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949年2月18日,共產黨政府劃桐城東南鄉以及廬江、無為兩縣的少量地區設制桐廬縣,後又更名爲樅陽縣。 2015年,樅陽縣又從安慶市被劃歸到 銅陵市 。

  2. 桐城三祖为桐城派早期三位重要作家,分别为方苞、刘大櫆姚鼐。他们为桐城派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基本介紹. 中文名: 桐城三祖. 國籍:清代. 出生地:安徽桐城. 主要成就:創建並發展了 桐城派. 代表作品: 方苞 《獄中雜記》, 劉大櫆 《論文偶記》, 姚鼐 《登泰山記》 主要人物:方苞,劉大櫆,姚鼐. 方苞. “ 桐城派 ”散文理論的建立,是從 方苞 開始的。 人物生平. 方苞 (1668-1749) 清代散文家。 字鳳九,一字靈皋,號望溪。 安徽桐城人。 康熙四十五年 (1706)進士。 五十年,被牽連進戴名世《南山集》案入獄。 赦出後隸 漢軍 旗籍,入直 南書房。 累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曾寫《獄中雜記》,揭露當時司法制度的黑暗與殘酷,具有現實意義。 風格及主要成就. 方苞 治學宗旨,以儒家經典為基礎,尊奉 程朱理學,日常生活,都遵循古禮。

  4. 桐城派一般以康熙年间的方苞为初,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个阶段:初期桐城派以活动于康熙至嘉庆年间的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主要代表。 中期主要活动于晚清时期,主要代表有梅曾亮、方东树、曾国藩、黎庶昌、吴汝纶等人。

  5. 康熙七年(1668年)四月十二日,方苞生於江南六合留稼村。. 五歲課章句,稍長治經書、古文 [1],「凡《易》之體象,《春秋》之義例,《詩》之諷喻,《尚書》、《周官》、《禮記》之訓詁,先儒所已云者,皆粗能記憶。. 」 [2],早年不喜宋儒之說 [3]。. 康熙 ...

  6. 本文以桐城三祖方苞、劉大櫆、姚鼐為討論中心。首先探討《春秋》所建構出來的古文寫作理論,與桐城派的古文寫作理論之關聯。比較之下,發覺桐城派的「義法說」是以儒家經典為效法對象,建構出修養品德、學習儒家經典的重要內容,才能真正培養出寫作的能力。

  7. 桐城派是我國清代文壇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稱“桐城古文派”,世通稱“桐城派”。. 它以其文統的源遠流長,文論的博大精深,著述的豐厚清正,風靡全國,享譽海外,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占有顯赫地位,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一座豐碑。. 正式打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