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楊英風 (1926年1月17日—1997年10月21日), 字 呦呦,是 臺灣 宜蘭 出生的 雕塑家, [1]:11 一生創作2554件以上作品,以其創作 晚期現代主義 抽象組合造型、不銹鋼材質和中國式的藝術思維著稱。 青少年時期跟隨父母在 北平 經商,所以小學畢業後,楊英風也曾經到過 北平 讀書。 1940年,開始對藝術充滿熱情,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到處寫生,師事 郭柏川 、淺井武和差川典美。 [2]:393 二戰 後的1946年,輾轉又從日本回到北平,先就讀北平 輔仁大學 美術系,隔年回到臺灣與李定結婚並在 蘭陽女中 教授美術,後來到 國立臺灣大學 植物系擔任繪圖員。
交大光復校區內散佈14件由知名藝術家楊英風所創作的景觀雕塑,當中還有三件大型雕塑,分別是緣慧潤生、正氣、明月、海鷗、翔龍獻瑞、水袖、茁生、風調雨順、龍賦、鳳凌霄漢、南山晨曦、龍嘯太虛、夢之塔。而第十四件鳳凰來儀同為楊英風先生的作品,放
2024年5月24日 · 匯集200餘件楊英風的代表作品與文獻檔案,於策展人蕭瓊瑞教授的規劃下,自楊英風與史博館的緣分出發,以「史博情緣」、「少年英風」、「豐年農村」、「歐洲印象」、「景觀雕塑」及「雷射藝術」等主題,展現其豐富的藝術軌跡與創作成就。
2024年7月26日 · 1950年代楊英風就創作了許多以牛為主題的雕塑作品,如描繪酣睡小牛的《稚子之夢》(1954),又如正在史博館展出的《無意》(1952),以敦實的水牛與背上輕盈的小鳥蘊藏自然間和諧相依的氛圍,這些都是寫實風格之下的代表作。 楊英風,《賣勁》,1963,銅雕,68×41.5×92cm。 (亞洲藝術中心提供) 此次「山魂」中展出的《賣勁》創作於1963年,則代表著楊英風雕塑語彚上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 同樣描繪牛這種動物,《賣勁》捨棄了過去寫實雕塑中牛的壯碩體型,轉而以幾乎凝練簡化為線條的「神似」,來表現藝術家對牛之倔強個性與力量的把握,同時也保留了雕塑家創作之手留下的痕跡,彷彿在牛、藝術家與觀者之間打通了更為直接的領悟通道。
楊英風一生創作二千五百餘件,包括漫畫、版畫、雕塑、雷射藝術、景觀雕塑與建築規劃等各類作品,獲殊榮無數,是台灣戰後最具代表性與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並出版三十冊藝術作品及史料全集。 楊英風對大自然的喜愛,源自幼時生長於鍾靈毓秀的宜蘭,日日
楊英風非常重視他的佛像雕刻,他所提倡的景觀雕塑融合佛家思想,讓內外、天人、形上形下融合為一體的智慧。楊英風的景觀藝術,景是外景,觀為內觀,景觀是人類情感和思想所及的生活空間,而他所追求的景觀藝術,是藝術家與環境合而為一後,創造出
楊英風作品形式多樣、風格迥異,但皆具體而微地反映了台灣近代美術的歷程。 本館研究臺灣美術之發展,特選取具楊氏「階段性的時代」風格作品九十餘件,期望呈現其一生創作以「現代科技」結合「民族精神」之風貌。
2024年5月16日 · 本展匯集200餘件楊英風先生的代表作品與文獻檔案,於策展人蕭瓊瑞教授的規劃下,自楊英風與史博館的緣分出發,以「史博情緣」、「少年英風」、「豐年農村」、「歐洲印象」、「景觀雕塑」及「雷射藝術」等主題,展現其豐富的藝術軌跡與創作成就。
2024年7月13日 · 楊英風一生創作二千五百餘件,包括漫畫、版畫、雕塑、雷射藝術、景觀雕塑與建築規劃等各類作品,獲殊榮無數,是台灣戰後最具代表性與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 他對大自然的喜愛,源自幼時生長於鍾靈毓秀的宜蘭,日日與山水為伍,使他在泥塑及剪紙中蒙發了熱愛藝術之芽。 在東京美術學校建築系的求學歷程,以及義大利旅居三年的經驗,使楊英風體認到東、西文化及美學的差異,捨西方科技及物質的過度使用與發展,而漸漸地領悟中國哲思追求人類 ( 微觀 ) 與自然環境 ( 宏觀 ) 交融、和諧共生的「天人合一」之哲理。 ON-SITE. ARTWORKS. 如意. 賣勁. 運行不息. 水袖. 有容乃大. 山水 ( 一 ) 造山運動. 太魯閣峽谷. 龍穴. 南山晨曦. 夢之塔. 太極 ( 一 )
楊英風一生獻身藝術超過六十載,創作面向廣泛,作品涵蓋了版畫、速寫、水墨、油畫、攝影、漫畫、雷射、美術設計、獎座設計、雕塑、景觀規劃…等等,從平面到立體,超過三千件,是台灣前衛藝術的倡導者,公共藝術的先驅,對後世影響深遠。 楊英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