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紅斑蛇廣泛棲息於各類環境,包括樹林底層、農田、水域及住宅區各類環境,都不難發現其蹤跡,因而可算是在台灣最容易發現的夜行性種。. 棲地型態廣泛的紅斑蛇,食性亦廣,魚、蛙、蟾蜍、蜥蜴、、鳥、鼠都是牠的食物,也曾有攝食同種蛋之紀錄 ...

  2. 紅斑蛇是在台灣最常見的夜行性蛇類。 牠的分布範圍非常廣泛,在森林裡、田野邊、甚至是水塘邊都可以發現牠的蹤影。 牠的食性亦廣,魚、鳥、蜥蜴、青蛙、蟾蜍、蛇和蛇蛋、甲蟲、甚至路邊死亡的屍體都是牠的目標。

  3. 2008年12月16日 · 台灣第一 紅斑蛇. 紅斑蛇對多數參加過夜間賞蛙、賞螢或自然觀察的人來說,並不會感到陌生,對於習慣山林夜生活的我們來說,牠是除了赤尾青竹絲、雨傘節、龜殼花之外,夜間調查時最常出現的類基本成員之一。. 在一個下著細雨飄著薄霧的夜晚,剛 ...

  4. 2014年4月7日 · 在台灣,紅斑蛇是最常見的類,其分布之廣泛,幾乎在任何區域,包括在都市內都有可能出現;而因為 紅斑蛇會獵食有毒蟾蜍、其他類、同類甚至毒蛇,所以牠們也有亞洲王(Asian King Snake)的稱號,牠們超級廣泛的食性與對環境高度的適應性,造就了牠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形態特徵
    • 習性
    • 主要價值
    • 飼養
    • 人工養殖
    • 保護

    紅斑蛇,學名赤鏈蛇,隸屬爬行綱蛇目游蛇科,國內分布廣泛,性情較兇猛,背面黑色,顱頂至項背有一人字形紅紋,大多生活于田野、河邊、丘陵及近水地帶,也出現於住宅周圍。赤鏈蛇蛇毒臨床套用於治療慢性結核性瘺管,藥理上有抗炎、鎮痛、催眠、鎮靜和抗驚厥作用,有較高的醫學研究價值。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 2000年 8月 1 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中文學名:赤鏈蛇

    •拉丁學名:Dinodon

    •別稱:紅斑蛇

    •二名法:Dinodon rufozonatum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赤鏈蛇頭扁大,呈明顯的三角形,頭部黑色,頭部鱗緣呈紅色,吻鱗高。體背面黑色,具有70條左右狹窄的紅色橫斑紋。體兩側為散狀黑斑紋,腹鱗外側有黑褐斑,腹面呈淡黃色或白色。尾短細,為標準的毒蛇尾狀,有時尾下呈灰黑色。此蛇屬中性蛇類,體長可達1.5米以上,體重為1~1.25公斤,最大者可達1.5公斤。

    赤鏈蛇平時性情比較溫和,白天蜷曲不動,將頭部盤縮在身體下面。性懶不愛動,爬行緩慢,但在受到驚嚇時行動敏捷,捕咬目標明確。

    主要以蟾蜍、淡水小雜魚、泥鰍、雛雞、幼鳥及鼠類為食,此蛇有食蛇習性,在食物供給不足時吞食同類,養殖時應加以注意。此蛇屬繁殖系卵生,5—6月交配,7—8月產卵,每次產卵7~15枚,孵化期40~50天。

    赤鏈蛇的食慾旺盛,每隔7~8天便要攝食一次。重500克左右的蛇,每次可吞食2~3條小雜魚,多者可達5條。幾十厘米長的小幼蛇亦能吞食較大的蟾蜍。在吞食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相互咬傷或吞食現象,在食物缺乏時尤為明顯。在餵養時,可輪換餵些水蛇、雜蛇、老鼠和泥鰍等,儘量使投餌多樣化。赤鏈蛇吞食後喜歡靜臥,此時不要驚擾它,如果受到過分驚嚇,它會將腹內的食物吐出來。

    赤鏈蛇的分布較廣,屬廣布性蛇類。赤鏈蛇棲息於平原、丘陵和山區,常見於田野、山坡、路旁、竹林、村舍和水域附近,有時進入住宅內。常捲曲成團,伏於草堆下。多在傍晚活動。以魚、蛙、蟾蜍、蜥蜴、蛇、鳥等為食。

