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0月24日 · 蘇聯解體(俄語: Распад СССР,羅馬化:Raspad SSSR)以發生在1991年12月25日唯一一任蘇聯總統 米哈伊爾·戈巴契夫辭職,以及蘇聯最高蘇維埃於翌日(1991年12月26日)通過決議宣佈蘇聯停止存在為最終節點,標誌著立國69年 [註 2] 的蘇聯作為以外的

  2. 3 天前 · 19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隨著民族矛盾的爆發及東歐劇變對共產主義思想的衝擊,蘇聯的紅色聯邦體系開始瓦解,同時根據憲法各加盟國紛紛退出蘇聯恢復獨立。

  3. 2022年3月21日 · 蘇聯解體30年:彼時,當地發生了什麼?. 由2021年回溯到30年前的12月25日,隨著蘇聯總統戈巴契夫的辭職,世界最大的帝國蘇聯也跟著解體。. 當時 ...

  4. 2021年12月25日 · 蘇聯於30年前的199112月25日宣告解體,戈巴契夫辭去蘇聯總統,俄羅斯第一任總統葉爾欽在克里姆林宮降下蘇聯鐮刀鐵鎚旗,升起了俄羅斯三色旗。

    • 概觀
    • 基本介紹
    • 歷史背景
    • 事態過程
    • 解體原因
    • 歷史評價
    • 事件影響

    蘇聯解體(俄文:Распад СССР,英文:Dissolution of the Soviet Union)是指20世紀90年代初蘇聯共產黨失去執政地位及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瓦解的事件。

    1991年9月6日,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個加盟共和國獨立;12月8日,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國領導人簽署《獨立國家國協協定》宣布組成“獨立國家國協”。

    1991年12月25日,戈巴契夫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職務;12月26日,蘇聯解體,俄羅斯聯邦成為蘇聯的唯一繼承國。原蘇聯在海外的一切財產、存款、外交機構、使領館等由俄羅斯接收。

    蘇聯解體分裂成15個國家:東斯拉夫三國、波羅的海三國、中亞五國、外高加索三國、摩爾多瓦。

    •中文名:蘇聯解體

    •外文名:Dissolu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發生時間:1991年12月25日

    •標    志:戈巴契夫宣布辭職

    •直接後果一:兩極格局瓦解,一超多強格局形成

    •直接後果二: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消失

    在勃列日涅夫上台後大量提拔親信,蘇聯政壇形成了以勃列日涅夫為核心的特權階層。貪污、盜竊和將國家財產據為己有的現象非常普遍,行賄成風,生產效率低下。勃列日涅夫時代的後半部分,被稱為蘇聯的“停滯期”和“僵化期”。此時,蘇聯的特權階層羽翼豐滿。

    據俄羅斯專家估計,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特權階層發展到50萬人-70萬人,加上他們的親屬,共有300萬人之多,約占全國人口的1.5%。蘇聯的特權階層早已將大量國家財富占為己有。貪污腐敗的盛行不僅給國家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對蘇共黨風以及社會風氣也產生了極大影響。此時,蘇聯已經積重難返。

    1985年戈巴契夫上台,試圖扭轉這種停滯僵化的局面,進行了非常激烈的改革。為了緩解經濟困難,首先進行經濟改革。

    但這些改革措施,缺少巨觀決策和相應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巴契夫仍沒有放棄蘇聯的傳統做法,繼續優先發展重工業,致使經濟不斷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繼續下降。同時引發了蘇聯的特權階層強烈不滿和社會動盪。

    各國獨立

    在蘇聯解體之前,立陶宛於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布獨立,其他共和國也紛紛加以仿效,先後發表了宣布恢復或收復主權的聲明,並開始制訂實現獨立的步驟和措施。 各加盟共和國獨立時間

    俄羅斯發表國家主權宣言

    1990年6月12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發表《國家主權宣言》,宣布俄羅斯聯邦在其境內擁有“絕對主權”。

