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人生在世,許多事情有選擇的機會,然,生涯這條路,似乎沒有選擇,是必須得走、必須得經歷的,差別在於,要選擇「如何過」而已。. 身處於生命中的不同階段、經歷不同的角色,從小到大,即便不去談論,生涯規劃這件事卻總是如影隨形的跟著我們,父母 ...
敘事與理解--用「說」故事來「話」生涯. Su-Fei Huang. Center for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ucation. Research output: Contribution to journal › Article. Overview. Original language. Chinese (Traditional) Pages (from-to) 4-18.
- 教師天地
- Chinese (Traditional)
- 15
- 4-18
生涯,「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因此,替自己的生涯規劃前,得要先理解我 們每個人正在走的路,是怎麼樣的一條路,這是一個開始,即使終究有結束的一天, 可學習是無止盡的,如何對自己有明確的自我概念,知道該如何下決策,如何學會選 擇並承擔責任、如何去因應 ...
生涯抉擇中的「覺察」,是要求認清自己、以做好須有角色扮演(role-playing)。. 除了要暸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更要認清這世界和市場的需求、與時並進,並以未來性的思維多看遠一些,比較利弊得失、知時者得,如此一來才能把自己放在世界上最恰當的位置 ...
- 全球及大環境之丕變
- 哲學觀的後現代轉向
- 朝向後現代生涯發展的理論與研究
- 生涯建構論的過去與未來
- 結語
從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引爆以來,面對這波又廣又強的全球景氣衰退,各國大企業都開始進行大規模的裁員與重整,因而爆發一波波的倒閉與裁員潮(國際中心,2008 / 11 / 25;劉建輝、馬駿駸,2008 / 11 / 11;董媛瑜,2009 / 01 / 27)。在全球經濟衰退的趨勢下,其實是許多人面對失業或其他生涯轉折的危機。2009年我國年失業率平均達5.85%,已創歷史新高。世界許多國家的失業問題也同樣嚴重,以2010年2月最新公佈失業率來說,美國9.7%,加拿大8.2%,英國7.8%,德國8.7%,日本4.9%,香港4.6%,韓國4.4%等(行政院主計處,2010),失業率雖較金融風暴期間稍下降,但仍持續維持在很高水準。顯現失業與就業不穩定性已成為全球普遍關注的問題。 次級房貸所衍生的...
2.1. 從客觀真實轉為多重建構真實觀
Gergen與Thatchenkery(1996)指出現代精神從啟蒙時代就立下根基,諸如啟蒙時代的哲學家笛卡兒的哲學思想就變成重要基底。而後因著西方社會之科學、技術快速提升的工業化發展,在哲學與文化運動也隨之前進,也帶動了自然科學的快速提升與成就,也使科學研究與認識論上,邏輯實證論(logical positivism)或實證典範成為無可動搖的主流。對「實證主義」(Positivism)典範來說,知識是對經驗世界的正確描述與預測,而且真實是客觀而唯一的。也因為如此研究必須致力去除主觀、非理性成分,因為都是偏離客觀世界的誤差,換句話說研究者必須保持價值中立,不將自身主觀價值放入研究中。所以研究或知識的旨趣在「控制與預測世界」,而這世界是外在於人的客觀世界,亦即透過因果關係的假設驗證,獲得普遍的、簡約的理論原則,最後能用以預測與控制世界(夏林清與鄭村棋,1989;Argyris, Putnam, & Smith,1985;洪瑞斌,2007)。 社會建構論無疑地成為後現代典範轉向後,對照或批判傳統主流實證主義典範時最廣泛被採用的哲學典範基礎。在長久笛卡兒心物二元論的傳統下,在認識論上長...
