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29日 · CEO是友達前廠長、經理來自台積電! 吊鉤工廠用「半薪」,為何能挖角高科技人才? |經理人. 管理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 2021-12-29. 林洧楨. 振鋒企業. CEO是友達前廠長、經理來自台積電! 吊鉤工廠用「半薪」,為何能挖角高科技人才?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半導體業掀起的全台搶人大戰越演越烈,然而營收規模、薪資水準都矮人一截的傳統製造業,難道只能坐困愁城? 那可不一定! 因為決定人才流向的關鍵因子,並不只有薪資,還包括有沒有發揮所長的舞台、能否兼顧家庭與健康、未來發展性等,也都是展現企業魅力的關鍵條件,只要能洞察人才需求,就算平均年薪不到台積電一半,照樣有機會搶贏高科技業。 在台中大肚山下的製造業傳產聚落中,就有一家賣吊鉤的黑手廠成功辦到。

  2. 2024年1月2日 · 業界認為,蘋果供應鏈多元化策略近年不斷升級,日前鄭州廠在疫情期間曾一度封廠,影響新品上市,更讓蘋果積極降低製造集中化,避免旺季風險,分散供應鏈風險成蘋果重視策略,立訊已經是前三大 iPhone 製造商,扶植立臻可以分散集中化風險。 根據蘋果供應鏈名單,立臻在今年公布的 2022 年供應鏈白皮書中上未出現。 根據中國大陸網站資訊,2019 年常熟立臻成立背後股東眾多,立訊精密、常熟立訊實業投資、立訊實業等合計出資 6 億人民幣,持有常熟立臻 10% 股權,換言之,立訊台面上只是常熟立臻 10% 股權的股東,不過,立臻創辦人張軍是立訊高階主管,故兩公司即便從財務面上非關係企業,但立臻仍難脫離泛立訊集團色彩。

    • 2 年換掉 2 董 4 總,大股東與外部大咖矛盾不斷
    • 老企業經營複雜難解,股東怕錢泡湯,拚絕地突圍
    • 傳防台鋼、大同黨,促成重用自家人馬的轉變
    • 救大同新招:母憑子貴,精英、福華、大世科成關鍵
    • 未來藏 2 大隱憂,外來人才斷炊、母公司仍虧

    算一算,從 2020 年底,以鄭文逸、王光祥為首組成的新經營團隊,取得大同經營權至今,不到 2 年時間,就換掉 2 位董事長、4 位總經理。 這當中,僅有鴻海機電整合組件事業群前負責人鍾依文,卸下大同總座,轉進大同子公司精英電腦當董事長,續留拚搏,其餘無論是擔任董座的中鋼前董事長林文淵、朋程董事長盧明光,或是擔任總座的大同大學助理教授湯政仁、研華董事何春盛、永豐餘投控前總經理蔡維力,全都離開大同。 大同人才耗損率之高,遠超乎想像,但更想不到的是,這家本就是送入加護病房急救的危機企業,遇上此動盪的人事更迭衝擊下,營運還能起死回生? 攤開財報,大同經營團隊不僅從 2021 年第 2 季就讓每股盈餘(EPS)由虧轉盈,而且保持連續 5 季都賺錢,甚至過去被大同離職董總認為是不可能任務的華映破產聲請...

    意思是說,老大同又大又敏感,藏有很多複雜難解的經營問題,專業經理人無法解決,必須是出資的大老闆親上火線才有辦法克服。而大同 4 大股東,每一位對大同的投資規模都是數十億元以上,相較於專業經理人或大同人,他們或許缺乏專業或感情,但這群人在乎自己投資的每一塊錢,為了不讓投資泡湯,就算野蠻、無情,也會同舟共濟、團結一心,拚絕地突圍。 因此近半年來大同的新人事布局,就是全面回歸 4 大股東,讓自家人馬上陣。說穿了,大同專業經理人換來換去,無非就是大股東為了自己的錢,所謂的百年文化、專業經理人感受等都只是其次。外來戰將也看得明白,因此紛紛求去,不敢久留,而且越換越快,也越沒人敢來,導致現在的大同就是股權說話,集權中央,誰能貫徹 4 大股東意志,夠聽話,才能留下來。 像是這回出線的王金來,過去從擔任大同...

