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culture.ifeng.com

      圖片: culture.ifeng.com

      • 文 (1)……碑在京興福寺陪常住…… (2)……大雅集……晉右軍將軍王羲之行書勒上…… (3)也。 肇自石樓東鎮,守封司地之班;金冊西符,啟命將軍之秩。
      kknews.cc/zh-tw/culture/3bbajby.html
  1. 2018年2月1日 · 《興福寺半截碑》為唐代興福寺僧人大雅等集東晉書法家王羲之行書所刊碑刻。 筆法較懷仁集聖教序遠甚,而碑文中有「開元九年」字樣,疑其從聖教序諸刻中摹集,未見右軍真跡,故其字精神筋力仿佛,生動不比懷仁。 然其古淡之趣,歷代書家均重之。 此碑書法,用筆方面,王羲之的內撅和王獻之的外拓,兼而有之,故既精斂又華滋,結字方面,字形方長,以長方居多,似欹反正,略有左低右高之感。 縱觀通篇,筆筆呼應,字字連貫,無斷續處,亦無呆滯之處,給人一種筆不離紙,腕不停運,有通篇連貫的氣勢。 頗具秀美雄健之勢,王羲之的筆意俱在,故成為學習王羲之行書者的理想範本之一。 興福寺碑,明萬曆年問於陝西西安出土,出土時此碑缺其上少半部,故俗稱「半截碑」。 碑殘字中「公諱文」上有一「吳」字,故此碑又稱「鎮國大將軍吳文碑」。

  2. 2019年12月21日 · 《興福寺斷碑》又稱《吳文碑》,俗稱「半截碑」唐僧大雅集晉王羲之書。 唐開元九年(721)立,明萬曆間(1573—1619)於陝西西安出土,殘存下截,高81厘米,寬104厘米。

  3. “興福寺斷碑”又稱“吳文碑”,俗稱“半截碑”唐僧大雅集晉王羲之書。 唐開元九年(721)立,明萬曆間(1573—1619)於陝西西安出土,殘存下截,高81厘米,寬104厘米。

  4. 2011年3月1日 · 歷代拓本精華興福寺斷碑》為“歷代拓本精華”系列叢書之一,精選館藏底本,為首次四色精印,並延請專家釋文。《興福寺斷碑》又稱《吳文碑》,俗稱《半截碑》唐僧大雅集晉王羲之書。

    • 概觀
    • 基本介紹
    • 作品簡介
    • 作品釋文
    • 作品說明
    • 作品欣賞
    • 作者簡介

    《興福寺半截碑》為唐代興福寺僧人大雅等集東晉書法家王羲之行書所刊碑刻。此碑又稱《吳文碑》或《鎮國大將軍吳文碑》。因出土時僅存下半截,故稱“半截碑”。此碑存35行,殘存每行23、24、25字不等,中空3行。該帖行氣流暢,摹刻精良,為研習王羲之書法之重要碑刻,存於陝西省博物館碑林。

    •書名:興福寺半截碑

    •又名:吳文碑,鎮國大將軍吳文碑

    •作者:王羲之

    •類別:書法

    •年代:東晉

    •字型:行書

    《興福寺半截碑》為唐代興福寺僧人大雅等集晉王羲之行書所刊碑刻。此碑又稱《吳文碑》或《鎮國大將軍吳文碑》。721年(開元九年)立於長安,徐思忠等刻字,菩提像一鋪為居士張愛造。因出土時僅存下半截,故稱“半截碑”,久棄置西安城南城隍廟中。明萬曆間,王堯惠見之,語郡守移至西安泮宮,始顯揚於世。此碑存35行,殘存每行23、24、25字不等,中空3行,現存於陝西省博物館碑林。碑身兩側浮雕陰文花朵,一鳳立於花葉,葉兩邊各立一人,下一佛騎獸也立於花葉。左側佛向後,右側向前,刻藝精湛。

