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5日 · 1975年,蔡曉芳於北投貴子坑創設「曉芳窯」,舉凡中國歷代各種名窯瓷器都在其手中復活,從宋代的汝、官、哥、定、鈞、龍泉,到元、明、清三代的青花、釉裡紅、五彩、鬥彩、粉彩,以及孔雀藍、嬌黃、各式紅釉等單色瓷,其所掌握的釉藥全面且 ...

  2. 蔡曉芳 (英文: Tsai, Hsiao-Fang)(1938年8月30日—2024年4月7日) 台灣 陶藝家,出生於台中縣清水,青少年時期所學為電機科,家中兄長有與藝術相關,1962年參與中國生產力中心與貿易中心所舉辦的第一屆窯業工程人員訓練班,之後從事陶藝行業,擅長研發仿古釉 ...

  3. 2004年9月1日 · 台北工專電機科畢業的蔡曉芳,剛就業時,為了研究電機材料,參加生產力中心舉辦的窯業工程人員訓練班。 結業之後,受到日籍老師的鼓勵,離開電機工廠,從事磁磚顏色的研發工作,也開始在家裡的庭院燒窯,嘗試陶藝創作,並投入最複雜的釉藥與材料研發。 過於純真的個性,曾讓他遇到挫折。 由於他作品的顏色、造型與材質不斷推陳出新,在市場上頗獲好評,吸引不少鶯歌陶瓷廠老闆的目光,請他到工廠擔任顧問。 其中接連有兩家老闆在一年之後,學到他獨門的釉藥比例與配方之後,認為他失去利用價值,就請他捲舖蓋走路。 單純的個性,讓他遇到兩次教訓,但卻不會氣餒喪志,反而更心無旁鶩,專心工作。 「他們忽略簡單的技術背後蘊藏很多學問,」蔡曉芳專注材質、手工繪圖顏色的研發,並親自在高溫窯爐前監督溫度、維持品質。

  4. 張大千晚年的「大風堂款」單色釉瓷瓶、筆洗、餐盤等各式器物都是交由曉芳窯燒造。日本美術評論家吉田耕三再見過蔡曉芳作品後認為「蔡曉芳是唯一能超越日本人的中國陶藝家。」

    • 概觀
    • 曉芳窯
    • 年表
    • 二三事
    • 斜坡聚落
    • 仿古瓷

    曉芳窯是台灣名窯,以仿古瓷聞名,其品質在台灣至今還無人能出其右。曉芳窯的主人蔡芳先生今已79歲了,從事仿古瓷器的燒制超過30年,已有一萬多個品種,舉凡中國歷代各種名窯瓷器,曉芳窯都仿製過。

    不過,曉芳窯並非單純追求亂真,而是嘗試超越古瓷藝術之美。一些寶島的業內行家甚至認為,曉芳窯的仿古作品往往比真的古瓷器還完美,因為現代的燒制技術和條件已遠勝古人。

    曉芳窯各種仿古瓷器中最具特色的應屬仿宋汝窯瓷。這種在歷史上曇花一現的名瓷充分體現出北宋皇室的特殊審美觀,追求的是“雨過天青雲破處”的玄妙顏 色。那溫潤如玉的釉色中分布著若隱若現、大小不規則的開片或冰裂紋,呈現出奇妙的藝術效果,令人眼見心喜,愛不釋手。其實曉芳窯仿元明清代的青花瓷、仿清 代的粉彩瓷,也是很有特色的上乘之作,但由於老畫工逐漸凋零,後繼乏人,這些需要畫工的精品瓷日漸減少。 當年蔡曉芳有幸得到台北故宮高層的賞識,特準他近距離觀摩館藏瓷器,並為台北故宮仿製過不少經典名瓷,像台北故宮珍藏的汝窯水仙盤、溫碗等,當年曾代替真品到海外參展,隨即成為藏家爭相收藏之物。

