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 王維(692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祖籍山西祁縣,其父遷居於蒲州(今山西永濟市),遂為河東人。 盛唐山水田園派詩人、畫家,有「詩佛」的稱號。 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www.wikiwand.com/zh-tw/articles/王维
其他人也問了
王維是什麼樣的人?
王維的作品有哪些?
王維是河東人嗎?
王維的詩有何特色?
王維 (692年—761年 [註 1][1]), 字 摩詰, 號 摩詰居士, 祖籍 山西 祁縣,其父遷居於 蒲州 (今山西 永濟市),遂為 河東 人。. 盛唐 山水田園派詩人、畫家,有「詩佛」的稱號。. 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與 孟浩然 合稱「王 ...
生平. 王維 (701-761),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世稱“王右丞”,唐朝著名 詩 人、畫家。 因篤信佛教,又被稱為“詩佛”。 公元701年,生於蒲州 (今運城永濟市)。 開元九年 (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因伶人舞黃獅子受累,貶為濟州司倉參軍。 開元二十三年, 張九齡 執政,擢為右拾遺,次年遷監察御史,後奉命出塞,為涼州河西節度幕判官。 此後半官半隱居。 安史之亂被捕後被迫出任偽職,戰亂平息後下獄。 因被俘時曾作《凝碧池》抒發亡國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 王縉 平反有功請求削籍為兄贖罪,得寬宥,降為太子中允,後兼遷中書舍人,終尚書右丞。 他才華早顯,既是詩匠,又精禪理。 生在一個虔誠佛教的家庭里,據其《請施莊為寺表》云:“臣亡母故博陵縣君崔氏,師事大照禪師三十餘歲。
- 概觀
- 基本介紹
- 簡介
- 人物生平
- 個人作品
- 主要成就
王維(701-761)一般指本詞條
字摩詰。唐代傑出詩人 ,畫家。“田園派”代表詩人、“文人畫”南宗之祖,因官至尚書右丞,所以人稱王右丞。蘇東坡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開元進士科第一(即狀元)。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詩400首。
王維在後世聞名於詩,但他還精於繪畫。他能將詩歌與繪畫相互溝通,被蘇軾譽之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能作人物、佛像、尤長於山水、青綠、水、墨兼擅,更以水墨山水為人稱許。所作破墨山水,筆跡勁爽,“雲峰石色,絕跡天機,非繪者之所及也”。對後世影響頗大。明末董其昌在其創立的南北宗論中,將王維列為南宋繪畫之祖。王維的繪畫作品在北宋還有較多存世,僅《宣和畫譜》著錄的作品就達126幅 ,但今已無作品傳世。
王維(701-761),字摩詰,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官至尚書右丞,原籍祁(今山西 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 永濟),崇信佛教,晚年居於藍田輞川別墅,漢族。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東坡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詩400首。
王維善畫人物、叢竹、山水。唐人記載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類似李氏父子,另一類則以破墨法畫成,其名作《輞川圖》即為後者。可惜至今已無真跡傳世。傳為他的《雪溪圖》及《濟南伏生像》都非真跡。
王維在唐詩的範疇顯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
開元進士科第一(即狀元)。任過大樂丞、右拾遺等官,安祿山叛亂時,曾被迫出任偽職,後兩京收復,降職為太子中允,復累遷至給事中,終尚書右丞。王維青少年時期即富於文學才華。開元九年(721) 中進士第,為大樂丞。因故謫濟州司倉參軍。後歸至長安。開元二十二年張九齡為中書令。王維被擢為右拾遺。其時作有《獻始興公》詩,稱頌張九齡反對植黨營私和濫施爵賞的政治主張,體現了他當時要求有所作為的心情。二十四年 (736)張九齡罷相。次年貶荊州長史。李林甫任中書令,這是玄宗時期政治由較為清明而日趨黑暗的轉折點。王維對張九齡被貶,感到非常沮喪,但他並未就此退出官場。開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後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選,天寶中,王維的官職逐漸升遷。安史亂前,官至給事中,他一方面對當時的官場感到厭倦和擔心,但另一方面卻又戀棧懷祿,不能決然離去。