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琦君(1917年7月24日—2006年6月7日),中華民國 作家,本名潘希珍,字希珍,小名春英,筆名琦君,浙江 永嘉縣瞿溪鄉人(今浙江省 溫州市 甌海區),浙江杭州之江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教於上海匯中女中、永嘉中學、之江大學等校,並兼任浙江高等 ...
2020年3月30日 · 本書選收旅美台灣女作家琦君散文作品共41篇。 琦君的散文以懷鄉憶舊獨樹一幟。 她把對故鄉、親人的縷縷情思凝於筆端,感情濃烈真摯,文風質樸平實,筆調清麗雅潔,於平淡中見深沈。
2019年8月22日 · 台灣當代著名作家白先勇評論說: 「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閱一本舊相簿,一張張泛了黃的相片都承載著如許沉重的記憶與懷念,時間是這個世紀的前半段,地點是作者魂牽夢縈的江南。 琦君在為逝去的一個時代造像,那一幅幅幽幽的影像,都在訴說著基調相同的古老故事,溫馨中透著幽幽的愴痛。 在台灣,琦君服務於司法界,歷任台灣當局高檢處記錄股長及司法行政部編審科長等職,同時在大學任教,並擠出時間寫作。 雖然寫作年代和範疇幅度很廣,作品豐沛,但是寫作主題永遠只有一個:通過懷鄉憶親,抒發對大陸故土的深沉思念,追尋心靈歸宿與精神原鄉。 《心安是歸處》這本書縱橫琦君整個創作生涯,為讀者精選出個性鮮明,情感飽滿,最能全面代表時代風貌的作品,還原琦君最真實的精神世界。 琦君60周年散文精選《心安是歸處》
人物簡介.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 當代台灣女作家、散文家。 作品多以散文、兒童故事為主。 1917年7月24日生於浙江溫州市 甌海區 瞿溪鄉一個舊式家庭,14歲就讀於教會中學。 另外,成名作為《外婆的澎湖灣》的台灣民謠歌手 潘安邦 (1961-2013)是琦君的侄子。 琦君. 代表作品. 有散文集、小說集及兒童文學作品30餘種,包括《煙愁》《紅紗燈》(獲中山文藝創作獎)《三更有夢書當枕》《髻》《細雨燈花落》《讀書與生活》《千里懷人月在峰》《與我同車》《留予他年說夢痕》《琦君寄小讀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傷》以及《琦君自選集》等等。 小說《橘子紅了》曾被台灣的公共電視台改拍為電視劇,散文《春酒》入選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19課。
2006年6月8日 · 以溫厚謙良文筆見長的知名作家琦君,昨天上午去世,享壽90歲。. 琦君是因為感冒,在5月13日住進和信醫院,後感染肺炎,20日因呼吸困難住進加護病房,插管治療,昨天凌晨去世,即將移往第二殯儀館,家屬預定6月19日在第二殯儀館懷恩廳舉行公祭 ...
本書選收旅美台灣女作家琦君散文作品多篇。 琦君的散文以懷鄉憶舊獨樹一幟。 她把對故鄉、親人的縷縷情思凝于筆端,感情濃烈真摯,文風質樸平實,筆調清麗雅潔,于平淡中見深沉。
穿越了五 年代的反共氛圍、六 年代的現代虛無,在七 年代中期臺灣本土女性散文(劉靜娟、丘秀芷)崛起之前,琦君散文,代表一種超越時代的普世價值與中道價值,成為臺灣當代女性散文不朽的典範。
出版散文集、小說集及兒童文學作品30餘種,內有《煙愁》、《細紗燈》(獲中山文藝創作獎)、《三更有夢書當枕》、《桂花雨》、《細雨燈花落》、《讀書與生活》、《千里懷人月在峰》、《與我同車》、《留予他年說夢痕》、《琦君寄小讀者
穿越了五 年代的反共氛圍、六 年代的現代虛無,在七 年代中期臺灣本土女性散文(劉靜娟、丘秀芷)崛起之前,琦君散文,代表一種超越時代的普世價值與中道價值,成為臺灣當代女性散文不朽的典範。
琦君的文學史定位,主要是六 至七 年代,其散文確立了以人物為懷舊主軸的齊整體制,繼承了五四新文學以下的寫實精神。. 以臺灣戰後女性散文的發展言,堪稱代表主流價值。. 另出版散文《燈景舊情懷》、《桂花雨》等約 30 本,小說《錢塘江畔》、《繕校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