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胡惟庸 (14世紀—1380年3月6日), 安徽 定遠 人,與 李善長 同鄉。 明朝 開國功臣,最後一任 中書省 丞相。 因被疑叛亂,爆發了 胡惟庸案,後遭 明太祖 處死。 生平. [編輯] 胡惟庸出生年份不詳。 龍鳳 元年(1355年)投 朱元璋 於和州,授元帥府奏差,不久轉任宣使,又任 寧國縣 主簿,進升知縣,又升 吉安府 通判,再升 湖廣行省 僉事。 吳元年(1367年),任 太常寺 少卿,再進寺卿。 洪武三年(1370年),為 中書省 參知政事。 不久,接替 汪廣洋 任中書左丞。 洪武六年(1373年)正月,右丞相汪廣洋被貶任 廣東行省 參政。 明太祖因丞相人選難覓,所以很久沒任命丞相補缺。 胡惟庸於是獨專中書省事務。 七月,任右丞相,不久,升任左丞相,汪廣洋又出任右丞相 [2]。

    • 概觀
    • 基本介紹
    • 人物生平
    • 歷史評價
    • 案件之謎

    庸(?—1380年),漢族,濠州定遠(今屬安徽)人,與李善長同鄉,與張昶為友。明朝開國功臣,最後一任中書省丞相。因被疑叛亂,爆發了胡惟庸案,後被朱元璋處死。

    •本名:胡惟庸

    •所處時代:明朝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濠州定遠縣

    •去世時間:1380年

    •官職:宰相

    官拜左相

    龍鳳元年(1355年),胡惟庸投朱元璋於和州,歷任元帥府奏差、寧國主簿、知縣、吉安通判、湖廣僉事、太常少卿、太常卿等職。 吳元年(1367年),召為太常少卿,進本寺卿。 洪武三年(1370年),拜中書省參知政事。 洪武六年(1373年)七月,憑李善長推薦,任右丞相,約至洪武十年(1377年)進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驕縱跋扈

    自從楊憲被誅後,朱元璋認為胡惟庸有才幹,很寵信他。胡惟庸也自覺奮進,曾以遇事小心謹慎博得朱元璋歡心,進一步獲得朱元璋的寵信。 他為此當了多年獨相,生殺廢黜大事,有的不報告朱元璋便徑直執行。內外各部門的奏章,他都先拿來看,凡是陷害自己的,便扣下不上呈。各方面熱衷功名之徒,以及失去了職位的功臣武夫,競相奔走於其門,賄送金帛、名馬、玩好之物,不可勝計。大將軍徐達極恨他奸惡,從容地告訴了朱元璋。胡惟庸於是誘惑徐達的守門人福壽,圖謀害徐達,但被福壽揭發。 御史中丞也曾說過他的短處。後來劉基生病,朱元璋派惟庸帶醫生探視,胡惟庸便對劉基下毒。劉基死後,他更加無所顧忌。他與太師李善長相勾結,將哥哥的女兒嫁善長的侄子李佑為妻。學士吳伯宗彈劾胡惟庸,差點大禍臨頭。此後,他權勢更盛。在他定遠老家的井中,突然生出石筍,出水數尺深,獻媚的人爭相說這是祥瑞之兆。他們還說胡惟庸祖父三代的墳墓上,晚上都有火光,照亮夜空。胡惟庸更加高興和自負,從此有了異心。

    心懷異志

    吉安侯陸仲亨從陝西回來,擅自乘坐驛車。朱元璋大怒,責罵他說:“中原在戰亂之後,人民剛剛復業,驛站戶買馬非常艱難。如果大家都像你這樣,人民就是將子女全部賣掉,也不能供給。”責令他到代縣捕盜賊。 平涼侯費聚奉命安撫蘇州軍民,整天沉溺酒色。朱元璋大怒,責令他往西北去招降蒙古,他無功而返,朱元璋又嚴厲斥責他。兩人都非常害怕。胡惟庸便暗中對兩人威逼利誘。兩人一向愚勇,見胡惟庸正專權用事,便與他秘密往來。兩人曾到胡惟庸家飲酒,酒酣時,胡惟庸屏退左右,對他倆說:“我等所幹的事多不合法,一旦被發覺將怎么辦?”兩人更加惶恐。胡惟庸於是將自己的主意告訴了他們,令他們在外面收集兵馬。 胡惟庸又曾與陳寧坐在中書省中,閱覽天下兵馬簿籍,令都督毛驤將衛士劉遇賢和亡命之徒魏文進收為心腹,說:“我會用得著你。”太僕寺丞李存義是李善長的弟弟,胡惟庸的女婿李佑的父親,胡惟庸令他暗中遊說李善長。李善長年紀已老,不能堅決拒絕,開始不同意,後來便依違其間了。胡惟庸更加以為事情可以成功,於是派明州衛指揮林賢出海招引倭寇,與他們約定日期相會。又派元舊臣封績致書元朝,向元朝嗣君稱臣,請求出兵做外應。這些事都還沒有發出。正好胡惟庸的兒子坐馬車賓士過市,墜死於車下,胡惟庸將駕車的人殺死。朱元璋大怒,命他償命。胡惟庸請求用金帛補償駕車人家,朱元璋不許。胡惟庸害怕了,便與御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等人圖謀起事,密告四方以及依從於自己的武臣。

