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 第二次鴉片戰爭,又稱英法聯軍之役,發生於西元1856年至1860年(咸豐六年至十年)間,因英國與法國認為清朝未有履行之前《南京條約》中的承諾,在亞羅號事件及廣西西林教案為導火線下,組織英法聯軍入侵清朝中國的戰爭,被認為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延續;又被英國人稱為「亞羅號戰爭」 、「英法對華遠征」 或「第二次英中戰爭」。
www.wikiwand.com/zh-tw/英法聯軍之役
其他人也問了
第一次英法聯軍之役是何時簽訂的?
英法聯軍為何被稱為“亞羅號戰爭”?
英法聯軍為何要釋放巴夏禮等談判人員?
英國軍官為何帶回英國獻給維多利亞女王?
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後,清帝為何被迫簽訂《北京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英語: Second Opium War;法語: Seconde guerre de l'opium ),又稱英法聯軍之役,發生於西元1856年至1860年(咸豐六年至十年)間,因英國與法國認為清朝未有履行之前《南京條約》中的承諾 [3],在亞羅號事件及廣西西林教案為導火線
第二次鴉片戰爭 (英語: Second Opium War;法語: Seconde guerre de l'opium),又稱 英法聯軍之役,发生于西元1856年至1860年(咸丰 六年至十年)间,因 英國 與 法國 认为清朝未有履行之前《南京條約》中的承諾 [3],在 亚罗号事件 及 廣西西林教案 为导火線下,组织英法联军入侵清朝中国的戰爭,被認為是 第一次鴉片戰爭 的延續;又被英國人稱為「亞羅號 戰爭」(Arrow War)、「英法對華遠征」(Anglo-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或“ 第二次英中战争 ”(Second Anglo-Chinese War)。
基本介紹. 名稱:第二次鴉片戰爭. 地點:中國(清) 時間: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參戰方:英法聯軍、中國. 結果: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參戰方兵力:17700人,173艘軍艦(聯軍) 約290000人(清軍) 傷亡情況:405人傷亡(聯軍) 2150人傷亡(清軍) 參戰2萬,傷亡2000. 主要指揮官:愛德華·霍巴特·西摩爾,葛羅,額爾金伯爵. 主要指揮官:清鹹豐皇帝,葉名琛,僧格林沁. 領土變更:英割九龍司;俄割150多萬km^2. 簽訂條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等. 根本原因: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利益. 幫凶:美國、俄國. 背景. 修約失敗. 第一次鴉片戰爭 後,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相繼侵入中國。
第二次鴉片戰爭(英語: Second Opium War;法語: Seconde guerre de l'opium ),又稱英法聯軍之役,是西元1856年至1860年9月22日英國與法國因為清朝未有履行之前南京條約中的承諾,在亞羅號事件及西林教案為導火索下,組織英法聯軍入侵大清的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英語: Second Opium War;法語: Seconde guerre de l'opium ),又稱英法聯軍之役,發生於西元1856年至1860年(咸豐六年至十年)間,因英國與法國認為清朝未有履行之前《南京條約》中的承諾 [3],在亞羅號事件及廣西西林教案為導火線
英法搶劫了圓明園,並且焚燒了圓明園,為什麼不能燒皇宮?大沽口之戰,是清軍真正的第一個勝利...
- 92 分鐘
- 115.3K
- 左為
第二次鴉片戰爭 (英語: Second Opium War;法語: Seconde guerre de l'opium),又稱 英法聯軍之役,發生於西元1856年至1860年(咸豐 六年至十年)間,因 英國 與 法國 認為清朝未有履行之前《南京條約》中的承諾 [3],在 亞羅號事件 及 廣西西林教案 為導火線下,組織英法聯軍入侵清朝中國的戰爭,被認為是 第一次鴉片戰爭 的延續;又被英國人稱為「亞羅號 戰爭」(Arrow War)、「英法對華遠征」(Anglo-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或「第二次英中戰爭」(Second Anglo-Chinese 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