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圖片: thepaper.cn
- 藺草一開始只是長在河邊、耐鹽分的雜草,曾被當時苑裡的平埔族——道卡斯族的婦女用來編織為器皿,進而吸引漢人婦女學習織成草蓆使用。 若問到藺草帽的由來,當地通行的說法是,清朝時有位婦女叫洪鴦,因為她有個癩痢頭的兒子,就用藺草編織成帽給兒子戴,藺草吸濕又通風的特性能讓症狀減輕,效果很好,就這樣流傳開來。 藺草帽真正變成台灣主力外銷的產品是在日殖時期,不會扎到皮膚,又吸濕的特性,讓藺草受到日本人的喜愛。
thepolysh.com/blog/2017/05/27/yuanlihandweaving/
2017年5月27日 · 蔓延於苑裡的傳統藺草工藝:編織兩代傳承的文化物語,「藺子」 - POLYSH. 曾經有帽蓆街美名的苑裡天下路,在藺草產業逐漸沒落後,從繁榮轉向寧靜;而在這寧靜的老街上,一間百年老房子裡,「藺子」悄悄地誕生。. 藺子的經營者廖怡雅,在近幾年青年返鄉與 ...
苑裡藺草製品的起源可以回溯到西元1727年(雍正5年),居住現今苑裡、大甲一帶的平埔族道卡斯人,習慣將野生的藺草曬乾,編織成容器和草蓆,相對於當時其他地方住民的陶罐與泥土地板,藺草編織的生活器物確實方便許多,引起移民漢人的重視,並開始 ...
2024年9月13日 · 藺草文化館的興建是由於苑裡農會總幹事鄭炳輝先生所發起,並獲得農會與當地居民的支持,從農會基金與行政院文建會各補助五百萬元興建而成,日治時期藺草製品揚名國際,苑裡的藺草文化深深影響著當地的歷史發展,透過苑裡藺草文化館,這項傳統工藝得以
2021年1月27日 · 《臺灣日日新報》1910 年在臺北的一則街頭觀察發現,與一般青年男女學生著西裝、洋裝不同,「少年派」(相對於「老派」)作風的年輕男子們頭戴「林投草帽」、留小辮子,腳踩蝶頭緞鞋,好不招搖。 兩名男子合照(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 館藏號2010.006.0274.0003) 而十分喜歡寫日記的《臺灣民報》記者黃旺成,當然不會漏掉關於他日常衣著的生活紀錄,其中草帽明顯地是他的心頭好:比如有次他一時興起,便一下子下單了一打「林投帽」,送禮自用兩相宜──雖然這或許與他的友人兼臺灣民眾黨黨員白成枝,是藺草帽蓆的編織好手有關,但我們仍可從中窺見草帽在時人生活中的重要性與廣泛流傳。 黃旺成買的「林投草帽」,便是緊跟著大甲藺草帽出現的後起之秀──林投帽。
苑裡藺草帽的歷史,就是苑裡經濟文化的故事。 清朝雍正五年,苑裡當地的道卡斯人發現藺草編織器具的價值。 到了日治時代,藺草帽的年銷量已經達到一千六百多萬頂,成為苑裡最深刻的歷史記憶。 過去,苑裡婦女們靠著編織藺草帽、藺草蓆來補貼家庭收入。 現在早已進入社會的苑裡鄉親,都還記得當年的學校註冊費與吃穿所需,都是靠著藺草、靠著媽媽們的巧手而來。 現在,苑裡的婦女們再度拾起藺草,憑著記憶、靠著學習,一頂頂的藺草帽,一張張的藺草蓆,出現在苑裡的每處角落,藺草文化不再只是發黃相片裡的回憶,而是可以觸摸、可以使用的日常用品。 一個不經意的舉動,觸動一段長達百年的文化,當年洪鴦女士的慧心巧手與傾囊相授,讓藺草從溪中的野生植物,被移植到水田裡,受到照顧,發揮價值,也創造了苑裡的藺草經濟。
故事要從約一百年多前的臺灣說起——據說,臺灣史上第一頂草帽是由一位名叫 洪鴦 的女士製作出來的。 她從 道卡斯族人 日常編織的藺草蓆獲得靈感,在加以改良後,製成遮陽用的草帽。 這項道卡斯人用來以物易物的生活用具,搖身一變成為了暢銷的商品。 日治時期大甲藺草園主題明信片;「 大甲社 」地名即來自道卡斯語 Taokas。 (圖片來源/臺史博提供) 在日治初期,草帽產業獲得了總督府的大力扶植,一夕爆紅。 一方面,這可以說是政府獨到商業眼光的成果;另一方面,日本對於臺灣這座殖民地有著特殊的南方島嶼想像,也促使這種熱帶風情十足的草帽得以進軍國際,如辻商店的廣告宣傳中便可見許多南洋風情的元素。
藺,製成簡單的吊飾、包包、草帽,後來更拜心愛的猴子所賜,嘗試編製猴子、小雞等動物的立體造 型擺飾。 這些充滿童趣的作品,初試啼聲即受到客人喜愛,甚至連當時偶然前來飯店喝咖啡的臺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