    劉基:“譬之駕,懼其僨轅也。”

    張廷玉:“然小人世所恆有,不容概被以奸名。必其竊弄威柄、構結禍亂、動搖宗祏、屠害忠良、心跡俱惡、終身陰賊者,始加以惡名而不敢辭。有明一代,巨奸大惡,多出於寺人內豎,求之外廷諸臣,蓋亦鮮矣。當太祖開國之初,胡惟庸凶狡自肆,竟坐叛逆誅死。”

    胡黨之獄又稱為“胡惟庸案”,是明初四血案之一。

    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稱他家的舊宅井裡湧出了醴泉,邀請明太祖前來觀賞。這是大明的祥瑞,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華門時,一個名叫雲奇的太監突然衝到皇帝的車馬前,緊拉住韁繩,急的說不出話來。

    衛士們立即將他拿下,亂棍齊上,差點把他打死,可是他仍然指著胡惟庸家的方向,不肯退下。朱元璋這才感到事情不妙,立即返回,登上宮城,發現胡惟庸家牆道里都藏著士兵,刀槍林立。於是立即下令將胡惟庸逮捕,當天即處死。 據《明太祖實錄》記載,四天前,也就是正月甲午,中丞塗節已經告胡惟庸謀反,以明太祖猜忌多疑的性格,怎么還會去胡惟庸家看所謂的祥瑞?可見,雲奇告變純屬子虛烏有。胡惟庸案前後株連竟達十餘年之久,誅殺了三萬餘人,成為明初一大案,列洪武四大案之一(另三案為空印案,郭桓案,藍玉案)。事後朱元璋還親自頒布《昭示奸黨錄》,告誡臣下,切以胡惟庸為鑑。

    明代史籍中關於胡惟庸案的記載多有矛盾,因此關於其是否確實謀反,當時便有人懷疑,明代史學家鄭曉、王世貞等皆持否定態度。也有學者指出:所謂的胡謂庸案只是一個藉口,目的就在於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結果是徹底廢除了宰相制度。

    晚明學者錢謙益說:“雲奇之事,國史野史,一無可考。”史家潘檉章更認為雲奇之事為“鑿空說鬼,有識者所不道”。胡惟庸如果要謀反,他在家裡埋伏刀兵,能讓人在城牆上輕易看見嗎?幾百年以後,也就是到了現代,明史學家吳晗寫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叫《胡惟庸黨案考》,把胡惟庸的案子從頭到尾縷析了一遍,最後證明,胡惟庸案是一個冤案。

    胡惟庸案,對中國歷史影響重大。從此,相權被徹底剝奪,中國政治制度進一步走向君主專制。

  2. 胡惟庸出生年份不詳。. 龍鳳 元年(1355年)投 朱元璋 于和州,授元帅府奏差,不久转任宣使,又任 宁国县 主簿,进升知县,又升 吉安府 通判,再升 湖广行省 佥事。. 吴元年(1367年),任 太常寺 少卿,再进寺卿。. 洪武三年(1370年),为 中书省 参 ...

  3. 胡惟庸(?-1380年2月12日),字子中,南直隶凤阳府定远县(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人,明朝初年宰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胡惟庸早年随朱元璋起兵,颇受宠信。历任元帅府奏差、宁国知县、吉安通判、太常少卿等职。

  4. www.wikiwand.com › zh-hk › articles胡惟庸 - Wikiwand

    胡惟庸 (14世紀—1380年3月6日), 安徽 定遠 人,與 李善長 同鄉。 明朝 開國功臣,最後一任 中書省 丞相。 因被疑叛亂,爆發了 胡惟庸案,後遭 明太祖 處死。 Quick Facts 胡惟庸, 族裔 ... Close. 生平. 胡惟庸出生年份不詳。 龍鳳 元年(1355年)投 朱元璋 於和州,授元帥府奏差,不久轉任宣使,又任 寧國縣 主簿,進升知縣,又升 吉安府 通判,再升 湖廣行省 僉事。 吳元年(1367年),任 太常寺 少卿,再進寺卿。 洪武三年(1370年),為 中書省 參知政事。 不久,接替 汪廣洋 任中書左丞。 洪武六年(1373年)正月,右丞相汪廣洋被貶任 廣東行省 參政。 明太祖因丞相人選難覓,所以很久沒任命丞相補缺。 胡惟庸於是獨專中書省事務。

  5. 胡惟庸14世纪 - 1380年),安徽定远人,与李善长同乡。 明朝 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 丞相 。 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后遭 明太祖 处死。

  6. 胡惟庸(14世紀 - 1380年),安徽定遠人,與李善長同鄉明朝 開國功臣最後一任中書省 丞相 。 因被疑叛亂,爆發了胡惟庸案,後遭 明太祖 處死。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