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寫於宋寧宗開禧元年(1205年) ,辛棄疾六十六歲。 當時韓侂胄執政,正積極籌劃北伐,閒置已久的辛棄疾於前一年被起用為浙東安撫使。
辛棄疾調任鎮江知府以后,登臨北固亭,感嘆報國無門的失望,憑高望遠,撫今追昔,于是寫下了這篇傳唱千古之作。 這首詞用典精當,有懷古、憂世、抒志的多重主題。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臺灣正體. 工具.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南宋 詞人 辛棄疾 的詞作,寫於1205年(宋寧宗 開禧 元年)。 [1] 詩詞原文. [編輯] 歷史背景. [編輯] 1205年(宋寧宗開禧元年),辛棄疾66歲,為 鎮江府 知府,一日他登上位於今 江蘇省 鎮江市 的北固亭。 面對 南宋 王朝江河日下、國將不國的情形,辛棄疾痛心疾首、悲憤不已,此時,南宋王朝投降派、議和派占據上風,他寫作了這首詞來表述自己抗金救國、恢復中原的壯志雄心,同時也警告當政大臣 韓侂胄 吸取劉義隆的教訓。 詩詞鑑賞. [編輯] 全詞採用借古諷今的藝術手法,用歷史事實來說明現實問題。 全詞上闋登高望遠,撫今追昔,追慕英雄 孫權 和 劉裕。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原文
- 注釋譯文
- 賞析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是辛棄疾於宋寧宗開禧元年(1205年)創作的。當時韓侂胄執政,正積極籌劃北伐,閒置已久的辛棄疾於前一年被起用為浙東安撫使。辛棄疾的意見沒有引起南宋當權者的重視。一次他來到京口北固亭,感慨萬千,於是寫下了這首詞中佳作。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字句注釋
1.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蘇鎮江。因臨京峴山、長江口而得名。 2.孫仲謀:三國時的吳王孫權,字仲謀,曾建都京口。孫權(182年——252年),字仲謀。東吳大帝,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吳郡富春縣(今浙江富陽)人。生於公元182年(光和五年),卒於公元252年(太元二年)。長沙太守孫堅次子,幼年跟隨兄長吳侯孫策平定江東,公元200年孫策早逝。孫權繼位為江東之主。 3.寄奴:南朝宋武帝劉裕小名。 劉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輿,小名寄奴,漢族,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蘇徐州市),後來遷居到京口(江蘇鎮江市),南北朝時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稱宋武帝。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統帥。 4.“想當年”三句:劉裕曾兩次領兵北伐,收復洛陽、長安等地。 5.“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劉裕子劉義隆年號。草草:輕率。南朝宋(不是南宋)劉義隆好大喜功,倉促北伐,卻反而讓北魏主拓跋燾抓住機會,以騎兵集團南下,兵抵長江北岸而返,遭到對手的重創。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遠征匈奴,殲敵七萬餘,封狼居胥山而還。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內。詞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興北伐”。 6.贏得:剩得,落得。 7.烽火揚州路:指當年揚州路上,到處是金兵南侵的戰火烽煙。 8.“四十三年”句:作者於1162年(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南歸,到寫該詞時正好為四十三年。 9.佛(bì)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小名佛狸。公元450年,他曾反擊劉宋,兩個月的時間裡,兵鋒南下,五路遠征軍分道並進,從黃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長江北岸。在長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宮,即後來的佛狸祠。 神鴉:指在廟裡吃祭品的烏鴉。社鼓:祭祀時的鼓聲。整句話的意思是,到了南宋時期,當地老百姓只把佛狸祠當作一位神祇來奉祀供奉,而不知道它過去曾是一個皇帝的行宮。 10.廉頗:戰國時趙國名將。《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廉頗被免職後,跑到魏國,趙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體情況,廉頗之仇郭開賄賂使者,使者看到廉頗,廉頗為之米飯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使者回來報告趙王說:“廉頗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通假字,即屎)矣。”趙王以為廉頗已老,遂不用。
全詞解釋
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著,卻無處去找孫權那樣的英雄了。當年的歌舞樓台,繁華景象,英雄業跡都被歷史的風雨吹打而隨時光流逝了。夕陽照著那草木雜亂、偏僻荒涼的普通街巷,人們說這就是寄奴曾住過的地方。回想當時啊,劉裕率兵北伐,武器豎利,配備精良,氣勢好象猛虎一樣,把盤踞中原的敵人一下子都趕回北方去了。 南朝宋文帝(劉裕的兒子)元嘉年間興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業,由於草率從事,結果只落得自己回顧追兵,便倉皇失措。四十三年過去了,向北遙望,還記得當年揚州一帶遍地烽火。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敵占區里後魏皇帝佛狸的廟前,香菸繚繞,充滿一片神鴉的叫聲的社日的鼓聲!誰還來問:廉頗老了,飯量還好嗎?
這首詞是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代表作,也是最優秀的愛國詞作之一,歷來備受後人傳頌,有人甚至稱此詞為辛詞之首。
此詞的寫作有著特定的創作背景。南宋時,主戰派勢力總居下風,因此,有很長一段時間,辛棄疾都在江西鄉下賦閒,不得重用。後來,宰相韓倪胄用事,重新起用辛棄疾。但這位裙帶宰相是有目的的,就是急於北伐,起用主戰派,以期通過打敗金兵而撈取政治資本,鞏固在朝勢力。精通兵法的辛棄疾深知戰爭決非兒戲,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他派人去北方偵察後,認為戰機未成熟,主張暫時不要草率行事,哪知,韓倪胄卻猜疑他,貶之為鎮江知府。北固亭是京口(鎮江)名樓,登樓可望已屬金國的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可以想像,辛棄疾在京口期間,肯定不止一次登樓,登樓之時,定有幾多感慨存諸心中,蓄積起來,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吐之為是詞。
永遇樂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 ...
其他人也問了
辛棄疾是誰?
辛棄疾為何寫《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為何被稱為「辛詞之首」?
為什麼辛棄疾的詩歌沒有得到太大的關注?
辛棄疾在第二次致仕時歸隱上饒多久?
辛棄疾為何登北固亭?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是南宋詞人辛棄疾於1205年所作。作者是懷著深重的憂慮和一腔悲憤寫這首詞的。上片讚揚在京口建立霸業的孫權和率軍北伐,氣吞胡虜的...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
1、歷鶚(詞整理)、趙彥(賞析整理) .辛棄疾詞賞析全集 :接力出版社 ,2008年 :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