於是隨俗浮沉,長期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他原信奉佛教,此時隨著思想日趨消極,其佛教信仰也日益發展。他青年時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後一度家於終南山,後又得宋之問藍田輞川別墅,遂與好友裴迪優遊其中,賦詩相酬為樂。天寶十五載(756)安史亂軍陷長安,玄宗入蜀,王維為叛軍所獲。服藥佯為疾,仍被送洛陽,署以偽官。兩京收復後,受偽職者分等定罪,他因所作懷念唐室的《凝碧池》詩為肅宗嘉許,且其弟王縉官位已高,請削官為兄贖罪,故僅降職為太子中允,後復累遷至給事中,終尚書右丞。開元九年 (721)進士, 因通音律授大樂丞。不久因故謫濟州司倉參軍。開元二十二年,被張九齡擢為右拾遺 。2年後九齡罷相 ,他倍感沮喪 ,有歸隱心。二十五年,奉使赴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後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選。安史亂前,官至給事中。40多歲時 ,先後隱居終南山和輞川,亦官亦隱。思想日趨消極,佛教信仰日益發展。安史亂中被俘,被迫做偽官。亂平,降為太子中允。後復累遷至給事中,以尚書右丞終,世稱王右丞。
詩風
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對自然美的感受獨特而細緻入微,筆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韻,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長,色彩鮮明優美,極有畫意。他寫景動靜結合,善於細緻地表現自然界的光色和音響變化。他的寫景詩,常用五律 、五絕,篇幅短小,語言精美,音節舒緩,宜於表現山水幽靜和詩人恬適的心情。王維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 。他繼承和發揚了謝靈運開創的山水詩而獨樹一幟,使山水田園詩的成就達到了一個高峰,在中國詩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王維其他方面也有佳作。有反映軍旅和邊塞生活的題材,有對俠義精神的讚頌,有的揭露時弊,諷刺權貴。一些贈別親友和寫日常生活的小詩,如《送元二使安西》、《相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送沈子福歸江東》等,古今傳誦;其中前二首當時即播為樂曲,廣為傳唱。這些小詩都是五絕或七絕,情真語摯,有淳樸深厚之美,可與李白、王昌齡的絕句相媲美,代表了盛唐絕句的最高成就。他的應制詩、唱和詩及宣揚佛理的詩,偶有名篇佳句,多不足取。
繪畫
王維還精於繪畫。他能將詩歌與繪畫相互溝通,被蘇軾譽之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能作人物、佛像、尤長於山水、青綠、水、墨兼擅,更以水墨山水為人稱許。所作破墨山水,筆跡勁爽,“雲峰石色,絕跡天機,非繪者之所及也”。對後世影響頗大。明末董其昌在其創立的南北宗論中,將王維列為南宋繪畫之祖。王維的繪畫作品在北宋還有較多存世,僅《宣和畫譜》著錄的作品就達126幅 ,但今已無作品傳世。
王維的五律和五、七言絕句造詣最高,其他各體也都擅長,在唐代詩壇是很突出的。其七律或雄渾華麗,或澄淨秀雅,為明七子所師法。七古形式整飭,氣勢流蕩。散文清幽雋永,極富詩情畫意,如《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王維生前及後世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詩佛”的美稱 。對後人影響很大 。歷代編注其集很多 ,明 顧起經《類箋唐王右丞詩集》10卷( 後附文集4卷 )是現存最早的注本。清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是迄今較好的注本。
王維,(1918年3月1日—2019年4月16日),廣東省梅縣松源鄉田心村人。原名王耀秀。中共七大正式代表。2019年4月16日1時06分,王維因病在廣州逝世,享年102歲。 王維 傳
人物生平. 王維 (701—761 ),字 摩詰,祖籍 太原 祁(今山西祁縣),後遷居 蒲州 (今山西永濟系)。. 王維青少年時期即富於文學才華,九歲知屬辭,十九歲應京兆府試點了頭名,二十一歲(開元九年)中 進士。. 授大樂丞。. 但不久即因伶人越規表演黃 ...
王維(692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祖籍山西祁縣,其父遷居於蒲州(今山西永濟市),遂為河東人。. 盛唐山水田園派詩人、畫家,有「詩佛」的稱號。.
王维 (692年—761年 [註 1][1]), 字 摩诘, 号 摩诘居士, 祖籍 山西 祁县,其父迁居于 蒲州 (今山西 永济市),遂为 河东 人。. 盛唐 山水田園派詩人、畫家,有「詩佛」的稱號。. 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与 孟浩然 合称「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