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5月12日 · 足三里又稱為「長壽穴」,對強化、保健脾胃非常有效,自古也流傳一句「灸足三里,得長壽」的養生祕訣,意思就是,常針灸足三里穴,就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健康長壽。 2017-05-12. .文 / 曾慧雯. .出處 / 康健養生帖. .圖片來源 / 康健雜誌. 字級. 收藏. 分享. 按壓足三里有增強免疫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疏風化濕的作用,古人還認為針灸足三里能祛病延年。 穴位. 膝蓋下約四橫指、脛骨旁開一橫指處。 正坐屈膝呈90度,手心對髕骨,手指向下,無名指端處即是該穴。 按法. 中指指腹施力按壓,可稍微用力一點,按壓3分鐘。 不用記穴位! 超好用脾胃去濕保健法. 睡夢中胃腸脹氣疼痛! 睡前做足這些事才能避免. 延伸閱讀. 【早鳥優惠】智慧血糖,健康啟航!

  2. 2021年10月26日 · 足三里穴功效 主治腸胃問題,如解便祕、脹氣、噁心、腹痛等,有助消化、改善胃食道逆流等。 有助去除濕氣,讓久坐的下半身血液循環變好,促進疲勞物質排出,具消除水腫、改善更年期不適等作用。

  3. 足三里穴作用與功效. 主治病症:胃痛噎膈,腹脹,洩瀉痢疾,便秘,乳癰,腸癰,下肢痹痛,水腫,癫狂,腳氣,虛勞赢瘦. 作用功效:燥化脾濕,生髮胃氣等. 臨床運用: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腸炎,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痢疾,闌尾炎,腸梗阻,肝炎,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絞痛,風濕熱,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腎炎,腎絞痛,膀脹炎,陽痿,遺精,功能性子宮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足陽明胃經穴道經絡. 承泣穴 、 四白穴 、 巨髎穴 、 地倉穴 、 大迎穴 、 頰車穴 、 下關穴 、 頭維穴 、 人迎穴 、 水突穴 、 氣舍穴 、 缺盆穴 、 氣戶穴 、 庫房穴 、 屋翳穴 、 膺窗穴 、 乳中穴 、 乳根穴 、 不容穴 、 承滿穴 、

  4. 【功效】 調理脾胃和腸消滯清熱化濕降逆利氣,扶正培元。 古典:脘痛脹滿,膈咽不通,食飲不下,嘔吐,善噫,腸鳴,腹痛,便秘或腹瀉,霍亂,心悸,胸脅支滿,少腹腫痛,遺溺,小便不利,五勞贏瘦,七傷虛乏,發熱,虛煩身熱,癲癇,頭重額痛,口歪,咽痹,乳癰,目疾,目䀮䀮不能遠視,四肢腫滿,膝胻酸痛,腳氣,腳腫,腰痛不可以顧,癱瘓。 現代: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返流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腸運動功能失常,胃輕癱,幽門痙攣,腸梗阻,菌痢,急、慢性腸炎,闌尾炎,急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統病症。 虛弱,休克,貧血,高血壓,肝炎,黃疸,哮喘,癲癇,神經衰弱,高脂血症,白細胞減少症,痛風以及過敏性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配穴】

  5. 足三裡爲經穴名(Zúsānlǐ ST36) [1] 。. 出《黃帝內經霛樞·本輸》。. 別名鬼邪、下三裡、下陵、三裡。. 《黃帝內經霛樞·本輸》原名三裡、下陵。. 《聖濟縂錄》名足三裡。. 屬足陽明胃經 [1] 。. 足三裡爲足陽明胃經五輸穴的郃穴,五行屬土;胃的下郃穴 [1][2 ...

  6. 2015年5月11日 · 在人體所有穴中,最著名的是哪個穴呢? 恐怕要算足三里了,大家都知道, 這是一個強壯穴,經常按壓或者艾灸可以調和腸胃強身健體、益壽延年。 《四總穴歌》中說:「肚腹三里留。 意思是說,凡是肚子、腹部的病痛, 都可以通過足三里穴來擺平。 上面這些知識,都是書裡講的, 或者是老師教給我們的。 但實際上,很多人都反應: 「我肚子疼的時候,按足三里,就不行! 這是怎麼回事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比如,有一次我在給一家銀行的高層做養生培訓, 正講足三里的時候,就有一位痛經的女士這樣問我。 「不可能不行! 」我非常自信地說。 「怎麼可能? 」誰知她竟較真了, 「我現在就痛,而且正在按著足三里,根本沒用。 「那你過來按給我看看。 」我說。

  7. 针刺或按摩足三里穴能治疗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 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8. 足三里穴治療功效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之功能。

  9. 基本介紹. 出處: 《靈樞》 隸屬經絡: 足陽明胃經. 功能: 生髮胃氣、燥化脾濕. 操作: 直刺1~2寸. 五行屬性: 土. 主治: 胃腸病證,下肢痿痹,神志病等. 特殊主治: 合穴,胃下合穴. 功能作用,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配伍,功效,附註,相關論述, 燥化脾濕,生髮胃氣。 定位. 在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解剖. 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 深層有脛前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 主治. 1.胃痛,嘔吐,呃逆,腹脹,腹痛,腸鳴,消化不良,泄瀉,便秘,痢疾。 2.咳嗽氣喘,心悸氣短,乳癰。 3.失眠,癲狂,頭暈。 4.虛勞贏瘦,水腫。 5.膝痛,下肢痿痹,腳氣。 操作. 直刺1~2寸。 臨床運用.

  10. 2016年1月19日 · 主治. 1、胃肠道疾病要穴,用治胃胀、胃痛、嗳气、吞酸、呕吐、呃逆、腹痛、腹泻、便秘、痢疾等症。 2、止咳化痰,降气平喘,用治咳嗽气喘等症。 3、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降血压治疗高血压病,又能抗休克,升血压。 4、镇静、安神,治头昏失眠。 5、强壮补虚之要穴。 6、头面五官病,常与合谷配用。 7、下肢瘫痪之要穴。 针法. 直刺1-2寸。

  1. 相關搜尋

    三陰交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