2.2. 從個體理性轉為社群理性
如前述啟蒙運動開始,追溯根源還是來自笛卡兒,笛卡兒的「理性主義」建立在方法學的討論上,人對外部世界秩序的充份反思必須依照以人們可理解方式,謹慎逐步推論,加上精確的觀察等規則而得(Descartes,1637/1950)。Gergen與Thatchenkery(1996)指出「理性行動者」(rational agent)是現代主義重要基本假設之一,也成為現代科學的重要基礎。「理性人」也就此成為探索、分析與認識世界的主體。 如前述啟蒙運動開始,追溯根源還是來自笛卡兒,笛卡兒的「理性主義」建立在方法學的討論上,人對外部世界秩序的充份反思必須依照以人們可理解方式,謹慎逐步推論,加上精確的觀察等規則而得(Descartes,1637/1950)。Gergen與Thatchenkery(1996)指出「理性行動者」(rational agent)是現代主義重要基本假設之一,也成為現代科學的重要基礎。「理性人」也就此成為探索、分析與認識世界的主體。理性運作歷程是理由薄弱的,反而較是在特定文化傳統下照遊戲規則玩(Gergen與Thatchenkery,1996)。根據Wittgenstein(1...
2.3. 從主流中心轉為脈絡主義
相對於後現代主義,傳統以及現代主義其實有個共通點,就是真實或真理具有唯一性與絕對性。在傳統社會裡,真實或真理的依據是道德、傳統、宗教信仰、君權等絕對權威;現代主義下,真實或真理的判準就是科學以及理性,科學或技術理性成為新宗教或新神祇(Schein,1992;Giddens,1971)。換言之,傳統或現代主義皆有其主流中心或權力核心,但對後現代典範來說,「真實」並不是唯一而絕對的,而是多重的、建構的(許立一等譯,2000;洪瑞斌等,2007)。所以後現代典範對於權威或主流中心是解構的、去中心的。Lyotard(1984)指出語言與權力彼此不可分割的糾結在一起。像是主流論述賦予某些描繪社會現實的版本最大權力,也就是協助既存權力關係與社會結構合法化的版本,所以主流論述如此根深蒂固(Willig,2003)。但即使如此,語言的建構本質顯示永遠還有對立論述出現的空間(Willig,2003)。 回到方法論層面,後現代取向的研究方法除多重建構性外,也強調解構權威、批判主流中心,讓邊緣或另類的論述或敘事得以浮現。傅柯主張發掘「在地的」( local popular )知識,並提供充分的空間,才...
過去一般的工作型態也構築了以往「生涯」的基本概念與介入視框。概略而言,「生涯」概念的提出與介入是工業化成熟後的事,因為職業才得以自由選擇(金樹人,1997),藍領、白領或不同型態就業機會大增,而且工作契約與生涯是相對穩定、長期、可規劃、可預期的型態。所以以往主流的生涯理論視框是「人-環境契合」(person-environment fit)觀點(或稱特質因素論),另外加上「發展論」理論的相互補充。 若是解析隱含在理論背後的基本假設,可發現這些理論視框的確適用於過去現代性或工業化社會的生涯指引。其中「人-環境契合」觀點預設人與環境的特徵都可以詳實而客觀的測量與分析,每個人都有一組最適當而穩定的生涯目標或職業選擇(朱克,1996;赫爾與克芮莫,1999)。因此它是靜態的理論,相對缺乏時間與動態交...
4.1. Kelly的個人認知建構
生涯諮商學者或專家曾經借用Kelly的「個人建構心理學」,並做實際上的應用與研究工作。Kelly(1955)理論的核心精神在於「每個人就是自己的科學家」。建構(construct)意指人用來解釋世界的方式,而且每個人都用獨特方式來觀看自己及其所處世界,然後在觀察中得出各種預期(金樹人,1997)。另外,Kelly視建構為二極性的對立概念,而且通常不只一組。換言之,這裡的「建構」其實是個體內在獨特的認知基模或框架。 在Kelly(1955)的理論基礎上,若建構的解釋對象是「人」時,就形成人格理論,若建構的解釋對象是「職業」時,就衍伸到職業輔導或生涯諮商的應用。因為個人對”職業”也可構成一套建構系統,而個人進一步以其獨特”職業建構系統”來理解職業世界、生涯事件,並做出生涯選擇(金樹人,1997)。而在實際生涯輔導的操作上,通常採用「方格技術」(金樹人,1997;吳芝儀,2000)。而在生涯研究上,吳芝儀在其博士論文嘗試使用半結構訪談及建構詞錄方格(repertory grids)來探索大學生在生涯決定時,如何建構其生涯決定情境、個人建構系統、以及建構歷程等(Wu,1997)。而後吳芝...
