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烏頭及附子煎劑有明顯的強心作用,熟附片強心作用較強,煎煮愈久,強心作用愈顯著,毒性愈低,其強心作用與其所含消旋去甲基烏藥鹼有密切關係。

  2. 【功效】 溫經助陽,祛寒除濕。【主治】 少陰虛寒,骨節疼痛,背惡寒,手足不溫,口中和,舌淡,苔白滑,脈沈弱;及陽虛寒濕,遍身疼痛。【方義】 本方為真武湯之衍化方劑、以人參換生薑、並將方中附子、白朮之分量增加而成的。

  3. 【功效】 溫經除濕,祛風和營。【主治】 風濕相搏、骨節疼痛、掣痛不得伸屈、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方義】 本方係桂枝附子湯,去薑、棗、加入白朮而成。用於似桂枝附子湯證,而濕氣較偏重者

  4. 白朮 2兩. 甘草 1兩. 附子 炮1枚. 每服五錢,薑五片,棗一枚,煎。. 【功效】. 治風虛頭重眩,苦極,食不知味,用此暖肌補中,益精氣。. 【其它相關項目】. 醫方集解 - 白朮附子湯. 常用方劑 - 桂枝附子湯.

  5. 【功效】 溫陽祛寒、益氣健脾。【主治】 脾胃虛寒、飲食不化、脘腹冷痛、嘔吐泄瀉、四肢不溫、苔白、脈沈遲。及一切沈寒痼疾。【方義】 本方為理中丸加附子而成,比理中丸更具溫中祛寒之功。

  6. 【功效】 疏肝理氣,調經止痛。【主治】 用於氣滯脅痛,腹痛。本品辛能通行、苦能疏泄、微甘緩急,為疏肝解鬱、行氣止痛之要藥。治肝氣鬱結之脇肋脹痛,多與柴胡、川芎、枳殼等同用,如柴胡疏肝散。

  7. 【功效】 溫經散寒,驅結止痛。【主治】 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方義】 本方所主治之證雖言脅下偏痛,但不必限於脅下,亦不必僅限於一側的偏痛,凡在脅下至下腹部或腰足,發生激痛,並有熱狀,而脈呈緊弦者皆可應用。

  8. 白朮附子湯. 來源. 《金匱要略》卷上. 【組成】. 白朮6克 附子10克 (炮,去皮) 甘草3克 (炙) 生薑4.5克 (切) 大棗6枚. 【製法用量】. 上五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三次溫服。.

  9. 【功效】 溫經解表。【主治】 陽虛外感表寒證。惡寒較重,發熱,但欲寐、無汗、脈沈者。【方義】 本方在傷寒論治療少陰病,陽虛表寒證。

  10. 【功效】 溫補腎陽,填精補血。【主治】 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症見腰膝痠軟,畏寒肢冷,氣衰神疲,陽萎遺精,舌淡,苔白,脈細。【方義】 本方乃桂附地黃丸去丹皮、澤瀉、茯苓,加入鹿角膠、菟絲子、杜仲、枸杞子、當歸而成,加強補益陰陽之作用。

  1. 相關搜尋

    製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