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功效】 清熱生津益氣和胃。【主治】 熱病後期,餘熱未清、氣津兩傷。嘔逆煩渴、口乾唇燥喉乾嗆咳、心胸煩悶、或虛煩不得眠、舌紅少苔、脈虛數。暑熱證、氣津兩傷。身熱多汗、虛贏少氣、煩渴喜飲、舌紅,脈虛數。【方義】 本方是由白虎湯衍化而來

  2. 竹葉石膏湯的主要功用是「清熱生津益氣和胃」,主治傷寒、溫病、暑病後,餘熱未清、氣津兩傷證。 症狀是身熱多汗、心胸煩悶、氣逆欲嘔、嘔逆煩渴、口乾唇燥、喉乾咳嗽、虛煩不得眠、舌紅少苔、脈虛數。

  3. 2021年2月28日 · 竹葉石膏湯治暑病,或溫熱病,或者傷寒入裡,入陽明以後,陽明經熱,這類病到後期,氣分之熱還在,已經達到氣陰兩傷,從正氣來說,氣陰兩傷的程度。

  4. 竹葉石膏清熱除煩以祛熱邪;人參、麥冬益氣生津以補正虛;半夏和逆止嘔,其性雖溫但與清熱生津之藥配伍,能轉輸津液、恢復脾運,並行人參、麥冬之滯而調和胃氣;甘草、粳米調養胃氣

  5. 功用. 清熱生津,益氣和胃。 主治. 傷寒、溫病、暑病餘熱未清,氣津兩傷證。 身熱多汗,心胸煩悶,氣逆欲嘔,口乾喜飲,神疲少氣,咽乾唇燥,不思飲食,或咳嗆,或虛煩不寐,舌紅苔少,脈虛數。 病機. 熱病後期,高熱雖除,但餘熱留戀氣分,故見身熱多汗,口乾喜飲;熱擾心神,而有心煩或虛煩不寐;熱傷氣陰,故神疲少氣,咽乾唇燥,舌紅苔少,脈虛數;熱病後期,胃氣未復,故口淡無味,不思飲食;餘熱內擾,肺胃氣逆,故欲嘔或咳嗆。 本方證病機特點為餘熱未清,留戀肺胃,氣陰兩傷,胃氣不和。 運用. 1. 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熱病後期餘熱未清而氣陰耗傷,胃氣失和的常用方。 臨床以身熱多汗、咽乾口渴、神疲少氣、不思飲食、氣逆欲嘔、舌紅苔少、脈虛數為辨證要點。 2.

  6. 基本介紹. 中文名 :竹葉石膏湯. 功用 :清熱生津、益氣和胃. 主治 :餘熱未清,氣津兩傷證. 分類 :清熱劑-清氣分熱. 出處 :《傷寒論》 歌訣,組成,用量,用法,功用,主治,方義,配伍特點,運用,加減化裁,禁忌,化裁方比較,重要文獻摘要, 竹葉石膏湯人參,麥冬半夏甘草臨,更加粳米同煎服,清熱益氣養陰津。 組成. 竹葉、石膏、人參、麥冬、半夏、甘草、粳米。 用量. 竹葉6g,石膏50g,人參6g,麥冬20g,半夏9g,甘草6g,粳米10g。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清熱生津,益氣和胃。 主治. 傷寒、溫病、暑病餘熱未清,氣津兩傷證。 身熱多汗,心胸煩熱,氣逆欲嘔,口乾喜飲,氣短神疲,或虛煩不寐,舌紅少苔,脈虛數。

  7. 醫砭 » 醫方集解 » 竹葉石膏湯. 1. 瀉火之劑 » 竹葉石膏湯. 【內容】. 肺胃虛熱,仲景. 【主治】. 治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 (1) 吐亦治傷暑發渴脈虛。. 傷寒解後,餘熱未盡,津液不足,故虛羸少氣,虛熱上逆,故欲吐。. 【組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