    (1)……碑在京興福寺陪常住……

    (2)……大雅集……晉右軍將軍王羲之行書勒上……

    (3)也。肇自石樓東鎮,守封司地之班;金冊西符,啟命將軍之秩。 雖……

    (4)師。中尉總南宮之禁,其或膽剛如鐵,……操緊明霜;酌龍豹之神韜……

    (5)之策。名溢寰海,功埤動植,其誰由然哉? 惟大將軍矣。公諱文,字才……

    (6)大夫行內給事,……父節……皇朝金紫光祿大夫,行內常侍,七貂……

    今人楊震方先生在《碑帖敘錄》中以為,碑殘字中“公諱文”上一字作“吳”字,有稱《吳文斷碑》者。但非“吳”字,以文法論,上句末當為“矣”字,因此稱《吳文碑》不正確。然此說相延已久,以至於馬子云和施安昌先生所著的《碑帖鑑定》一書也稱其為《鎮國大將軍吳文碑》。

    此碑於明萬曆間發現後就有傳拓,是謂初拓。初拓第廿行“四序”之“四”字完好。清初拓本,“四”字損而可辨。以後其中二筆與右半已損連,又二十五行“瘞將軍於地下”之“軍於”二字筆道未損。方藥雨先生在《校碑隨筆》中認為舊拓八行,“斷裁”之“斷”字、“斤”部未損。亦云:廿七行“及厭麈滓”之,“及”字應是“乃”字,出土初拓本尚未泐成“及”字。可見對此碑拓本鑑定之方法,各家並不相同。

    此本第十九行尚書,第二十行窺四序諸字雖然完整,和聖教序一比,頓覺差異。第八行裁斷完整。第三十行卻少了聖主承知四字。和台灣大眾書局的全拓比較,的是同出一石。全拓本的石紋不經修飾,原味極濃,可惜每行開始的一些半殘字被剪除,印版反差偏高。如果能比較兩本原拓,便可看出是否被碑賈修飾過。 試和蘭亭神龍本、聖教序北宋拓本相比,大雅的勾勒功夫不稱極致,而是存形尚意,集得似乎一人同時寫成。所以,臨聖教序者如果兼臨此碑,也許能將大王書訣更快消化,轉成己用。

    《興福寺半截碑》行氣流暢,摹刻精良,為研習王羲之書法之重要碑刻。清代楊賓謂唐代集王書者有十八家,推《聖教》為第一,《興福寺》僅次於《聖教》。安世鳳在《墨林快事》中稱“大雅乃興福寺僧,故世謂之《興福帖》,其集王字,顧獨得其精神筋力,儼如生動,不比懷仁,只得其形模,並其古澹之趣而已,是以書家重之。”楊震方先生對其讚賞有加,《集字聖教序》認為,時代離王羲之不遠。碑字亦低劣,但由和諧而書,自有其優越興福寺半截碑之處。又因在結體上亦有優點,故很難定其優劣。愚以為興福寺選字摹刻雖不及聖教,但結字和字與字之間的映帶關係似可勝出。

    王羲之(303—361),東晉書法家,字逸少,號澹齋,漢族,祖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會稽(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人稱“王右軍”、“王會稽”。其子王獻之書法亦佳,世人合稱為“二王”。代表作品有楷書《黃庭經》、《樂毅論》、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蘭亭集序》、《初月帖》等,被後人譽為“書聖”。361年(東晉昇平五年)卒,葬於金庭瀑布山(又稱紫藤山),其五世孫衡舍宅為金庭觀,遺址猶存。

  5. 《興福寺斷碑》又稱《昊文殘碑》,以其出土時僅存下半截,俗稱為《半截碑》。 此碑於明萬曆年間發現於西安市南城壕中。 殘碑高八十厘米,寬一百零三厘米,二十五行。

  6. 興福寺碑》,於公元721年(開元九年),由王羲之行書刻成,又稱《吳文》或《鎮國大將軍吳文》。 因出土時僅存下半截,故稱“半截”,現存於 陝西省博物館 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