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八粥的習俗據說傳自印度,相傳釋迦牟尼在未得道以前,曾經 獨自坐在菩提樹下,靜觀思維,每日只吃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佛祖成道前所受的苦難,便在十二月八日這一天,吃粥以為紀念。 而在中國,自宋朝以後便開始普遍盛行起來,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 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餽贈親朋好友。 每座寺廟要準備「五味粥」敬拜佛祖,完後再分贈給善男信女,大家相信吃了五味粥便可以保佑身體健康。 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 在宮廷 ...
      www.mychistory.com/a001-2/c0544
  1. 2024年1月4日 · 政大宗教研究所教授李玉珍曾撰文解釋部分中國寺院亦有煮臘八粥分贈信徒救濟窮人的傳統因此臘八粥又稱為佛粥」、「福壽粥」;而台灣佛光山寶華寺曾舉辦臘八粥傳溫情活動中台禪寺過往也會舉行臘八圍爐守歲活動與來自全台的護法居士圍爐可見臘八節仍深植民心。 臘八粥材料作法全攻略:鹹粥、甜粥材料大不同. 臘八粥是傳統農業社會中流傳下來的食物,因此用於煮粥的材料也以雜糧、豆類、乾果為主。 李玉珍教授分析,有史料紀載,南宋時會用胡桃、松子、菇菌、糖栗熬煮,其他材料還包括:花生、紅棗、桂圓、葡萄、白果、菱角、玫瑰等,貴族、富豪之家越顯奢華。

  2. 2022年1月10日 · 臘八粥故事由來1惡鬼怕紅豆. (來源:網路) 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百姓不堪其擾,也因此認為若小孩得病、中風、身體不好等症狀,都是因為惡鬼作祟。 而農曆臘月期間疫鬼作祟,惡鬼也更加猖狂,這些惡鬼什麼都不怕只怕紅豆(赤豆),久而久之,百姓習慣在臘月初八這天以紅豆等各式豆類煮粥,以去除厄運,也為新年祈福祈求吉祥。 臘八粥故事由來2、釋迦牟尼得道. 相傳是從印度傳來,釋迦牟尼在未得道以前,曾餓倒在河邊被一位路人用臘八粥救助。 釋迦牟尼恢復元氣後走到了菩提樹下,在 12 月初 8 這天成道,因此佛教徒也會在這天煮臘八粥以表紀念。 臘八粥故事由來3、朱元璋意外得食材. (來源:wikipedia)

  3. 臘八粥 ,又稱 佛粥 ,是一種在 臘八節 用由多種食材熬製的 粥 ,因應材料不同又有「 八寶粥 」、「 七寶粥 」、「 五味粥 」等名稱。 中國民間傳說來自 天竺 [1] 。 南宋文人周密撰《 武林舊事 》說:「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 臘八喝臘八粥的習俗主要流傳於中國北方,一些大的寺廟也會捨粥施膳。 起源 [ 編輯] 漢地相傳農曆 十二月初八 這一天是 世尊 釋迦牟尼佛 佛成道日 [2] , 四大天王 從天上來到人間,分別以內裝有八寶飯的金、銀、琉璃、瑪瑙等缽供養世尊,世尊欣然接受後將四缽合而為一。 為了紀念佛陀成道,一些佛教寺院會在這天煮粥供佛,並分送十方善信。 而這天(農曆十二月初八)習俗上又稱「臘八節」(或稱「法寶節」)。

  4. 2024年1月17日 · 」臘月是辭舊迎新日子,舉行盛大慶典是為了向祖先回報一年收穫;因為臘祭在十二月(丑月)舉行,這樣沿襲下來就把處在冬末春初、新舊之際農曆十二月稱「臘月」。 至於「臘」意思,有說「臘」指「合」,臘祭即合祭諸神;也有說「臘」指「獵」,獵禽獸作祭祀祖先之用。 但公元1世紀佛教傳入中國後,漢地相傳農曆十二月初八這一天是世尊釋迦牟尼佛佛成道日,為了紀念佛陀成道,一些佛教寺院會在這天煮粥供佛並分送十方善信。 這就是臘八粥也被稱為佛粥原因。 而也因為在中國很早就有了臘八粥,所以傳說臘八粥跟明代朱元璋有關故事就顯得不可信。 臘八粥因應材料不同又有「八寶粥」、「七寶粥」、「五味粥」等名稱,但通常包括糯米、豆類如紅豆、綠豆等、桂圓、蓮子等乾果、核桃、杏仁等堅果,冰糖或紅糖。

  5. 2024年1月18日 · 臘八粥由來和佛陀成道有關. 農曆十二月又被稱為「臘月」,而農曆十二月八日是佛陀成道日。 在這一天,寺院都要舉行紀念法會,稱為成道會、臘八會,並以「臘八粥」供佛饗眾。 但佛陀成道日為何要供養臘八粥呢? 根據《星雲大師全集47‧佛教叢書6》所述,其緣由要追溯到佛陀成道之前,牧羊女供養悉達多太子乳糜的典故,後來中國的佛教徒乃起而效之,於每年農曆十二月八日當天,以五穀及諸果物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 相沿至今,此風氣漸漸廣傳至民間,一般人也在這一天煮食臘八粥,成為民間風俗之一。 DIY養生「四神臘八粥」材料、做法一次看懂. 冷冷的冬天,來上一碗熱呼呼的暖粥,不僅讓人倍感溫暖。 周宗翰 中醫師表示,適量的穀物與堅果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的機率。

  6. 吃臘八粥的由來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為了要慶祝農曆年前的豐收因此在這天喝臘八粥來慶祝。 第二種說法 :謠傳朱元璋當上皇帝建立明朝後,要求御膳房熬煮雜糧粥,並且賜給文武百官品嘗,不久流傳民間成為習俗。 第三種說法 則最為普遍:相傳是從印度傳來,釋迦牟尼在未得道以前,曾餓倒在河邊被一位路人用臘八粥救助。 釋迦牟尼恢復元氣後走到了菩提樹下,在12月初8這天成道。 因此佛教徒也會在這天煮臘八粥。 臺灣吃臘八粥的習俗,是到了清朝初期才普遍的,康熙在位時,曾經賜功臣臘八粥喝,因此被視為一種榮譽的象徵。 當時的民間則習慣在天沒亮前就吃粥,並且特意留下許多吃不完的粥,有「富貴有餘」的寓意。 台灣原本只有「甜粥」,隨著後來的人製作出用肉片、木耳、蝦仁等乾貨材料煮成的鹹粥,鹹粥也越來越受歡迎。

  7. 起源. 漢地相傳農曆 十二月初八 這一天是 世尊 釋迦牟尼佛 佛成道日 [2] , 四大天王 從天上來到人間,分別以內裝有八寶飯金、銀、琉璃、瑪瑙等缽供養世尊,世尊欣然接受後將四缽合而為一。 為了紀念佛陀成道,一些佛教寺院會在這天煮粥供佛,並分送十方善信。 而這天(農曆十二月初八)習俗上又稱「腊八节」(或稱「法寶節」)。 唐宋盛行臘八食粥風俗, 北宋 孟元老著《 東京夢華錄 》記載:「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隊念佛……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 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 」 [3] 南宋 吳自牧《 夢梁錄 》也說到:「十二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各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亦名 佛粥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