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月21日 · 當年不斷掀開課桌蓋、靠著窗等候叮咚廣告人的7歲小女孩,現在已經是82歲的荳荳女士了,透過一封越洋郵件,《窗邊的小荳荳》作者黑柳徹子女士要和台灣的讀者談談兒童與教育。

  2. 2019年11月13日 · 窗邊的小荳荳心得記錄. 第一次看《窗邊的小荳荳》這本書時,我還在讀國小三年級,那時這本書很流行,就連在班上也很多女同學在傳看。 當時印象最深的就是電車教室和山的便當、海的便當這些感覺很新鮮的事物,對於書中所敘述的巴式教育也是很羨慕的,都會想著:「如果我讀的學校是小荳荳的巴氏學園就好了。 」但也只能羨慕罷了,在當時升學主義當道的台灣,一般的國小不太可能有注重個人適性發展的教學法,起碼我就從沒遇過這樣的老師。 之後陸續有再看過黑柳徹子的《小荳荳的頻道》、《小荳荳的糗事》、《小荳荳的動物劇場》等,都是很溫暖好看的散文集,但隨著長大,小荳荳也漸漸淡出我的生活。 直到三年前看了日劇《小荳荳電視台》後,才猛然想小時候曾經有那麼一陣子很喜歡、很嚮往她書中所記述的那個年代的簡單純真生活。

  3. 2018年1月2日 · 運用《窗邊的小荳荳》,讓老師找回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的初衷,透過閱讀,孩子也有安放自己焦躁之心的所在。. Shutterstock. 「老師, 作業沒寫……」、「老師, 沒有打掃……」、「老師, 罵同學髒話……」、「老師, 把玻璃打破了……」. 第一次與他接觸的 ...

  4. 2024年1月12日 · 全球銷量超越2500萬冊,被譯成20多種語言的日本經典兒童文學《窗邊的小荳荳》,1980年代曾在台灣掀起風潮,更被評選為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如今終於改編成電影了。故事將帶領觀眾走進小荳荳的世界,搭上電車教室,入讀巴氏學園。

  5. #心得窗邊的小荳荳#做自己就很好了#每一個人都是好孩子🥰. 創造時代的不是刀,而是人. 前情提要_ 嗨,大家好久不見*\ (^o^)/* 之前聽說這部作品要做成動畫電影時就非常期待了,本部電影為作者黑柳徹子本人的童年經歷,講述著因口齒不清且好動而被視為問題兒童的小荳荳轉學到巴氏學園後,藉由兒童的角度來帶我們回顧二戰時期的日本的故事。 在1/26中文版上映後就帶著家裡的小孩前去欣賞,以下就讓我趕緊來跟大家分享吧 (≧ω≦)/ 劇情簡介_ 因為個性活潑好動的小荳荳,在被原來學校的老師請求媽媽將他轉學後,來到了巴氏學園這所小學。 來到學校後小荳荳發現學園內充滿著自由的學習風氣,讓小荳荳可以開心的展現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6. 窗邊的小荳荳讀書心得. 起初看這本書,直接從故事情節看起,在還沒有看“關於「窗邊的小荳荳」—代序文”的情況下,直覺認為這故事是虛構的,直到看到“名字”那一則,發現荳荳就叫徹子,徹子不就是作者—黑柳徹子嗎? 為了證實自己的想法,我從頭看起這本書…果真如此! 也就是說…那讓我大呼驚奇的「巴氏學園」真的存在過! 想到這裡,我不禁返回原來的頁面繼續往下看。 荳荳有一個非常良好的家庭,怎麼說呢? 她有個貼心的媽媽、身為演奏家的爸爸,還有好玩伴小狼狗—洛基。 荳荳因為發現新奇的事物,都會異常興奮,常常造成以前學校老師們的困擾,最後慘遭學校退學,而她貼心的媽媽,在不讓荳荳知曉她被退學的情況下,只告訴她:「有一家新的學校聽說不錯呢! 想不想去試試看? 」荳荳想了一下都答應了。

  7. 窗邊的小荳荳》生動的文字、溫暖的插畫,勾勒出教育愛的本質——以瞭解、接納、尊重和關懷支持每個孩子,讓他們擁有自在成長、充分發揮的空間,也因此成為歷久彌新的經典之作。

  8. 2015年9月4日 · 當我看著『 窗邊的小荳荳 』一書時心裡想著,如果我的孩子在學生時期,遇到有一位師長可以讓他覺得安心、溫暖、信任、滿足、舒服且自在的話.我的孩子是多麼的幸福啊,而且長大之後,一定也無法忘記這位師長.. 『 窗邊的小荳荳 』心有所感. 我們很容易在孩子的身上套入對與錯的框架,直到孩子做到我們心中想的標準答案時,才會覺得他是個乖孩子.老實講在許多時候,不是與多數人不一樣就是錯,不是沒有照著大人說的去做就是錯,不是沒有答對標準答案就是錯.假使我們屏除了對與錯的標準答案與框架,或許我們才可以真正的看懂孩子與了解孩子.這也是看完『窗邊的小荳荳』後,最讓我得到啟發的事情..

  9. 2023年10月4日 · 窗邊的小荳荳黑柳徹子童年歲月的故事,也記錄了二戰時期下的艱苦年代;作品問世後時隔42年,現年已經高齡90歲的黑柳徹子,不僅仍活躍於電視舞台,還在今年10月正式推出《續.窗邊的小荳荳》,延續小荳荳在戰後長大成人的故事。

  10. 2023年11月30日 · 作者黑柳徹子以生動細膩的筆觸,講述了一個真實而感人的自傳故事。「荳荳」一名,根據《窗邊的小荳荳書中所寫,是因作者年幼時口齒不清,將自己的名字「徹子」(Tetsuko)發音成「荳荳」(Totto),從此成為暱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