    曉芳窯仿汝瓷的成功秘訣在於其獨特的釉色秘方和燒制工藝,而設在北投的窯廠是從不輕易讓外人進入的。走進蔡曉芳位於北投的兩層瓷器展室,仿佛進入了記 載了古陶瓷歷史的博物館,從宋代的汝、官、哥、定、鈞、龍泉,到元明清代的青花、釉里紅、五彩、鬥彩、粉彩等,一應俱全。回頭客和慕名前來者每天是絡繹不 絕,當中不乏許多來自祖國大陸的愛好者。難得的是,蔡先生有三女一子,皆有志承繼家業,並力圖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今年,他們還在上海設立了門庭,其店內的陶瓷精品無半點瑕疵,幾近苛求。作為台灣陶瓷界的一朵奇葩,曉芳窯多年來對中國古陶瓷藝術的繼承和發展,是值得肯定的。

    西元1975年,蔡曉芳夫婦胼手胝足地於北投創設了曉芳窯。從最初對陶瓷單純的喜愛,到後來一頭栽進這個領域直至今日,他們揉捻創造出了一顆「逾時空膠 囊」,從宋朝「汝窯」的溫潤內斂,到元、明、清三代青花瓷的呈色及圖案紋理,乃至清朝粉彩、鬥彩的清亮、豔麗;以及孔雀藍、嬌黃、青瓷與各式紅釉等單色釉 的再現。中國陶瓷的精髓就這麼地被包含在每一件作品裡,讓我們在經過百千年後仍能感知古人的氣骨與神韻,此外,那對於現代(當代)性的美學苛求亦無疑地著 附現顯在其精粹的造型之中。

    在曉芳窯的器物中,其如同玉或君子一般曖曖內含光的特質,俱十足顯透出宋代以來相承的氣韻與風骨。她所附帶給觀者的,是一種文化、一種傳承以及一種生命的潛質,而此種種均來自於曉芳夫婦對陶瓷的堅持與執念。

    曉芳窯一向堅持追求於作品的完美,無論在釉色、胎土、繪工、形制比例及燒窯技術上均要求達到美善的境界。也因此,其作品常受邀及代表台灣赴海外展出,將中 國精緻的陶瓷文化帶回世界的舞台;此外,曉芳窯更希望藉由進一步的推廣,以消弭藝術與生活間之區隔,盼能將此種細緻重置於每個人心靈的角落。

    1938生於台中縣清水鎮,受教於清水國小、彰化中學、台北工專電機科。

    1962-64進入中國生產力中心與貿易中心所舉辦的第一屆窯業工程人員訓練班。

    1963進入北投王冠窯業瓷磚窯業工廠擔任技術課長。

    1964赴日本國立通產省名古屋工業技術試驗所陶瓷部深造,師事加藤悅三(kato)、金岡繁人(Kaneoka)等。

    1964-74 於瓷磚窯業工廠從事釉藥研究與窯業生產技術指導,期間並首創窯變釉瓷磚。

    1972-75應畫家顏水龍之邀擔任實踐家專美工科陶藝老師。

    或許對旁人來說,父親因其從事的工作之故,而顯得與他人不同且甚至有點「神秘性」。但較之於我們,卸卻了那層「距離」,他仍是屬於生活與平凡的。不過事實上,自父親從事陶瓷創作以來,由其所經歷交遊的事跡中卻又顯然透著某種不平凡的「傳奇性」與「時代性」,或許,這一路走過的痕跡對他來說,一切都只是「自然發生的」,然而身為子女的我們,從小就見到了他對陶瓷無止盡的熱忱與付出,且確信他在這個時代是具有無可替代的位置。當我們試著將其記憶檔案重新翻起,借閱當時的記憶以及連結人事物的關係與前後秩序,此時,那個屬於父母與曉芳窯的過去將漸漸地完整清晰。而這不單只是懷舊的回憶,這些點滴更能凝聚充盈自身的生命,因為那不僅是父母與曉芳窯的過去,亦是我們的過去,更是這時代的一種記憶。而今,我們試著憶起⋯⋯。

