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洞穴寓言 也稱 洞喻,是 古希臘 哲學家 柏拉圖 在其著作《理想國》(514a–520a)中提出的一個 寓言故事,用來比較「教育 (παιδεία)和缺乏教育對我們 本性 (英語:physis) 的影響」。. 洞喻來源於柏拉圖的哥哥 格勞孔 (英語:Glaucon) 與其老師 蘇格拉底 ...

  2. 2019年7月28日 · 柏拉圖《理想國》的第七冊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洞穴寓言:一群從小生活在洞穴的囚徒,他們的手腳被鎖鏈束縛住不能轉頭,他們眼前牆壁所看見的一切,都是洞穴外通過火炬和陽光投射的影子。. 他們展開了一場辯論,試圖理解眼前所看到的這個世界。. 洞穴 ...

  3. 洞穴寓言 也称 洞喻,是 古希腊 哲学家 柏拉图 在其著作《理想国》(514a–520a)中提出的一个 寓言故事,用来比较“ 教育 (παιδεία)和缺乏教育对我们 本性 (英语:physis) 的影响”。. 洞喻来源于柏拉图的哥哥 格劳孔 (英语:Glaucon) 与其老师 ...

  4. 2024年4月26日 ·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著作《理想國》記錄了蘇格拉底與友人間的對話,書中蘇格拉底給他的追隨者Glaukon,講述的一則寓言「洞穴寓言」。 人生下來就被綁在洞穴裡,手、腳、身體,甚至脖子都綁著,眼前是洞壁,背後是一個過台,台子後面是火光。

  5. 柏拉圖Plato在《理想國》the Republic第七章裡,試圖用洞穴寓言(The Allegory of the Cave)。本篇洞穴插圖由陳世倫親自編繪。柏拉圖希望藝術家從洞穴文化舒適圈 Comfort zone到陽光大地的挑戰圈 Challenge zone追求到的美學的知識與真理。。洞穴寓言就是影射蘇格...

  6. 洞穴寓言是柏拉圖(Plato)為了說明其認識論的學理,在所著的〔共和國〕一書裡第七卷詳述好智者求真知的歷程。 柏拉圖認為由低層次感官認知提升到高層次理智認知,是知識論上必經的歷程。

  7. 這是在柏拉圖最負盛名的著作《理想國》中的一個小故事。蘇格拉底給他的追隨者——格勞孔,講述的一則寓言,用來解釋“成為一個哲學家是什麼樣的體驗?” 大多數人,包括我們自己,生活在一個相對無知的世界裡。

  8. 2023年7月12日 ·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說了一則「洞穴寓言」,形容人從黑暗洞穴到發現真實世界的過程。 它不只是一個哲學理論,而是讓每個對於自己或既有世界產生疑問、渴望接近真實的人,更了解這個過程中會經歷的階段。

  9. 在《理想國》的第一卷、第二卷和第七卷裡,柏拉圖舉出了幾個隱喻來解釋他的形上學觀點:太陽的隱喻、以及知名的洞穴囚犯寓言、以及更直接的「線寓」。

  10. 柏拉图《理想国》第七卷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学界称之为“洞穴隐喻”,讲的就是现象与事实的关系,读来意味深长。在这个故事中,柏拉图描述了一个洞穴式的山洞,只有一条长长的通道连接着外面的世界,才有很弱的光线照进洞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