    全民公投

    1991年3月27日,戈巴契夫在全蘇進行了是否繼續保留聯盟的全民公投,76.4%的蘇聯公民贊同保留聯盟,但其中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亞美尼亞、喬治亞、摩爾多瓦抵制了公投。然而,蘇聯的解體與否,只取決於蘇聯的權力階層的決策。戈巴契夫並沒有利用公投帶來的輿論優勢抵制分裂勢力,葉爾欽等支持分裂的蘇聯高官們在政治鬥爭中獲得優勢,導致蘇聯局勢的急劇轉折。

    1991年以來,國內外政治界、學術界許多人士對蘇東劇變的原因、影響和後果進行了多視角的探視和研究,已經出版的著述和發表的論文數量浩繁,觀點各異。大體上有以下幾種主要觀點:思想理論上,教條主義禁錮、思想僵化,照抄照搬脫離本國國情;政治領域中,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忽視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官僚主義盛行、嚴重脫離民眾;在經濟發展上,計畫經濟體制一統天下,經濟結構嚴重失衡,片面發展重工業特別是國防工業,收入分配長期搞平均主義,人民生活改善十分緩慢;在對外關係上,搞大國主義、霸權主義,干涉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內政,全面擴軍備戰,與美國爭霸,消耗和削弱自身實力,等等。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蘇聯不承認私有財產也不尊重和保護一切私有財產與公民權利,違背了國際歷史文明的發展潮流。

    至於改革失敗的原因,戈巴契夫在2015年歸結為兩點:一是起步太晚,等到他上台啟動實質性改革,對積重難返的蘇聯模式來說為時已晚;二是急於求成,他推動的改革開始後,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引起了社會矛盾的激化,當時蘇聯 社會並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

    誰不為蘇聯解體而惋惜,他就沒有良心;誰要是想恢復過去的蘇聯,他就沒有頭腦!

    —弗拉基米爾·普京(現任俄羅斯總統)

    作為白兔降生的人,是不可能成為惡狼與雄獅的,不論那隻兔子有何等的智慧或思考能力…… 惡狼與雄獅或許沒有多少智慧,但是他們能瞬間咬噬住對手……我這么說,應該能清楚描述戈巴契夫和葉爾欽的關係了吧。

    —瓦列里·伊萬諾維奇·博爾金(前蘇聯總統辦公廳主任,八一九政變主謀)

    對於俄羅斯來說(包括除了波羅的海三國外的其他原蘇聯加盟共和國)。蘇聯的解體是民族的災難。許多地區被拋入自然經濟條件下。社會分化的加劇破壞了社會的整體性。國家及其結構和制度極為衰弱。貪污之風盛行。工藝技術、工藝複雜的生產以及整個科學學派的喪失使俄羅斯失去了參與國際競爭的可能性,俄羅斯被拋到“第三世界國家”的行列中。文化水平受到影響,教育體系和衛生體系遭到破壞。

    1997年7月,獨立報公布的家庭收支狀況顯示,十分之九的家庭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四分之一的家庭處於赤貧狀態。到2008年俄羅斯的GDP才勉強超過1989年水平。

  5. 2022年3月21日 · 由2021年回溯到30年前的12月25日,隨著蘇聯總統戈巴契夫的辭職,世界最大的帝國蘇聯也跟著解體。 當時,發生了哪些事? 國民有什麼反應? 日常生活有何變化? 身處莫斯科,適逢其會,親眼見證了歷史性轉折的國際關係分析專家北野幸伯帶讀者一起回顧那段歷史。

  6. 2021年12月18日 · 世界強權的末日——蘇聯解體. Roman Goncharenko. 2021年12月18日. 1991年8月,蘇共強硬派發動了針對改革派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的政變。 政變者本想以此阻止蘇聯的瓦解,結果卻適得其反。 1922年成立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在它誕生70周年之時,已經無法再慶祝了。 圖片來源: AFP/dpa/picture-alliance. 廣告....

  7. 其他人也問了

  1. 蘇聯瓦解 相關

    廣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