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 清末四大奇案,為四個著名案件,以楊乃武與小白菜案(1873年-1877年)、張汶祥刺馬案(1870年)、名伶楊月樓案(1873年)、太原奇案(1840年)(也有說法將太原奇案改為通州奇案或者另外的淮安奇案)最為轟動,案情曲折離奇,歷久不衰,近世皆有劇本電影演出,合稱為「清末四大奇案」。
www.wikiwand.com/zh-tw/清末四大奇案
清末四大奇案,為四個著名案件,以楊乃武與小白菜案(1873年-1877年)、張汶祥刺馬案(1870年)、名伶楊月樓案(1873年)、太原奇案(1840年)(也有说法將太原奇案改為通州奇案或者另外的淮安奇案 [1] )最為轟動,案情曲折離奇,歷久不衰,近世皆
2023年5月22日 · 「刺馬案」——轟動晚清的第一大案. 1870年8月22日,江寧(南京)府校場上,兩江總督馬新貽騎坐在高頭大馬上洋洋自得的檢閱自己兩年來訓練的新軍。 雖然這裡因昨日的暴雨,地上滿是積水,但並不妨礙馬新貽愉悅的心情,在他治下的兩江地區已走出太平天國戰爭陰霾,總體形勢欣欣向榮。 他相信遠在京師的慈禧已看到這一切,閱兵完畢,馬新貽興致不錯,跳下戰馬在隨從的陪同下,從側門步行回府,道路兩旁是列隊的士兵和圍觀的百姓。 所謂「禍福在旦夕之間」,突然從人群中閃出一刺客手持利刃直撲馬新貽,馬新貽躲閃不及,右脅中刀,當即倒在血泊之中。 整個行刺過程發生太快,士兵們根本反應不過來,不過刺客也沒有逃跑,於是眾人一擁而上,死死將其摁倒在地,將其擒獲, 而刺客不僅沒有掙扎,反倒自言自語:「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等等。
清末四大奇案,為四個著名案件,以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 (1873年-1877年)、 張汶祥刺馬案 (1870年)、 名伶楊月樓案 (1873年)、 太原奇案 (1840年)(也有說法將 太原奇案 改為 通州奇案 或者另外的 淮安奇案 [1])最為轟動,案情曲折離奇,歷久不衰,近世皆 ...
- 案件始末
- 傳奇
- 外部連結
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1870年8月22日)早上10:30左右,兩江總督馬新貽自金陵校閱場觀清軍射箭訓練,閱兵後,返回總督轅門,半途有人攔路喊冤,刺客張汶祥(本名張文祥,被清朝刑部改為「張汶祥」,因清廷習慣將重犯名字加上艸字旁或水字旁,以喻為草莽大盜、汪洋大盜,如孫文被清廷改為孫汶)趁隙以匕首刺傷馬新貽,馬新貽延至翌日不治身亡。張汶祥刺殺成功之後束手就擒,在獄中透露,下手行刺的主因是馬新貽「不仁不義」,但實情則矢口不說,指名曾國藩和刑部尚書鄭敦謹來審理,才願供出實情。 案發前,江蘇巡撫丁日昌子丁慧衡於秦淮河畔為了爭奪妓女,與馬新貽幕府之官爭風喫醋起衝突,後來馬新貽下令逮捕丁慧衡。丁日昌出於湘軍系統,有指是他為了報復馬新貽拘捕其子而策劃暗殺。也有一說為馬新貽本身並非湘軍系統,慈禧太后任他為兩江...
根據民間的傳奇,馬新貽在討伐太平軍時身陷圍陣中,為了詐和,與太平軍首領張汶祥義結金蘭,立誓以大清政府官員的身份,為太平軍做臥底,歷劫歸來後,馬新貽反而以行走太平軍營之便,誘剿太平軍,終至張汶祥這支軍團迅速覆亡,張汶祥認為馬新貽背信忘義,便起刺殺馬新貽之舉。 另一說是太平天國滅亡後,江南為曾國藩的湘軍系統把持,而國家經連年戰亂,府庫耗竭。慈禧太后派任馬新貽接兩江總督,而不派功大的曾國藩,一方面是就是忌憚湘軍,恐湘軍坐大。另一個原因是,攻克金陵後,湘軍軍紀甚差,非但對民眾燒殺擄掠,太平天國庫藏的大量銀兩都沒有上繳朝廷。湘軍方面的說法,是已經都被太平軍燒毀,付之一炬。慈禧太后懷疑都入了曾國藩等將領的口袋,十分不滿,卻又不敢與湘軍為此決裂。因此慈禧太后才派任馬新貽,暗查此事。湘軍人怕私吞戰利品一事被...
眾說紛紜的「刺馬案」之五種前因後果詳解(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22年4月3日 · 清同治七年五月二十六日,閩浙總督馬新貽被慈禧太后召進紫禁城養心殿,其子馬毓楨等候在殿外,似乎在商談什麼隱秘之事,當看到父親走出殿外時,不由得大吃一驚,只見父親臉色蒼白汗如雨下失魂落魄,與進宮前的意氣風發完全判若兩人,究竟 ...
刺馬是指清末張汶祥刺殺兩江總督馬新貽的故事,後被人傳誦,成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 同名電影《刺馬》由香港著名演員狄龍、陳觀泰、姜大衛出演。 1992的同名電視劇《刺馬...
2023年5月23日 · 《刺馬案》被稱為“晚清四大奇案”之首。 不但案情曲折離奇,它更是清朝末年,中央和地方相互博弈、相互制衡的一個經典縮影。 而其中各派系勢力的明爭暗鬥,也在引導著案情的審理過程... ...more. ...more. Comments 6. Description. 古代奇案 ∣ 刺馬案 (上):功高蓋主,慈禧心驚;帝王權術,總督博命 ∣ #慈禧太后 #明清奇案 #奇案故事 #古代案件...
- 18 分鐘
- 6.3K
- 扁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