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23日 · 凱基未來移動基金經理人馮紹榮表示,隨著電動車滲透率成長可期,車用電池需求隨之增長,帶動全球車廠爭相投入資源擴充電池產業, 預計 2040 年車用電池市場規模 20 年間將成長近 25 倍,而受到 4 大電池廠宰制訂價權支撐,車用電池無須擔心殺價競爭問題。 根據 TrendForce 研究顯示,全球動力電池市場裝機規模預計 2024 年將從 GWh 邁進 TWh,隨著電動汽車領域 TWh 規模市場需求的到來,全球主流動力電池廠商正加速擴建產能,疊加電化學儲能廣闊的市場空間,電池廠商產能擴張速度和規模遠超之前。

  2. 2023年1月9日 · 根據CNBC報導中國在生產鋰電池上具有全球主導性除了擁有稀土金屬石墨等礦產資源在精煉製程上也占據重要地位。 此外,當地巨型工廠製造電池的過程通常也由化石燃料供電,因此,目前在中國生產的電動車將會有大量的碳足跡。

  3. 2022年5月9日 · 美喆國際集團 提供. 2016 美喆成為國內唯一掛牌上市的石塑地磚企業2021 年營收 36 億元,今年第一季營收 10 億元,成長 37.3%,寫下歷史新高紀錄。 調整配方與製程,增加地磚穩定性. 能打進全球市場,品質和造型是關鍵。 研發中心副總經理陳忠吾說,他們從配方、參數、到製程都要講究,訂定標準作業守則(SOP),一步步精進。 2020 年,他們成立集團研發中心(過去研發編制於工廠內),並強調專才,像是目前 11 位研發人員,碩、博士占 7 成以上,「如果內部人才實力跟不上,就沒辦法創新,所以團隊一定要優質化。

  4. 2023年12月22日 · 「我們希望碳權的使用能有創意,喚起大家的減碳意識。 」陳世賢舉例,奇美 2022 年就從新加坡碳交所(ClX)購入 1 萬公噸碳權,用來抵換 2021~2025 年度間,同仁日常通勤與商務旅行的碳排,也搭配「零碳差旅貼紙」,刻意告知客戶這趟是零碳差旅,實施下來,同仁對企業永續行動更加認同。 本次購買的碳權尚未有明確用途,但也會循著這個模式來思考。 自願性碳權使用限制.

  5. 2011年8月12日 · 中美晶8月10日宣布,以新台幣131億元收購日本Covalent Materials旗下半導體矽晶圓事業體。 據《蘋果日報》報導,Covalent每月產能8吋晶圓32萬片、12吋晶圓18萬5000片,產品線與中美晶重疊度低,除了補足中美晶8吋晶圓的產能外,更可讓中美晶跨足高階的12吋晶圓。 Covalent上個會計年度營收超過新台幣150億元,而中美晶半導體事業的營收僅約60億,因此明年中美晶在半導體的營收估計成長3倍,市占率將從1%提高到5.4%,成為全球第六大。 中美晶董事長盧明光表示,Covalent有技術、產能、客戶,而且營運獲利,本次收購的半導體矽晶圓事業不但零負債,還擁有20億日圓的現金,因此收購價格可說相當便宜。

  6. 2022年2月11日 · 「不死鳥」「九命怪貓」是媒體給過力晶積成電子製造(下稱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的稱號,但他自己的說法則是,「從紫微斗數來看,我叫做七殺帶命,一個將軍帶著部隊,打到最後一個人,我就是那個人,永遠不會投降,堅持到底。 2008 年,金融風暴成為壓垮台灣 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產業的最後一根稻草,市場供給過剩、價格慘跌。 2012 年,力晶科技(力積電母公司)負債超過 1200 億元,被迫從股票市場下市。 同時,力晶科技的技術夥伴日商爾必達(Elpida)也面臨倒閉。 前有銀行追討,後方技術失守,黃崇仁先找上記憶體大廠金士頓(Kingston),與創辦人孫大衛簽訂代工合約;後說服美光(Micron)買下爾必達,保有技術來源。 怎麼想出、敢做這些決定?

  7. 2022年8月25日 · 2022-08-25. 撰文•製表 鄭君仲. likeablerodent via Flickr, CC licensed. 新產品定價太高,會不會賣不動? 兩大常見定價策略一次看懂.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在各種定價的課題和研究中,新產品的定價策略可說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因為新產品的成本通常較高,也通常是企業要搶占市場或維持競爭地位的重要武器,而且當新產品和現有競爭者的產品差異頗大時,在定價上也不容易有比較的標準。 因此新產品究竟要如何定價,不僅對企業的經營有關鍵的影響,更是行銷人員最須要重視的工作之一。 基本上,新產品定價的決策需要先對相關的影響因素加以釐清,之後再依據分析的結果和企業的切入點,選擇適當的定價策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