    為何大同會有從忙著找外援到重用自家人馬的重大轉變? 原來, 過去專業經理人與大股東間的權責分離制度,產生 2 大問題:經營權被狙擊的風險,與優先順序分歧的經營矛盾。 參與決策的大同股東透露,早期的林文淵會火速被撤換,是因為大股東發現他背後的台鋼集團等勢力,已經鎖定大同,為了保住難得戰果,只能陣前換將。 至於後期的盧明光、何春盛,是大同大學校友出身的大同人,與非大同人的大股東群格格不入。更重要的是,一位不願具名的大同股東指出,曾傳出他們瞞著大股東們,私下宴請鴻海集團前副總裁戴正吳等大同校友,還有不少校友進場買股,有集結成「大同黨」奪權的隱憂,引發 4 大股東焦慮。 因此去年底,在盧明光幫助大同,成功穩住銀行追債壓力的階段任務完成後,才會決定由身為大股東之一的王光祥接掌大同董座,就近看管經營權,...

    但單讓華映這個賠錢貨解套,還不足挽救整個大同,還有一個關鍵就是:轉型母憑子貴的產業控股公司。 不同於傳統大同人救大同,把心力都放在整頓母公司,對大股東而言,改善大同營運太複雜又曠日廢時,先搶救子公司,讓母公司成為跨產業的控股公司,再認列獲利來加快翻身速度,更快更有效。而被列為最優先的 3 家重點子公司就是,精英電腦、福華電子、大世科。 精英電腦,是僅次於華碩、技嘉的全台第 3 大主機板製造廠,但過去專注工業電腦、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等製造,當同業轉向顯示卡挖礦商機時,沒跟上腳步,慢慢的落隊、不賺錢。 但精英 2020 年營收還有 260 億元,而且沒有虧損,大股東們才找來擅長電腦業務開發的鍾依文。他接掌精英後,對內先推動「石頭擠出水」的撙節改革,對外則調整產品結構,吸引老客戶回流。有效開源...

    4 大股東粉墨登場、集權中央的大同,不再找專業經理人分權、產生矛盾。但大同仍有兩大挑戰,一是快速的人事更迭,已經讓外界人才望而卻步,這是王金來必須跳下場扛大任的主因,一旦再有危機,將沒有外來大咖人才願意進場救援。 二是從財報能看出,大同今年上半年的好成績,主要認列子公司獲利與不動產重估增值助攻,才補上上半年淨利虧損逾 1 億元的缺口,顯見母公司的經營仍需要進一步的改革,才算是力挽狂瀾救了大同。 延伸閱讀/ 得罪賣家也要漲 2%手續費!蝦皮急從台灣「提款」幕後 人民幣大逃殺|中國「破 7 保衛戰」!亞幣競貶連鎖效應全解讀 (本文出自商業周刊)

  3. 2016年6月15日 · 一位在台積電工作十多年的研發小主管,先前帶領一個小團隊做先進製程。. 他認為,台積電勝出的關鍵,不在於「夜鷹計畫」,而是文化。. 以下即為他的自述:. 台積電之所以快要追上英特爾,主要在於我們的文化。. 台積電兩年前為了研發十奈米製程 ...

  4. 2024年4月10日 · 二吉軒豆乳. 隨著豆乳市場的不斷變化和發展,消費者對於高質量的豆乳產品需求日益增長。 未來,是否有機會見到二吉軒豆乳的再度崛起,仍是市場上和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資料來源 / 東森新聞 、 聯合報 ;本文初稿由 AI 撰寫,編輯:林柏源. 繼續閱讀 餐飲業 時事觀點. 訂閱經理人Google News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 >> 看更多. 被稱為「豆漿界的星巴克」的二吉軒豆乳(BEYONDMILK)驚傳歇業,全台 11 間門市全部倒光。 二吉軒豆乳在台北永康街以日式風格的包裝和質感裝潢成為.

  5. 2022年8月18日 · 鄧國彥、鄭光志,一路追隨童子賢至今 和碩這兩位新執行長,一位叫鄧國彥,另一位叫鄭光志,兩人都是從老華碩時代、也就是雙碩未分家前,就一路追隨童子賢。

  6. 2016年5月16日 · 鄭秀姿過去三年跑了100趟中國在地大學,讓當地的大學生認識中租控股和中租在中國的據點仲利國際。 他們也複製台灣的獎學金制度,和12家大學合作提供獎助學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