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本名楊貴(臺灣話:Iûⁿ Kûi,1906年10月18日—1985年3月12日),籍貫臺灣臺南,是作家與社會運動者。 高中肄業後,楊逵於1924年前往 日本 求學,在日期間曾參加左翼組織發起的 社會運動 ,例如 工人運動 、 學生運動 。

  2. ,本名楊貴(臺灣話:Iûⁿ Kûi,1906年10月18日—1985年3月12日),籍貫臺灣臺南,是作家與社會運動者。 高中肄業後,楊逵於1924年前往 日本 求學,在日期間曾參加左翼組織發起的 社會運動 ,例如 工人運動 、 學生運動 。

  3. 楊逵簡介. 黃惠禎 撰. 楊(1906.10.18~1985.3.12)本名楊貴,台南新化人。. 在台灣文學史上以普羅文學家而知名,也是以文學創作實踐社會運動理念的最佳典範。. 1924年間負笈東京求學,1927年自日本大學專門部文學藝術科輟學返台,旋即加入台灣農民組合與台灣 ...

  4. 楊逵生前多次接受訪問,對於這個問題,都表達了大致相同的觀點。楊逵在日本統治者發動「七七事變」之後,毅然墾殖首陽農場,並在〈首陽園雜記〉中,引東方朔〈嗟伯夷〉之詩句「窮隱處兮,窟穴自藏。

  5. soyang.tw › ~yk1906 › index關於楊逵

    楊逵,原名楊貴,1906年10月18日生於台南州大目降街(今台南市新化區) ,於1985年3月12日逝世。 活過日本殖民、國府戒嚴的八十年歲月,懷抱「人道的社會主義」,以階級批判精神,書寫文學、參與社會運動,追求自由民主、無歧視、無壓迫的理想世界,是 ...

  6. 2018年10月12日 · 楊逵本名楊貴是台灣文學史上重要的普羅文學家。 (Source: 楊逵文物數位博物館 ) 自幼家中就為他安排了童養媳,但楊逵並不想接受如此的安排,尤其是童養媳的家庭有意資助他學醫,為了避免失去婚姻和金錢上的自由,楊逵堅決不接受這門婚事,並放下眼前的學業,出走到日本東京求學深造。 因為僅中學肄業,無法直接進入大學的楊逵,選擇一邊工作,同時準備入學考試。 在通過考試後,因應經濟狀況,他只好選擇就讀日本大學文學藝術科夜間部。 將白天的時間用在工作,晚上讀書;為了生計,他還做過各式各樣的工作,包括泥水工、土木工、水泥工、送報伕、玩具工廠員工、郵差等。 據說在新日本國會大廈的工地時,纖瘦的楊逵正在三層樓高的鷹架進行作業,一陣突如其來的強風吹來,眼見木板上下晃動,險象環生。

  7. 楊逵1906-1985)作為跨語言世代,同時因其左翼理念,成為視野跨越國界的社會主義文學家。 二戰後,面對中國政權暨中文世界到來,楊逵辦報、擔任編輯、進行出版工作。 一年多後,他策畫主編的中日文對照版「中國文藝叢書」由台北東華書局陸續出版,包含由他親自翻譯為日文的中文經典著作,第一本即是魯迅寫於1921年的《阿Q正傳》。 譯本於1947年1月中旬出版。 透過翻譯《阿Q正傳》,楊逵將「白話中文」與「台人日語」對照,向台灣人推廣對中文的認識,並藉左翼文學拉高台人對封建、保守主義的警覺。 此外,因時政急速變化,屆出版之際,楊逵有一個積極目的,就是對已經抵達台灣進行剝削統治一年多的陳儀政府/國民黨政權提出異議。 黃大旺朗讀的章節為《阿Q正傳》楊逵日譯版第四章〈戀愛的悲劇〉與第九章〈大團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