    蔡曉芳先生1938年生於台中縣清水。其兄長們對於藝術和設計方面均多有涉獵,但家長為其未來出路著想,乃鼓勵他選擇台北工專電機科就讀。畢業後不久,他為了想了解窯業以及進一步研究電子和電機材料用爐的知識,故於1962年進入中國生產力中心與貿易中心所舉辦的第一屆窯業工程人員訓練班。期間因表現受到肯定,遂於第二年,經日籍教授田中稔先生推介進入北投一家瓷磚窯業工廠擔任技術課長。越年再通過甄試,乃赴日本國立通產省名古屋工業技術試驗所陶瓷部深造,師事加藤悅三、金岡繁人等。返國之後仍繼續原瓷磚廠的工作,並憑藉著所學得的經驗,一方面從事釉藥研究,一方面擔任生產技術指導,解決從制壞施釉到燒成的所有問題,並於這期間創造出台灣首見的窯變釉瓷磚。同時間,應顏水龍先生之邀於實踐家專美工科擔任陶藝老師,春風化雨近三年。

    在對於陶瓷那股強烈的興趣驅策之下,使其每每在工作之餘,仍繼續於家中做實驗。且常常就地取材,利用如雞蛋殼、木灰、粗糠、牡蠣殼等等材料研製為釉藥後做成試片,寄放於包含隧道窯、煤炭窯、美國制瓦斯窯等等不同的窯場中燒制,如此一來,便能了解各種窯場的燒結狀態差異與獨特之處。到了1974年,他在士林中正路213巷裡的租屋處內僅只一坪(二層樓房樓梯間轉角)的角落,根據經驗、理論甚至想像,親手打造出第一個窯爐,並為了測試而燒出了第一件瓷器作品。完成後,他試探性地帶著燒制的第一個成品——寶石紅釉杯(Ruby-red glazed cup)前往古董街尋求專家鑑賞,意外竟受到多位古董商的激賞而紛紛向他索求作品。這一件事,強化了他持續創作的動力與信心,自此,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創作,遂逐漸脫離了瓷磚方面的工作,全心致力於陶瓷創作。

    在1974年結束瓷磚工作之後,受聘於鶯歌隧道窯場任職技術顧問與廠長,負責配釉、開工運轉等等工作,不過,期間卻常因某些因素干擾以致迭換工作。接著,應友人之邀合夥製作瓷器,專研於配釉與燒窯,其種類涵括各種高溫紅釉、鈞窯、天目釉、鐵釉等等。只是一年不到,在合伙人要求增資而缺乏資金的情況下,不得不同意離開。為了能繼續創作,他在鶯歌租了一間約6、7坪的小工作室,在裡面放置一台拉壞機、一些二手老舊的配釉機具很克難地繼續工作著,且因無力負擔窯爐成本,故於鄰近處租窯以暫時解決燒窯問題。而很快地,部份同業就發現他總是能燒出不同於他人的釉色,也因此他們均爭恐地將自己的試片放入他的窯中燒制,並視其為標準窯。只是沒過多久,工作室卻屢遭不名人士侵入翻閱燒窯與配釉記錄,並多有東西失竊,於是只得再次覓尋工作場所。

    離開鶯歌之後,為了能打造屬於自己的窯,故在1975年於北投杏林三路找到一棟有院子的住處,至此始能免受外在干擾而專心創作。夫婦倆在原物料極度缺乏與取得不易的情況下,仍克服種種困難,製作出許多良品美器。起初,作品幾乎為自創的各類小型器物,漸漸也接受如台灣與香港古董商的各種訂製,種類從天目、鈞窯、紅釉、桃花紅、民窯青花、越窯青瓷等等不一而足。此時並聘用拉壞師父以外的人才從事繪畫與雕刻,如此更能將創作的觸角延伸至更深更廣之處。

