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長平之戰 是 東周 戰國時代 最大規模的戰役。 秦軍60萬軍隊「傷亡過半」,但成功殲滅了趙軍45萬士兵。 這場戰役成為戰國局勢的轉折點。 趙國 作為當時僅次於秦的國家,在戰敗後迅速衰落。 此後,六國再也無法單獨對抗秦國 [3]。 40年後, 秦滅六國 [4]。 背景. [編輯] 公元前359年, 商鞅 受 秦孝公 任命為左庶長,在其支持下推行 政治改革。 秦國實行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推廣畝制,徵收戶賦,發展小農經濟,富國強兵 [5]。 前333年, 秦惠文王 (秦孝公之子)任命 公孫衍 為大良造,命其大舉攻魏。 至前330年,秦軍全殲魏軍,俘獲魏主將龍賈,魏國主力盡毀。 魏惠王被迫獻出西河郡,秦國收復河西,並繼續攻占魏國城池,控制黃河南段以西的土地,獲得河東之地,東進中原。

  2. 長平之戰(公元前262-前260年),是緊接春秋的戰國時期(公元前453-前221年)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也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大規模圍殲戰。 比起春秋時期,戰國的爭戰特性有了較大的改變,不僅武器、戰術進一步發展,戰爭時間由數天持續至數月乃至數年,參戰者則從數萬人增為數十萬之眾。 從爭雄的國度來說,參與競爭者業已為數不多。 原來春秋霸主之晉國,經過公元前453年的三家分晉,已成韓、趙、魏三國。 如加本來的强國,形成了齊、楚、燕、秦、韓、趙、魏「戰國七雄」競爭之態勢。 戰國之初,魏國一度强大,但在桂陵之戰(公元前354-前353年)、馬陵之戰(公元前341年)先後為齊所敗,遂一蹶不振。 僻處西戎的秦國自經商鞅變法變得日漸富强,又通過合縱連橫之爭,削弱了齊、楚諸國,極力想向東逐鹿中原。

  3. 其他人也問了

    • 大戰的起源
    • 戰爭初期─廉頗出陣
    • 廉頗的考量
    • 戰爭中期─持久戰
    • 關鍵的轉折─換將風波
    • 趙括其人
    • 趙括的苦衷
    • 趙括的底蘊

    公元前 262 年(秦昭襄王四十五年、趙孝成王四年),秦國頭號戰將白起攻下韓國的野王。 野王是什麼地方? 我們觀看上面的戰國形勢圖,會發現韓國有一塊向上凸出去的土地,那凸出去的土地就是上黨,而野王則是上黨地區和韓國首都新鄭的連接點。所以當野王被攻下,代表上黨地區與韓國的聯繫被切斷。當時實力已經虛弱至極的韓國決定:「上黨反正也守不住了,不如命令當地人向秦國投降,秦國得了好處,應該就會暫停對韓國的攻勢了。」 但是上黨地區的官員和民眾死活都不願意投降秦國,眼看母國已經放棄治療,上黨郡守馮亭決定:「乾脆我們投降趙國!如果趙國願意接受我們,韓趙就可以合力抵抗秦國,而秦國退兵後,或許我們還有機會回歸韓國。」 當馮亭要向趙國投降的消息傳到趙孝成王的耳中,趙孝成王心中可能這麼想:「當真是天上掉餡餅,莫大的便...

    公元前 261 年,秦國派左庶長王齕領軍進攻上黨,趙孝成王則派廉頗領兵二十萬救援。 廉頗被後世譽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由國內頭號王牌領軍,可見趙王這次捍衛上黨地區的意志有多麼堅決。那麼戰況又是如何呢? 廉頗首先以百里石長城作為防禦陣地,之後再往西推進 32 公里建構空倉嶺防線,然後又派名叫「茹」的裨將率 5000 人出外搜索迎敵,其架勢可謂步步為營。但秦軍攻勢卻猛烈至極,首先秦軍與趙軍在空倉嶺以西的河谷發生遭遇戰,混戰中,秦軍斬殺了趙將茹,迫使趙軍退至空倉嶺防線。 之後秦軍又攻破空倉嶺防線並斬殺趙國 4 個都尉,根據描述戰國時代商鞅的《商君書》境內篇紀錄,光保護都尉的親兵就有 1000 人。趙軍急忙在百里石長城以西的丹河構築臨時防線,可沒多久,秦軍又攻破陣地,斬殺了兩個都尉。 接連的敗戰,使廉...

