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2日 · 據公式計算,2024/25年度,1人及4人家庭公屋入息限額下調,而2人、3人、5人或以上家庭入息限額上調。 公屋申請入息資產 發言人說,考慮過目前經濟狀況,以及參考以往做法和入息限額調整的整體情況,小組通過將1人及4人家庭的入息限額凍結在現行 ...

  2. 2017年9月4日 · A: 4個項目可獲扣除,包括 (1)因工作、交通及其他意外受傷,引致喪失工作能力而獲取的賠償金; (2)於強積金計劃、職業退休保障計劃、公務員長俸下收取的一筆過退休金; (3)因戶籍內的家庭成員離世而收取的一筆過保險賠償金和法定賠償金; (4)戶籍內的家庭成員所收取的危疾保險賠償金。 Q:那些公屋住戶需申報入息/資產? A: 在公屋居住滿10年的住戶,須每兩年進行一次申報。 未住滿10年的住戶無須申報,但房屋署若接獲舉報並證實他們在本港擁有私人住宅物業,則不論其居住年期,仍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若住戶拒絕申報,便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Q:新政策實施後會有多少人受影響? 是否需即時遷出?

  3. 2023年10月27日 · 根據預算,2024/25年度委會連同房協的公屋及資助出售單位建屋量為5年度最高,共可提供3.

  4. 2015年12月29日 · 1. 月供費用. 以400萬的樓宇為例,借足9成按揭,假設供款利率是2.5厘,還款年期是30年,每月的供款大約是14,224元。 2. 首期及手續費. 假設以9成按揭計算,首期費用是40萬元,首次置業的印花稅大約是9萬元,加上按揭保險、律師費等,至少要準備60萬元。 3. 加息對供款的影響. 假設現時的利率是2.5%,供款金額是14,224元;若利率加至3.0%,供款金額便增至15,178元,若加至4.0%,供款金額便高達17,187元。 嗱,咪再話我的假設息率達4%太離地,畢竟供款年期長達30年,誰可以預料到將來的息率是高是低,置業乃是人生大事,當然要計到盡,以免到時供不起就頭痕。 4. 借100萬又要還多少?

  5. 2019年2月20日 · 公屋平均輪候時間長達5.5年,早前網上討論有指到署申請公屋時,申請人全為新移民,擔心加長輪候時間及分薄港人資源。. TOPick記者早前於樂富的署公屋申請中心,直擊不少公屋申請人都非操純正廣東話,疑有不少都是新移民,他們更教路申請公屋 ...

  6. 2021年6月9日 · 署資料顯示,為確保公屋資源更聚焦地分配給較有迫切住屋需要的人士,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於2017年實施「富戶政策」,作為「全面經濟狀況審查」的標準,自今年4 月1日起,兩人家庭的每月入息超出97,750元或資產淨值為196萬就需遷出現居公屋單位。

  7. 2021年5月10日 · 實習期間,他認識了在投資銀行工作的前輩,發現iBanker除了人工高,很多工作都是跨國、跨企業,開會可以接觸不同公司高層,拓展社交圈子和視野,因此在大學畢業後,他亦投身iBank。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