄉, 在公路里程12.3K和14.5K處 ( 註1 ) , 都有產業道路可通往枕頭山登山口。

  8. 桃園復興山的枕頭山是昔日的古戰場峰頂連稜平緩而四面均為陡降地形遠望有如枕頭地勢險要其制高點是兵家必爭之地先後曾發生二次戰役一為與清兵抗戰的大嵙崁之役」,二為抗日的枕頭山之役」,昔日山頂設有砲台陣地故步道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