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2月26日 · 段賞析: 清風、明月、白露、水光,勾勒出一幅清爽寧靜、和諧自然的江風秋月圖,令人陶然忘我。 畫面中有良辰(清秋、月圓)、有美景(東山、江水)、有賞心樂事(飲酒、知友、誦詩),藉此構築詩情畫意,興發飄然欲仙之愉悅。

  2. 選自《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卷一(《四部叢刊》本),這篇散文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在此之前蘇軾因烏台詩案(元豐二年)被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因後來還寫過一篇同題的賦,故稱此篇為《前赤壁賦》,十月十五日寫的那篇為《後赤壁賦》。

  3. 2017年12月28日 · 題解赤壁賦〉寫於蘇軾一生最爲困難的時期之一──被貶謫黃州期間。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寫下〈湖州謝上表〉,被誣作詩「謗訕朝廷」的罪名,遭御史彈劾,被捕下獄,幾罹於死,史稱「烏臺詩案」。 後經多方營救,於當年十二月釋放,貶爲黃州團練副使,但「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 」近乎一種「準犯人」式的管制生活。 元豐五年(1082年),蘇軾於農曆七月十六日初遊黃州赤壁,十月十五日再度泛遊赤壁,前後各寫下了兩篇以赤壁爲題的散文賦,後人為作區隔,因稱第一篇爲〈前赤壁賦〉,第二篇爲〈後赤壁賦〉,後者可謂前者的續篇。 前後二賦雖然都以秋江夜月爲景,以客爲陪襯,但〈前赤壁賦〉意在借景抒懷,闡發哲理,〈後赤壁賦〉重在敘事寫景,抒發仙遊出世情懷。

  4. 赤壁賦 (蘇軾作品) 《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 蘇軾 創作的一篇賦,作於宋神宗 元豐 五年(1082)貶謫 黃州 (今湖北黃岡)時。. 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通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 ...

  5. 2020年5月2日 · 赤壁賦. 朝代:宋朝|作者:蘇軾.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舉酒屬 (zhǔ)客,誦明月之詩,歌窈 (yǎo)窕 (tiǎo)之章。 少 (shǎo)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 (dǒu)牛之間。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浩浩乎如馮 (píng)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 (zhào)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 (yú)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 (hè)之。 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 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 (lí)婦。 蘇子愀 (qiǎo)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

  6. 2022年1月6日 · 赤壁賦貫穿全篇的思想內容有兩方面:一是「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二是抓住時機耽賞大自然的江山風月;而主導思想偏重於後者。

  7. 赤壁賦》寫於蘇軾一生最為困難的時期之一——被貶謫黃州期間。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因被誣作詩「謗訕朝廷」,遭御史彈劾,被捕入獄,史稱「烏台詩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