    赤鏈蛇蛇毒臨床套用於治療慢性結核性瘺管,藥理上有抗炎、鎮痛、催眠、鎮靜和抗驚厥作用有較高的醫學研究價值。

    赤鏈蛇雖然個體不大,但它肉質細膩、營養豐富、口味鮮美,是蛇類做湯的首選,可以與鴿子、甲魚、土雞、鵪鶉和鷓鴣等常見家禽及牛蛙同鍋煲湯,是冬季進補的營養佳品。用此蛇皮加以時令蔬菜調拌成的小冷盤,更是口味鮮美、筋道爽口。蛇皮炒雞蛋還是一道保健菜,具有祛除腮腺炎的獨特功效。

    家庭玩賞性飼養赤鏈蛇,其飼養箱以透明的塑膠、玻璃或有機玻璃質的為好,便於觀賞。箱體的大小以100厘米×50厘米×(60~70)厘米為合適,上面用鐵絲網製成既通氣良好又牢固的蓋子蓋好。也可以用木箱飼養,但木箱四周要襯一層鐵絲網,以防止其將木箱鑽破逃走。

    配合其喜愛陰暗潮濕的環境,可以在飼養箱中放置沉木或石塊供起躲藏,或者鋪少許苔蘚保持潮濕,並提供其游泳的水容器。箱的底層宜鋪一層5~6厘米厚的潮沙土,沙土上墊一層紙,便於清除打掃污物時更換,免得細小的污物掉在沙土中不好處理。即使這樣,沙土隔一段時間也要換上新的。箱內還要放一個陶質或瓷質的盤子或水槽,每天都要換上清水。蛇的生活是離不開水的。此外,箱內應放2~3段比蛇身粗一些的樹枝段和1~2塊破損了一半的大缽子或瓦缸,倒扣在紙上,樹段供蛇盤在上面休息和玩耍,破缸(缽)供蛇在裡面藏身隱蔽,使它生活得更舒服。

    該蛇對濕度、溫度和環境等養殖條件的適應能力比較強,人工養殖時具有成本低、成活率高等優點。

    赤鏈蛇在適宜的環境中生存很少生病,是人工養殖的種類中死亡率較低的品種,其生命力較強,這也是人們大量養殖該蛇的主要原因。不過該蛇在冬眠後或出蟄活動後不久常伴有口腔炎的發生。為了更好地消除和預防蛇病,應加強消毒,並及時隔離治療,以防相互傳染。蛇場、蛇窩在盛夏季節和雨季,要保持清潔和乾燥。避免場內、窩內過分潮濕,保證蛇場通風,並定期給予全方位徹底消毒,即連續消毒7~10天,每天早晚各1次。環境濕度一旦達到85%以上時,赤鏈蛇易患霉斑病,此病對該蛇的危害最大,不亞於肺炎的危害程度。

    •著手加強宣傳、提高保護意識

    •保護蛇類的生活環境

    •嚴格控制野生資源的捕捉數量

    •有條件地開展幼蛇野外放養等人工措施

  5. 其他人也問了

  6. 紅斑蛇 (Red-Banded Snake). 其他名稱:火赤煉(鏈)、赤鏈蛇. 學名:Lycodon rufozonatus. 分類:爬蟲綱 有鱗目 黃頷蛇科 白環蛇屬. 特徵:全身呈紅棕色,上有大型黑色橫斑,偶爾體側的紅棕色顏色較深而呈黑色。. 全長可達160公分。. 分布:越南北部、寮國、中國 ...

  7. 紅斑蛇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臺灣正體. 工具. 紅斑蛇 (學名: Lycodon rufozonatum)又名 赤鏈蛇,為 黃頷蛇科 白環蛇屬 的 爬行動物,俗名火赤鏈、桑根蛇。 分布於 朝鮮 、 日本 、 台灣 以及 中國大陸 的 河北 、 山西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廣東 、 海南 、 廣西 、 四川 、 貴州 、 雲南 、 陝西 、 甘肅 等地,常生活於丘陵、山地、平原、田野村舍及水域附近。 其生存的海拔上限為1,331米。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浙江舟山群島。 [2] 特徵. [編輯] 中型蛇類,最長可達1.6米。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