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9月9日 · 通常手術時,會由麻醉科醫師來插管,手術完之後就能把管子拿起來,大部分沒有太大的問題;另一種情形則是緊急救命時,病人呼吸喘、氧氣差、二氧化碳濃度很高,就會緊急插管

  2. 2017年6月2日 · 重要:以下5種病人插管後,常插管直到過世! 一、末期肺病的患者:譬如嚴重肺纖維化、嚴重肺阻塞、末期肺癌等等的患者,因為肺功能極差,插管之後幾乎沒有成功拔的可能性,將終生使用呼吸器。

  3. 2021年6月18日 · 「病患必須要插管!」插管的問題一直是加護病房中患者和家屬最煎熬的問題。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任藍冑進表示,新冠肺炎發展又急又快,插管是解決隱形缺氧、呼吸衰竭最有

  4. 如果需要插管,會適時使用鎮定劑、肌肉鬆弛劑協助病患放鬆,減緩不適,而新冠肺炎患者因具傳染風險,醫護人員須著全套隔離裝備,不僅影響手感、視野,也增加插管難度,因此,往往會與麻醉科醫師共同合作。 而病患氧氣濃度不足 (氧合指數小於150mmHg)、呼吸費力,嚴重至輔助肌肉明顯用力,以及出現意識障礙甚至休克,都是臨床醫師會考慮插管的情況。 藍冑進主任說明,插管後若病況穩定,醫療團隊會逐步將鎮定藥物減量,調整呼吸機的壓力模式,從完全由機器幫助呼吸,改成輔助呼吸的模式,最後再執行自主呼吸訓練,若插管病人可以不倚靠機器的狀態下自主呼吸半小時到兩小時,就可以考慮拔。 以台北慈濟醫院經驗為例,拔天數平均為6.5天,最快2天,最久10天,僅少數病人肺部狀況嚴重,仍須透過呼吸器維持呼吸。

  5. 2020年2月25日 · 一般手術全身麻醉插管的病人,通常術後就可立即拔在加護病房觀察至病情穩定後即可拔加護病房或病房的病人,因肺炎感染或其他疾病的病情惡化導致呼吸衰竭,需接受插管使用呼吸器支持呼吸,隨著治療有些病人能漸漸穩定恢復自行呼吸,但有些 ...

  6. 臺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麻醉科臨床助理教授葉育彰曾接受《好健康》雜誌諮詢發表的「生命的抉擇— 談氣管插管、氣切、拔」文章中,針對插管有詳細說明。

  7. 2023年4月13日 · 依健保署規定, 加護病房屬於保險病床中的急性病床,住院病人需視「住院天數」認定需自行負擔的比率,並以當次住院的「全部金額負擔」依固定比率計算,急性病床負擔比率從10%起跳。

  8. 大家常會聽到說,有些人的狀況很緊急,而 插管治療。聽到「插管」兩個字,大家就很緊張。所以我們希望陳志金醫師來跟大家討論一下,到底什麼是插管? 陳志金醫師:插管

  9. 在加護病房內的氣管內管插管/拔,是不需要有麻醉科醫師在場的,因為氣管內插管/拔不是麻醉科的專屬業務 (任何科別醫師都能進行氣管內管插管/拔)。

  10. 2023年11月15日 · 使用「氣管內插管」的管子長度約30公分,管子從嘴巴經過舌頭、口咽、聲門後放進氣管,因為舌根及口咽有豐富的神經分布,所以對氣管內管的留置會產生高度的不適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