4.2. Savicks的折衷取向
Savickas(2005)曾專章介紹生涯發展與諮商中的「生涯建構論」取向,他將傳統重要生涯理論重新詮釋賦予新意,包括Holland的職業性格(vocational personality)、以及Super的發展論重新詮釋等改為社會建構論的意涵。主要是將這些理論概念原本偏向客觀性、本質性的意涵置換成主觀性、建構論的性質,並加入敘說取向特有的概念,即生命主題(life themes),作為個體統合過去經驗與未來夢想已建構個人生涯的核心概念(Savickas,2005;Fouad,2007)。他並在後續的研究與實務工作,形成一種新的生涯諮商模式。 Savickas(2005)同樣以建構主義觀點來看生涯,注重解釋歷程、社會互動、意義協商,因之「生涯」是主觀建構的,透過對過去回憶、現在經驗及未來渴望等的個人意義一起將它們編織在「生命主題」裡。Savickas(2005)理論中有三個核心概念,包括職業人格(vocational personality)、生涯適應(Career adaptability)、生命主題(Life themes)。 職業人格所指不是P-E fit觀點的個人內在本質...
4.3. 敘說取向的生涯建構
一般而言,敘說取向的研究及諮商被認為屬於「建構論」或「社會建構論」(金樹人,1997;Bujold,2004),因此採用敘說取向來進行生涯諮商與研究,也屬於生涯建構的一支。由於敘說取向的諮商與研究相當蓬勃發展,所以將敘說取向應用於生涯諮商與研究其實有許多不同支流與做法。其中,Cochran(1997/2006)建立了一套敘說取向的生涯諮商法,包括述說與重整故事、建立未來敘事、故事情節與腳本的強化與實踐等。但以研究者的嘗試實踐經驗發現,要協助個案建構未來敘事有相當的難度,甚至在個案應該已充分書寫與重寫過去生命故事後,依舊困難,除非Cochran實作上有更精細、特殊的技術。 另外,在國內首先將敘說取向用於生涯諮商與研究始於金樹人(1997),金教授並開始指導其碩博士學生,進行敘說取向的生涯研究或諮商研究。黃素菲承接金樹人的生涯諮商與研究工作,並將生涯敘說諮商更將精緻化、具體化。黃素菲(2006)認為敘說取向的生涯諮商在於找出隱藏的新故事線,並且增強或改變之,實施的關鍵或方法包含:理解故事的脈絡系統、諮商師的理解與回應、「自我位格轉換書寫」技巧、童話故事改寫技巧、未來的行動實踐(最後一...
從上面的文獻回顧,我們看見生涯建構論的演進,從Kelly的個人建構心理學開始。但是此取向雖然主張每個人都有其獨特、主觀建構,但卻是建立在認知心理學架構下,「建構」如同個人認知基模。其次Savicks的折衷取向,則可看到Savicks作為資深的生涯諮商學者及專家,嘗試將傳統重要的生涯諮商理論,賦予後現代的建構論新風貌,但由於企圖與傳統理論與技術作良好接軌,所以呈現樣貌是介於新舊之間的折衷色彩。最後,敘說取向有其自詮釋學逐步發展的長久歷史,具有其獨特性與發展性。惟敘說取向的建構理論並不算清楚闡述。 研究者回到詮釋學的哲學基礎,發現有相當有力的核心。因為人無法直接的描述與理解世界、生命、自我,需要依賴語言或表徵系統(主觀、不透明性)。敘說取向的「建構」最重要的是具有中介性質(如意義容器或載體), ...
論文名稱:「話」出生涯前進的力量-正向語句之牌卡創作,作者:洪文杰,指導教授:黃英修,學位類別:碩士,畢業學年度:111,論文名稱(外文):"Words" come from the power to move forward in life-card creation of positive sentences,系所名稱:工業設計學系,學校
2019年11月15日—18日,中國生涯教育2019年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生涯教育專業委員會年會(以下簡稱「專委會」)在深圳舉辦。 我有幸參加了本次活動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