    如果觀看廉頗在長平之戰初期的戰績,可能會讓人立刻冒出疑問:廉頗表現太「落漆」了吧?如果說第一次遭遇戰敗陣是運氣不好,接下來秦軍可是連續攻破趙軍的兩道防線,而且秦國領軍的王齕還是帶兵經驗不多的將領。 戰場經驗豐富對方數倍,戰場上更是以逸待勞,廉頗卻一次也沒贏過。這算什麼名將?難道廉頗的名聲都是被吹捧出來的? 這個疑問直到用地圖來看戰場情況才能解釋。 原來當廉頗與王齕對陣時,秦國有派另一支部隊至上黨區的南方以威攝韓國部隊不敢支援。當廉頗出百里石長城以西迎戰,秦國南方部隊有可能北上突襲廉頗的後方,到時廉頗可就被人包餃子了。所以廉頗極有可能是為提防秦軍的包抄,這才節節敗退至百里石長城,如此就可以專心抵禦秦軍的正面進攻。 戰局發展至此,雙方都不甚滿意。秦軍雖已經佔領大部分的上黨地區,但無法驅逐趙國的援...

    雖未有詳細數字,但秦趙雙方在長平之戰初期都出動 20 萬人以上的部隊,這些部隊需要由後方供應糧食,而運糧到前線的過程中,運輸部隊本身也要吃飯,所以一旦陷入對峙,補給的重要性以及困難度會與日俱增,何況雙方這一對峙就是兩年半。 觀看雙方形勢,趙國距離前面補給線較短,可以消耗較少的資源;秦國則國內則擁有較多糧食,綜合國力占上風,雙方各有優劣之處。那麼到底是誰能在對峙中占上風呢? 我們可以從歷史的紀錄中找到一絲端倪。 話說有一天,趙孝成王找來樓昌、虞卿兩位大臣商量:「長平之戰發展至此,兩位認為我該怎麼辦呢?」 樓昌說:「派遣使者和秦國講和吧。」虞卿卻說:「如果要跟秦國和解,恰恰不能直接和秦國講和;因為我們主動講和,那主動權在對方,而且對方就會知道我們勢弱,到時更不會和我們和談。現在不如向楚、魏兩國示...

    趙孝成王後來選擇派遣使者向秦國和談,對此,秦國開始出招了。 秦昭襄王首先厚待趙國使者,但死活不跟他談判,這帶來兩個影響:一、趙國被迫繼續堅持作戰,這讓趙王對日漸艱難的糧食補給越感煎熬。二、其他國家看到秦王厚待趙國使者,都開始懷疑秦趙是否要達成什麼秘密協議,所以決定旁觀,不幫秦卻也不幫趙。 在外交上成功孤立對方的秦國,接下來繼續來個計謀 combo,好達成秦昭襄王的目標:消滅趙軍!而他們的目標,就是秦軍在戰場上的最大阻礙,趙國主帥──廉頗。 雖然廉頗連吃敗仗,但仍保持趙軍完整的戰鬥力。而堅守戰術看似無所作為,卻也是懸在秦國遠征軍眼前的一把大刀,因為只要秦軍有退卻的行動,廉頗隨時可以轉守為攻,或是直接帶著趙軍以及上黨軍民撤退,如此雖折了面子卻獲得人口資源贏了裡子。總之,只要廉頗在,趙軍就很難發生...

    趙括,以「紙上談兵」聞名於後世。如果後人對趙括的評價是紙上談兵,想必許多人會認為:「趙括能力很低下。」以結果論,這個評價並沒有錯,但如果試著返回戰國時代想深一層,卻未必能如此簡單的評價趙括。所以我們還是先了解一下趙括的基本資料吧。 趙括, 其父為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趙奢留在歷史上的軍事紀錄大致有兩筆。 第一筆相當簡單,「攻齊國麥丘,取之」;第二筆則大大的不簡單,公元前 269 年 ,秦國率大軍進攻趙國閼與,當時主政的趙惠文王找廉頗、樂乘等老將詢問對策;廉頗、樂乘一致認為道路過於遙遠、路狹難救,不如放棄算了,但趙奢卻說:「閼與地勢險峻狹長,只要將士奮勇作戰就可獲勝!」於是趙惠文王決定讓趙奢率軍救援閼與。 話說得很滿的趙奢領軍出邯鄲 30 里後,卻立刻築壘紮營、按兵不動,這一待機就是28天之久。...