    在這段期間,因此常至故宮研賞歷代陶瓷,有一回因為神態過於投入而引起當時瓷器組組長的注意。於交談中,蔡先生直率地表明個人的研究興趣。正因為他那真誠的態度,始能經由該組長向上級反應,在工作人員與警衛的戒護之下,破例打開展示櫃讓他以最直接的方式,盡情研究賞析故宮的鎮館之寶——紅釉觀音瓶。數年之後,更因此機緣得以為故宮仿製歷代器物赴海外展覽。

    漫步於巴黎,踏在由石塊砌成的道路上,百年前的法國彷佛從踩下的每一步與每一聲中迴蕩著,觸動且系牽著旅人的神經;穿梭在宛若羊腸的小路,環顧四周的建築則似乎將你引入過往時光。在運河交錯羅織的阿姆斯特丹,隨著水影與兩旁綽約的樹影晃動下,那十七、十八世紀就已矗立著的,由赭紅色砌磚與各式山牆構成的建築,會讓你誤以為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 1609-69)也許正在畫室蝕刻作畫,或想像著維梅爾(Jan Vermeer, 1632-75)作品裡那被光線染暈了的房間。而柏林,不管其中正在興建多少的新建築群,那些從炮火中倖存的老建築仍教人感動與凝思……。

    這樣的感覺或許過於懷舊和浪漫,但不可否認的,我們的確不會花太多時間在異國欣賞玻璃帷幕大樓、繁忙擁擠的街道或交通系統這類「當代性的現實」,相反地,尋覓當地特有的風情與人文也許才是旅程的焦點。我們在那曬著不同色彩的光線、呼吸著不同氣味的空氣、品嘗著食物中香料與醬汁的微妙組合、觀賞著收藏在各大美術館與博物館中關於他們的文化與驕傲,而這些四維的時間所遺留下的軌跡則被展示在三維的建築里供觀者覓尋。此外,亦有人會以朝聖的心情,專程到當地看看究竟是怎樣的環境與文化孕育了一些國際知名的品牌。我們常驚嘆著他們對於款式的設計、造型的講究以及質感的要求與執著,而這應是從十九世紀末的英國工藝美術運動(Arts and Crafts Movement)、法國新藝術(Art Nouveau)、以及二十世紀初德國的包浩斯(Bauhaus)所承繼下來那個工藝與藝術相結合的傳統……。

    在如此的氛圍里,我們低首閱讀著「深度」旅遊指南與博物館導覽,試圖勾勒與拼湊出異國的歷史文化與藝術。而在台北,當見到國外的旅人捧著觀光指南在街上轉遛時,他們在這個城市閱讀到什麼?書里又介紹些什麼?我好奇地猜想著……。

    離開嘈雜紛亂的馬路,轉入長長的斜坡,不多時,路漸漸狹小,兩旁沒有悅目的景致,遠不如桃花源記中那落英繽紛之致,不過倒有雞犬相聞之勢,此時,時光似有回溯之感。隨著喘息聲漸漸急促粗重,曉芳窯已在眼前,而在她後面,還有數棟緊緊比鄰的老式洋房。沿著兩旁的岔路向上走去,這些屋宇因已無人行走穿梭而略顯蕭蕪。當初,蔡曉芳先生創設曉芳窯後所需空間日大,乃逐年租賃鄰房以為工作之用,因此漸漸地結成一個頗具規模的制陶「聚落」,而各個房子均以數字編號方便喚之。其中一棟的門柱上至今仍留有用紅漆寫著一個大大的「6」,當年醒目的紅艷早已褪去,不過,門前的老榕也許還記著倆夫婦那四個小孩在它周圍嬉戲的身影。二十多年來,蔡曉芳夫婦與為數眾多的師傅鎮日在這錯綜的空間中逡巡穿梭,夫婦兩不分晝夜地守著大大小小、由自己親手設計的各式窯爐,窯火日以繼夜地燃著,無數的作品就在此聚落中誕生。國內外古董商、收藏家、政商名流與愛好者門限為穿,且將此地視為台灣的「中國歷代官窯」之所。直至近年規模精簡日縮,工作室並由此遷移至八里,但將其中主要的一棟房舍裝設為展示空間,陳列著他們多年來精心製作的器物。

