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年少的鄭愁予「隨父轉戰馳徙於大江南北」(見洪範本封面褶口)而後輾轉到台灣,這一曲折的路基本上即是一種「流浪」的路程,而當年的國共之爭鬥,仍是混沌未明,到台灣的「大陸人」(或『外省人』)並不確知是否真能很快重返神州,更不知道在台灣島上能待多久,對命運的疑惑,對寂寞的感觸,幾乎成了這些人的「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了,那麼,愁予會在他的詩裡頭暗示這種情結,並且選擇使用「邊塞」(歷史、時間與空間都在這裡獲得延伸)做為主要舞台,就可以理解了。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8年4月9日 · 堡〉與〈野店〉寫於1951年愁予18歲時,而這兩首詩透露出的悲愁,竟是那麼動人,不知有沒有人會想到「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 登錄

      〈殘堡〉與〈野店〉寫於1951年愁予18歲時,而這兩首詩透露 ...

    • 註冊

      我已同意並完全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及服務條款

  3. 評論. 現當代•鄭愁予殘堡——邊塞組曲之一》鑑賞:「戍守的人已歸了,留下邊地的殘堡看得出,十九世紀的草原啊如今,是沙丘一片……怔忡而空曠的箭眼掛過號角的鐵釘……」.

  4. 1970年美國將琉球群島的管轄權給予日本,海內外學生發起一連串 保釣運動,鄭愁予因中擔任愛荷華大學保釣會主席,遭 中華民國 吊銷護照滯留美國。 2004年自 耶魯大學 退休,獲聘 耶魯大學 駐校詩人。 2005年鄭愁予返台擔任 國立東華大學 第六任駐校作家,現任 國立金門大學 講座教授、 國立東華大學 榮譽教授。 於金門擔任講座教授的期間創作的詩集《和平的衣缽:百年詩歌萬載承平》獲得第10屆全球生命文學創作獎,其中收錄的詩作「當撞響和平之鐘到八百二十三聲」被刻在金門和平紀念園區鐘的和平鐘旁。 2016~2019年受邀為 東海大學 駐校詩人,2017年更榮聘為東海大學終身榮譽講座教授,長駐於東海校內,除學術講座演講和師生座談,亦參加多場海內外文學活動及公益活動。

  5. 伏流,重寫與轉化——試論1950 年代的鄭愁予 209 紀弦作為發動者,旗幟鮮明,口號嘹亮,確實主導了運動初期的 議題,並啟發了許多年輕詩人。但另一方面,他所建構的盟主圖像卻 可質疑,他對「現代」的闡釋也未必權威。就觀念的探索與譯介而言 ...

  6. 2020年9月5日 ·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1933 年出生於山東省濟南市軍事世家,祖籍直隸寧河,鄭成功十一代後裔。1948 年底鄭愁予跟隨當時擔任華北剿匪總司令部參謀長的父親一路南遷,1949 年隨部隊登陸於基隆。鄭愁予在臺灣出版的第一本詩集為《夢土上》,1955 年「現代

  7. 鄭愁予是個早慧的詩人。他寫詩題材 大多是旅遊、抒情、懷鄉、景物等寫意方 面。詩人的第一本詩集《夢土上》,其中 〈殘堡〉是18歲時所寫,詩中把殘堡和戰爭 年代聯繫起來,語言質樸平白,卻能以自己 的反思觀照上一個時代的反思:「戌守的人

  8. 鄭愁予 被評作品文類: 被評作品: 殘堡 性質: 專書部分 分類: 作品評論篇目-分論/單篇作品 評論者: 何寄澎 篇名: 〈殘堡賞析 報刊名: 中國新詩賞析1 卷期總號: 出版地: 臺北 出版社: 長安出版社 學校系所: 學位論文級別: 指導教授: 出版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