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4月5日 · 蔡壁如 台北市政府市長辦公室主任,曾任台大醫院加護病房護理師、葉克膜(ECMO)小組組長。 你聽過「偽惡」這個詞嗎? 最簡單地解釋, 偽惡就是「不怕被討厭」 :表面上罵人毫不留情、脾氣暴躁又沒耐心,實際上卻是個工作能力強、刀子嘴豆腐心、有肩膀勇於承擔責任的人。 如果你的主管正是這樣的「偽惡者」,應該如何在對方底下做事? 最適合回答這個問題的人,就是台北市政府市長辦公室主任蔡壁如。 突破舒適圈,成為多功人才. 從台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葉克膜團隊到台北市政府,蔡壁如與柯文哲共事超過20年,以「血滴子」一般的執行力使命必達,成為柯文哲不可或缺的左右手。

  2. 2017年7月14日 · 2016年9月,柯文哲取消重陽敬老金。 他在演講中解釋,戰後嬰兒潮與台灣少子化雙重效應之下,依照目前情況,台北市在 2020 年,65 歲以上老人人口比例將超過 20%。 3 年前,台北市重陽敬老金發放預算才 2 億多元,後來變 7 億元;若制度不改,將會變 10 億元。 他自嘲,這件事讓他民調下跌15%,但也並不會因此政策急轉彎,反而是不斷重申自己的理念「對的事情就去做」。 2016年11月,歷經18年的環南市場改建案終於開始動工。 主任秘書告訴柯文哲,改建案是他進台北市府寫的第一份公文,過了18年,他都當上主任秘書了才終於可以執行。 柯文哲在當上市長前,對市政並不熟悉。 真正熟悉內情、知道該做什麼事情的人,其實是市政府內的文官。

  3. 2024年5月22日 · 本土連鎖咖啡品牌路易莎突然公告基於整體經營環境及業務發展考量決定自行撤回股票上櫃申請案件並表示將於適當時機再重新提出申請。 路易莎於 2021 年登錄興櫃,並在 2023 年 2 月 21 日送件申請上櫃,然而在 2024 年 5 月 22 日突然宣布撤件。 路易莎 22 日股價收 139.5 元,漲幅 1.51%。 攤開路易莎財務報表,2023 年全年營收達到 23.67 億元,年增 9.38%,稅後淨利 1.24 億元,EPS 達 6.28 元;2024 年第一季營收 5.72 億,年增 2.67%;稅後淨利為 3068 萬,年增 10.33%,EPS為 1.5 元,營運表現相當正常。 營收狀況? 路易莎突宣布撤回上櫃申請,將於適當時機再送件.

    • 大方微笑並主動說聲「你好」
    • 主動徵求大主管建議,但要幫直屬主管做足面子
    • 加入跨職能團隊,並自願寫會議紀錄
    • 發現問題,主動找出解決方法

    如果你在公司走廊遇到大主管迎面而來,你會怎麼應對?是害羞地點頭,還是會主動問好?有些人遠遠看到權威人士迎面而來就會落荒而逃,或選擇繞路。 記住,如果你想讓大主管認識你,就應該大方地直視他,並微笑說聲「你好」,如果發現他不記得你,就重新自我介紹,把大主管當成你最重要的客戶,好好維繫關係。

    你可以透過電子郵件詢問大主管在工作上或自我成長的相關意見,但做這些事情之前,要先確認你的直屬上司不介意你這麼做,否則會讓他覺得你越級上報。 假設上司要你研究新的供應商,而你知道大主管的人脈中,有幾個人很符合條件,你不妨主動把名單寄送給他,詢問他的意見與想法。於此同時,你可以在信件中用這樣的開頭:「John(直屬上司)認為你能提供我們一些有幫助的想法……」,幫直屬上司做足面子。 無論最終有沒有談成合作,都記得要寫信給大主管報告後續,並向他道謝喔!

    加入跨部門、跨職能的團隊討論,並自動在會議中做紀錄,更於會後將會議記錄寄給大家,也同樣是一種貢獻。大多數的人會認為會議記錄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也認為沒有人會在意,但其實,它是讓你提升能見度的機會。 詢問團隊成員,是否要把副本寄給他們的主管,也順便詢問主管,要不要也把副本寄給大主管。如果他們說好,你的文字、你的名字,就會被資深主管團隊注意到。

    身為第一線的系統操作員,你一定最了解公司系統的優缺點,如果你發現問題,就該想辦法解決,並讓主管和大主管知道最終結果。 以一位全球非營利組織裡的行政助理為例,她發現公司的顧客追蹤系統既不正確,也很難使用,而且許多同事也有類似的想法,於是她開始著手研究系統。 透過朋友與同事的協助,新系統終於研發出來,她把提案呈交給主管和大主管,最終不僅獲得推動專案的經費,還爭取到新的領導職務:監督新系統的轉換和管理。

  4. 2019年6月11日 · 3. 著重個人目標: 小組成員的專業不同,對問題的定義也不同,按常理,人會對與自身相關的議題特別敏感,就可能發生決策目標偏離組織目標、轉向個人目標的情況。. 鴻海接下來的經營規畫,正式脫離郭台銘一人決策模式,邁向多人共治的時代。. 劉揚偉也 ...

  5. 2018年10月11日 · 1. 受教:懂得接納不同意見,否則難以繼續向上升遷. 受教,乍聽是要求工作者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全部得聽從主管的意見。 然而蔡恩全定義的受教,其實用英文「coachable」來表達更為精確,意指願意傾聽、接受不同的意見,同時能正視自己的不足,付諸實際的改變。 當你具備這樣特質時,自然有更多人願意教導你,進步速度也會增加,建立起更堅固的人際關係。 而良好的人際關係,就能決定一位工作者的成就。 他提到一位過去的部屬,就是典型的反面例子。 這位部屬的工作能力很強,對自己非常嚴格,待人處事卻不夠圓滑,經常會不顧場面指責主管或同事,即使他的邏輯正確,仍然沒人想和他溝通。 無論他到哪個產業服務,都彷彿有天花板,難以升遷,「原因就在他無法和任何人合作,更不用說帶領團隊。 不過,要怎麼避免自己步上這樣的後塵?

  6. 2020年5月27日 · 一般來說取得學位如何融會貫通理論與實務與其他產業菁英交流等都是念完 EMBA 會獲得的成長,但有些成長並非立即可見 。 以「學員交流」為例,短期收穫是,與教授、各界菁英在課堂上對特定企業案例交換意見,能跳脫以往的框架思考,從中得到新觀點、想法。 拉長時間看,這些情誼的建立並非奠基於工作,能更深入交流,日後如果有任何問題都可詢問彼此意見,也可能促成跨產業合作的機會。 Q5:取得 EMBA 學位,升遷、創業更容易? A: 綜觀許多學校的統計,念完 EMBA 的人可能會發生幾種轉變: 組織內的平行或垂直調動、跨組織轉換跑道,也可能被挖角,或是創業,但這些結果不能完全歸功於 EMBA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