    繞行聚落一周后回到曉芳窯前,推開大門,有個被時間沁染的磚牆所圍砌成的院子,除了左側的青楓與龍眼樹之外,一棵不小的香樟,姿態優雅地聳矗於進門的右方,髣若迎客之姿,又略有倨傲之感,從樹幹那粗糙厚實的質地中彷佛透出其閱歷,雖靜謐卻又似乎能從姿態中讀出其欲言說之語。

    再往前,迎面是一道有著明代青花圖案的自動門,在其略顯神經質的開闔中,我,進到這個空間。踱過如橋般的走道,四周儘是各種釉色與形制的器物,霎時,彷若落入時光長廊,但時間卻似以跳躍式的行進著。宋元明清各代官窯的器物被集結在當下的時空,如同閱覽中國陶瓷史一般,難怪當初這裡曾被稱之為「小故宮」。然而,相對於故宮的器物,我們雖以國之重寶譽之,但那已是載負著時間與歷史意義的「典藏品」,只供觀賞與研究之用而不再屬於生活。但在這裡,器物的生命是「正在發生的」,其再次回歸到「人」的身上,並與觀者之間產生了一種溫度上的接續,似靜似動地牽動著他們心中那塊對美的渴求。

    中央電視台4套訊息(中國新聞):春節前我們曾報導過台灣著名的曉芳窯仿古瓷,這個以陶瓷大 師蔡曉芳 先生命名的品牌,在兩岸仿古瓷行內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特別是曉芳窯燒制的仿古生活實用瓷,如茶具等,連一般消費者都喜愛。其實,曉芳窯的過人之處,在於它獨特的釉色和古韻。今天我們再透過鏡頭,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賞一下。

    研究仿古瓷超過30年的蔡老先生說,幾乎中國歷代所有古窯名瓷他都燒制過,但最初是從仿宋瓷起步。所謂5大名窯,蔡老樣樣精通,而最為外界津津樂道的,是他的仿宋汝窯瓷。

    歷史上曇花一現的汝窯瓷,追求的是“雨過天青雲破處”的玄妙顏色,這充分體現了宋代皇室的特殊審美觀。

    台灣瓷器工藝師蔡曉芳 :大概他[宋徽宗]喜歡這種顏色,當時象喝茶的器皿,他說“定[窯]白[瓷]有芒不堪用”,專門下令要另造青瓷。

    汝窯瓷的釉色素雅溫潤,若隱若現、不規則的大小開片紋路則透顯出奇妙的藝術效果。

    台灣瓷器工藝師蔡曉芳 :因為土跟釉的膨脹係數在微妙差別時就會形成這樣,這個叫冰裂紋。這個叫開片,會越來越多,隨著使用年代,一熱一冷,就會形成這種效果。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15年10月22日 · 張大千八十四歲時,特地為蔡曉芳的花瓶繪製了一幅「歲梅圖」,供曉芳窯轉印燒製,這是張大千畢生之中唯一一幅以陶瓷形式呈現的作品。 三十多年前,蔡曉芳應邀為台北故宮仿製五代、宋、元、明、清的陶瓷文物,其中尤以汝窯水仙盤、溫碗最為著名。

  7. 三十多年前,蔡曉芳應邀為台北故宮仿製五代、宋、元、明、清的陶瓷文物,其中尤以汝窯水仙盤、溫碗最為著名。. 台北故宮到海外展覽,經常用蔡曉芳製作的仿品來代替真品展而蔡曉芳如何掌握宋汝窯釉藥配方,以及製作技巧他從未公開過,今隨他離世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