    還是要說,如果從結果論,許多人自然會批評趙括的攻擊戰術實在是無謀之舉。畢竟廉頗堅守 2 年多都沒吃大虧,趙括一接手就出大問題,這樣的對照實在差很大。 可老ㄕ認為,無論誰當新任主帥,必然會採取攻擊戰術。趙括的主動出擊固然是他本身的思考,但更重要的,是因為趙孝成王換帥就是為了進攻,所以新任主帥必須服從高層反守為攻的戰略。(換個說法,你滿口答應趙王要速戰速決,但來到前線卻又說要長期固守,大部分老闆都會覺得被耍而翻臉吧?那下場難道會好過廉頗嗎?) 那主動出擊是錯誤的選擇嗎?答案是:未必。 不管是熬死對方,還是 KO 對方,只要能擊敗對手就是好方法。如果趙國已經補給困難,那堅持對峙反而是在慢性失敗,如此看來,主動出擊難道不是另闢路徑的求勝之道? 或許趙孝成王在正式換帥並目送趙括大軍離開時,就一直不斷祈...

    先說這個預料到情勢發展的人不是秦國人。 雖然讓趙括掛帥是出於秦國的計謀,但潛力新秀在初次亮相就技驚四座的狀況卻也不算少見(如果用今天的環境來比喻,籃球或棒球運動不就很常出現新秀力壓老將的場景?),所以秦國的計謀只是將勝率提高,可當中會不會有變數,只怕他們自己也是七上八下的。 但老ㄕ說的這個人卻是百分之百確定趙括遲早要完的結局,以至於她事情都做得特別絕,那人就是趙括的老母。 根據《列女傳》的說法,當趙王說要讓趙括掛帥時,趙括他娘連夜進宮表示:「趙括不可為將!」 趙王雖然滿心不悅,但還是詢問原因。趙括他娘說:「孩子他爸(趙奢)生前就表示:『 軍事是極為凶險的學問,但趙括每次談論都把它說的很簡單,國家如果任用這樣的人當將領,一定會慘敗呀!』」 除了老爸的表示,趙括他娘自己還提出一個看法:「孩子他爸...

  4. 基本介紹. 名稱:長平之戰. 地點:長平(今山西晉城高平市) 時間:公元前260年. 參戰方: 秦國 、 趙國. 結果:趙國幾乎全軍覆沒,秦國慘勝. 參戰方兵力:趙軍約四十五萬、秦軍約六十萬. 傷亡情況:趙軍傷亡約45萬,秦軍傷亡過半. 主要指揮官:秦國: 白起 、 王齕,趙國: 廉頗 、 趙括. 背景. 參見詞條: 趙國 、 秦國 、 戰國七雄. 趙國是 戰國七雄 之一,國君的祖先原為趙侯,戰國初期, 韓國 、 趙國 、 魏國 三國的國君,被 周天子 承認,完成了 三家分晉 的最後一步,成為戰國時期的新興國家。 趙國自周赧王九年(前306年) 趙武靈王 進行“ 胡服騎射 ”軍事改革以來,國勢較盛,軍力較強,對外戰爭勝多負少。

  5. 2020年2月23日 · 長平之戰作為戰國末年最關鍵的一場戰役,同時也影響著戰國四名將們的命運。 如今,宏觀的戰局介紹已過,接下來,就要進入主題了。 歡迎進入起翦頗牧領域的第一步。

  6. 2015年1月25日 · 前者對史學界長平之戰歷時三年的傳統說法作出考辨,認為長平之戰作為一 次戰爭,“應該從秦、趙雙方軍隊在長平開始接戰作為戰爭的爆發,到分出勝負停止軍事 衝突而告結束”為戰爭持續時間,依據《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史記·趙世家》等 ...

  7. 長平之戰的前期,是秦將王齕與趙國老將廉頗的僵持期。 廉頗老成持重,但他的戰術卻遭到趙王否決,趙孝成王希望是一場速戰。 於是長平之戰的轉捩點,就是由趙國的年輕將領趙括,對上了隱居幕後老謀深算的白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