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0年2月24日 · 白斑垂榕(Ficus benjamina ‘Variegata’) Weeping Fig桑科原產於中國大陸、印度及馬來西亞一帶。 屬名Ficus 源自於拉丁文的Ficus carica 為可食用的無花 美冠園藝:牛奶果.日本姬檜木

  2. An evergreen tree in the genus Ficus, native to South Asia, Oceania and Northern Australia. Tree height more than 20 m, canopy spreading, saplings producing soft branches. Bark gray; with aerial roots. Lateral branches elongated, twigs slender and pendulous.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形態特徵
    • 生長環境
    • 分布範圍
    • 主要價值
    • 栽培技術
    • 栽培管理

    斑葉垂榕(Ficus benjamina L.)產廣東、海南、廣西、雲南、貴州。大喬木,樹皮灰色,葉薄革質,榕果成對或單生葉腋,雄花、癭花、雌花同生於一榕果內;雄花極少數,花絲短;癭花具柄,多數,花被片5-4,狹匙形,子房卵圓形,雌花無柄,花被片短匙形。瘦果卵狀腎形,短於花柱,花柱近側生,柱頭膨大。花期8-11月。

    •中文學名:斑葉垂榕

    •拉丁學名:Ficus benjamina L.

    •別稱:垂葉榕、細葉榕、小葉榕、垂榕、白榕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大喬木,高達20米,胸徑30-50厘米,樹冠廣闊;樹皮灰色,平滑;小枝下垂。葉薄革質,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4-8厘米,寬2-4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全緣,一級側脈與二級側脈難於區分,平行展出,直達近葉邊緣,網結成邊脈,兩面光滑無毛;葉柄長1-2厘米,上面有溝槽;托葉披針形,長約6毫米。榕果成對或單生葉腋,基部縊縮成柄,球形或扁球形,光滑,成熟時紅色至黃色,直徑8-15厘米,基生苞片不明顯;雄花、癭花、雌花同生於一榕果內;雄花極少數,具柄,花被片4,寬卵形,雄蕊1枚,花絲短;癭花具柄,多數,花被片5-4,狹匙形,子房卵圓形,光滑,花柱側生;雌花無柄,花被片短匙形。瘦果卵狀腎形,短於花柱,花柱近側生,柱頭膨大。花期8-11月。

    垂葉榕在我國從南到北,隨著緯度升高,氣溫的降低,樹形也相應降低,葉面積也變小。較耐寒,可抗0℃左·右的低溫及輕霜、雪,不耐嚴寒,在華中及以北地區,只宜盆栽置室內防寒越冬,在露地越冬,易受凍害。喜光照,亦比較耐蔭蔽,可長期置於室內栽培。在西昌可露地越冬,而不必採取防寒栽培措施。土壤適應性較強,沙土、粘土、酸性土及鈣質土均適於垂葉榕的生長。喜濕潤的環境,忌土壤或環境過於乾燥,最適宜栽植於濕潤的環境和疏鬆肥沃的土壤。

    產廣東、海南、廣西、雲南、貴州。在雲南生於海拔500-800米濕潤的雜木林中。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澳大利亞北部有分布。

    此類植物耐旱、耐濕、抗污染,可植成大樹作綠蔭樹、行道樹,幼株可綠籬、盆栽。

    幼樹可曲莖、提根靠接,作多種造形,製成藝術盆景。老蓖可修整成古老蒼勁的樁景,是園林造景中用途最多樹種之一,亦可從幼齡期起,強度修枝,逐年修整成圓球形或廣卵形樹冠。盆景適於展廳、博物館、高級賓館等處陳列,價值昂貴。垂葉榕作為盆景樹種的目的是利用其枝條柔軟和氣生根發達的特性來進行樹體造型。大樹抗有害氣體及煙塵的能力極強,宜作行道樹、公礦區綠化、廣場、森林公園等處種植,雄偉壯麗。具有清潔空氣、綠蔭、風景等方面的作用。

    垂葉榕常用扦插、壓條、播種、嫁接和組培繁殖。

    扦插繁殖:

    宜在5-6月進行。剪取頂端嫩枝,長10一12cm,留2一3片葉,剪除下部葉片,剪口要平,剪口分泌的乳汁,套用清水洗去,晾乾後扦插。溫度以24℃一26℃為好,並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插後25一30天左右生根,45天左右可移栽上盆。

    壓條繁殖:

    廣東地區於4-8月進行,可選擇半木質化的頂枝,在其上部留3一4片葉,在其下方進行環剝或舌狀切割,然後用泥或苔鮮包裹,用塑膠月莫綑紮,1個月左右便可生根。待其長至30一40cm時,即可剪下定植。

    播種繁殖:

    1、摘葉:榕樹盆景隨著時間的推移,葉片漸大,泛黃脫落,原葉光亮、色彩鮮艷,逐步變成枯燥乾澀,失去清新淡雅的風貌,大大降低了觀賞價值。因此,對生長旺盛的成型盆景,最好每年都能適時地進行1--2次摘葉。摘葉時要用剪刀,切勿用手採摘,以免傷及枝芽。摘葉時間以在每年春天進行,並選擇晴天。摘葉後約經兩周左右即能萌發新葉芽,然後多次摘心,摘心一般是留3去4(即從底部算起的第4葉開始摘除),摘心後大概5-6周新葉就能完全形成。

    2、修剪:榕樹盆景生長到一定時候,由於新陳代謝等諸多原因,基部葉片逐漸變黃脫落,形成枝條拉長,葉片稀薄,影響美觀。因此,要使榕樹盆景長期保持美觀,最好每年都能適時地進行重修剪。

    修剪主要剪除枯枝、交叉枝、內膛枝、平行枝、徒長枝、密生枝。然後,依照榕樹的樹勢和作者的培育意圖進行修剪綁紮。特別是對頂部生長旺盛的小枝群,一定要剪去,以保持樹型矮壯,使盆景的葉片疏密適中,枝條能見度好,葉片細小又有光澤。

    3、控水:榕樹盆景在摘葉和修剪後,蒸發量大大減弱,要嚴格控制盆土的濕度,不能過濕,更不能積水。在新葉片萌動之前,每天可向枝條噴水2-3次,直至新葉片吐露時才停止噴水,新葉片形成後,再轉入正常管理。

    4、控肥:在摘葉前半個月,可施一次全效複合肥,藉以提高植株的養分積累,保證葉片萌發有足夠的養分。但自摘葉起至新葉片形成前都不能施肥,也’不要根外追肥,待新葉片形成後,才施一次含磷鉀的液肥。新葉片剛形成時,葉片一般都比較黃而薄,可增施稀薄的有機肥,薄施勤施,直至新葉綠而厚且有

    光澤為止。

  3. 垂榕 (學名: Ficus benjamina),又名 白榕, 臺灣話 稱 白肉榕 (臺羅: pe̍h-bah-tsîng) [2],是 桑科 榕屬 的植物。 分布於 不丹 、 緬甸 、 越南 、 索羅門群島 、 菲律賓 、 印度 、 尼泊爾 、 澳大利亞 、 泰國 、 馬來西亞 、 巴布亞紐幾內亞 、 錫金 以及 中國 的 海南 、 雲南 、 廣東 、 貴州 、 廣西 等地,生長於海拔500米至80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濕潤的雜木林中。 [3] 在美國,垂榕已被列入潛在 入侵物種,已被列入有害物種名單 [4]。 參考文獻. [編輯]

  4. 別名: 垂榕、小葉榕、垂葉榕、細葉榕、孟占明榕. 分類: 被子植物 (Angiospermae) 科名: 桑科 (Moraceae) 原產地: 中國、印度、馬來西亞、臺灣. 生活型: 常綠大喬木. 樹幹及枝條的描述: 枝幹易生氣根,小枝彎垂狀。 葉的描述: 單葉互生,葉緣微波狀,先端尖。 原種葉片濃綠富光澤,斑葉品種之葉緣具乳白色斑,黃金垂榕新葉金黃色,葉片微微捲起。 花的描述: 隱頭花序,其中有雄花及雌花聚生。 用途說明: 可作綠蔭樹、行道樹,幼株可作綠籬、盆栽。 果實、種子描述: 果實和正榕相似,隱花果球形。 生育環境: 原產臺灣南部,被各地廣泛種植為園藝、綠蔭樹、行道樹. 其他特性描述: 栽培變異甚多,如細葉垂榕、斑葉垂榕及細葉斑葉垂榕,均供觀賞。 植物圖片集: 回上一頁 回列表.

  5. 垂叶榕 (學名: Ficus benjamina),又名 白榕, 臺灣話 稱 白肉榕 (臺羅: pe̍h-bah-tsîng) [2],是 桑科 榕属 的植物。 分布于 不丹 、 缅甸 、 越南 、 所罗门群岛 、 菲律宾 、 印度 、 尼泊尔 、 澳大利亚 、 泰国 、 马来西亚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锡金 以及 中国 的 海南 、 云南 、 广东 、 贵州 、 广西 等地,生长于海拔500米至8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湿润的杂木林中。 [3] 在美国,垂叶榕已被列入潜在 入侵物种,已被列入有害物种名单 [4]。 参考文献.

  6. 簡介. 榕屬常綠喬木,原產亞洲南部、大洋洲與澳洲北部的熱帶及亞熱帶氣候區。. 樹形高聳,樹高可超過20m,樹冠開展,樹皮灰色,較榕樹為淺,因此俗稱白榕。. 有氣生根,但不如榕樹發達。. 側枝長伸,小枝纖細下垂。. 互生薄革質卵形至卵狀橢圓形葉,葉長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