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1月20日 · 騎單車燒襠別輕忽 壯年男胯下癢3月竟是癌.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20日電)一名熱愛騎單車的壯年男子好幾次騎完車後出現胯下搔癢症狀,原以為 ...

  2. 2021年4月15日 · 胯下冒腫塊3成是癌轉移 醫籲提高警覺.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15日電)一名男子洗澡時發現鼠蹊部雙側冒出腫塊,1個月後腫塊表面竟糜爛流出液體 ...

  3. 2024年5月8日 · 慢性疼痛有定義 醫:非癌且逾3個月應速就醫. 奇美醫院講座教授王志中(圖)8日在食藥署例行記者會簡報說明,慢性疼痛定義為超過3個月的非癌 ...

  4. 2023年10月18日 ·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18日指出,結節性癢疹是一種慢性皮膚疾病,好發於壯年及中老年人,病灶外觀有明顯較大、偏硬如米粒或碗豆般的顆粒 ...

  5. 2024年5月2日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王明仁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最近小朋友以鼻過敏居多,成人則多半是異位性皮膚炎、濕疹等症狀。 王明仁表示,現在正值季節變化,暑氣、濕氣等病氣會傳到人體,以中醫的觀點,會使用清暑、利濕的藥方治療,同時建議可以多吃山藥、薏仁等食材,去濕、清熱外,也適合腸胃道比較虛弱的人。 日常飲食部分,王明仁說,平補的四神湯具健脾肺、調體質作用,四神也就是山藥、茯苓、芡實加上蓮子這4味藥材,有助補氣利濕,相當適合台灣人,虛寒或燥熱體質都可適量服用,其中茯苓成分,研究證實具有抗過敏作用。 王明仁強調,過敏可能是因為免疫失調,加上環境溫度、濕度變化而誘發,穿著上可採洋蔥式穿搭,避免進出室內外溫差過大,另外也可試著了解過敏原在哪,過敏是長期問題,針對體質的調整很重要。

  6. 2024年5月5日 · 台中慈濟醫院副院長王人澍今天指出,面對手術後腸阻塞,中醫可透過咀嚼、針灸與腳底按摩3管齊下,助腸胃恢復機能。 術後腸麻痺造成梗阻是手術併發症之一,一般認為術後4天仍未恢復正常的腸道生理功能,則為「病理性術後腸阻塞」,除了增加患者不適、不利術後恢復、延長住院時間浪費醫療資源外,甚至產生諸多併發症而危及患者生命。 台灣中西整合醫學會創會理事長王人澍在線上講座中說明,曾有72歲女性因嚴重腹痛就醫,檢查發現有盲腸癌,經手術切除後,卻虛弱無力,且將近15天腹脹、腹痛、持續未排便;後來經咀嚼口香糖、雷射針灸刺激腳底按摩等中醫治療手段,僅3天就成功讓腸氣消了非常多,終於順利出院。

  7. 2016年9月27日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美容醫學中心主任邱品齊表示,造成肌膚乾癢原因相當多,但並非無法預防或緩解。 常見民眾因錯誤迷思讓乾癢狀況加重、反覆發生,甚至引發接觸性皮膚炎,乾燥性皮膚炎以及用藥錯誤等嚴重後果。 他表示,民眾常過度清潔且保養過當,如清潔時使用了卸妝產品、又用磨砂膏去角質、又用洗面乳,反覆傷害角質層;且保養時又把太多東西往臉上塗,如使用保濕品、精華液後又用飾底乳、又用粉底液、又擦粉等,也讓皮膚太「沉重」。 邱品齊表示,很多人也都認為,只要加強保濕就可以改善乾癢;不過,市售保濕產品成分很多種,常見是角質層保濕因子的補給,也就是吸水劑,如玻尿酸、甘油的使用;其次是防止水分散失的鎖水劑成分,如荷荷芭油、礦物油。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